证券炒大容易炒强困难" src="http://i9.hexunimg.cn/2014-12-19/171586345.jpg" align=middle>
最近一个时期,A股市场对' 券商股的疯狂炒作终于在12月17日这一天结出硕果。在经历了一轮124.32%的暴涨后,A股券商 “一哥”中信证券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截至12月17日收盘,中信证券总市值3608亿元,约合582.5亿美元,仅次于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这三家顶尖证券公司,位居全球第四位;远远超越野村证券,成为亚洲第一大券商。
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券商来说,能够跻身世界第四、雄居亚洲第一,这无疑是一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情。不过,对于当下“有钱任性”的中国股市来说,这种“奇迹”的诞生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在自11月下旬以来的“疯牛”' 行情中,A股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世界之最的' 美国股市。而且在12月9日,A股市场还砸下了12665亿元的日成交金额' 全球股市纪录,令' 日本股市与' 美国股市都难以望其项背。
所以对于“有钱任性”的中国股市来说,把中信证券炒到世界第四的位置实在只是“小菜一碟”。只要中国土豪们愿意,就是把中信证券炒到世界第一又有何难?根据统计,截止12月17日,作为全球证券业绝对龙头的高盛,其市值不过798亿美元而已,摩根士丹利、瑞银分居第二、第三位,其市值分别为695亿美元、640亿美元。以目前中信证券582.5亿美元的市值,将其炒作翻一倍,对于中国土豪们来说算什么难事?!就看土豪们乐意不乐意而已。
有钱就任性。中国股市要把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中国证券业炒大确实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难就难在如何把中国证券业炒强。这不是中国土豪们用砸钱的方式就能解决的。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尽管中国土豪们把中信证券的市值炒到了世界第四,但中信证券的经营水平与盈利能力却是不能与行业巨头们相提并论的。2013年中信证券的营收还不敌高盛的零头,其净利更是只有高盛的10%。2013年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的总收入分别为342.06亿美元、395.05亿美元、324.17亿美元、183.18亿美元,中信证券只有25.56亿美元;净利润方面,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分别为80.4亿美元、35.67亿美元、29.32亿美元、21.64亿美元,中信证券只有8.32亿美元(52.4亿元人民币)。中信证券与巨头们的差距实在不只一点点。
可见,中信证券跻身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是以高估值作为代价的。以2013年' 业绩,按12月17日的收盘价格计算,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的静态市盈率分别为9.9倍、17.9倍、23.7倍、11.78倍,而中信证券为68.85倍。中信证券的估值高出巨头们也实在不只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在中信证券与行业巨头们营收及盈利水平所存在的巨大差距的背后,所揭示出来的是中国券商们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股市行情的好坏,对券商的盈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靠政策吃饭,吃政策饭。而为了照顾券商们有饭可吃,管理层通常是胳膊往券商一方拐,为此甚至不惜牺牲“三公”原则。如“直投+保荐”政策,在照顾券商们谋取暴利的同时,明显让券商与发行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而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可以说,目前国内的券商们基本上就是靠喝政策奶水来生长的,至于走向世界,目前还停留在蹒跚学步阶段。长期以来,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人们很难看到中国券商的身影。因此,从做强的角度来说,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中国券商,与行业巨头们的差距也实在不只一点点。
因此,尽管在中国股市里有钱就可以任性,但有些事情还真不是有钱就可以办成的。比如,有钱可以把中信证券的' 股票 市值炒大,但肯定不能把中信证券炒成世界第一强。(' 博客:皮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