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闽是位年轻的基金经理。接手第一只基金产品时,正好赶上了A股“任性”上涨的这波大潮。在充斥着短线和波段的权益市场上,张延闽语出惊人:“要敢于和卓越的公司谈恋爱。”市场对这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给予的回应是,在张延闽管理期间,' 基金通乾的' 业绩在市场上8只传统封闭式' 股票 型基金中遥遥领先,其任职一个多月,也就是10月25日至12月18日期间,基金总回报达到26.73%,期间同类排名第一;近一月回报23.6%,也是同类第一。
看似大胆,实则谨慎。
张延闽表示,他的组合策略至少会考虑半年到一年之后。把握不准,宁可错过也不会匆忙地做交易。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张延闽表示,未来一年中国或将进入降息周期,股指向上的概率大,银行可能成为主导板块,并带领蓝筹上涨,成长股则会出现明显分化。未来将重点布局工业4.0、燃料电池、生物原创药,同时关注国企改革、互联网相关的投资机会。
张延闽,硕士,5年证券从业经验,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10年1月至今,就职于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机械、新能源、汽车' 行业研究工作。现任融通通乾封闭基金经理。
牛市初期行业轮动明显
张延闽:首先,我认为这是流动性宽松推动的股指上涨。有人说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善,A股这波上涨很难得到支撑,其实,仅仅从经济基本面是无法解释今年日本和' 印度市场的上涨。过去几年在全球QE大背景下,主要的权益市场都处于蓬勃向上的过程中,但除' 美国外,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都并无实质性复苏。未来一年中国将进入降息周期,我认为股指向上的概率较大,短期看,蓝筹股仍将迎来上涨机会。
其次,社会资产重新配置的趋势正在上演。资金正从地产及其相关行业转向股票 权益市场,同时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又带动了债券的牛市。过去两年,小市值股票 的赚钱效应和近期金融蓝筹的暴动大幅吸引了人气,产业资本、个人投资者成为增量资金的主流,这种资产搬家的趋势将持续进行。
另外,政府乐于见到股市繁荣。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资产重估的问题。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资产定价,而只有在公开市场交易才有公允价值,而资本市场就是最好的定价平台,并只能通过指数上涨才能完成。一方面,每年接近10万亿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挤出资金;另一方面,货币投放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蓄水池,我认为政府会把部分“闲暇资金”有序吸引到股票 市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两年,' 创业板等小市值股票 将牛市的人气带起来了,大量散户资金往股市里涌,权益类市场的泡沫实际上有助于企业级的创新融资,减少国家投入。
张延闽:从指数来看,现在正是牛市的初期。从结构来看,现在小股票 的牛市可能已经走了一半。整个中国的资产证券化率还很低,我们现在是35万亿元的市值,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来估计,未来或将到60万亿元,甚至100万亿元,所以指数在现在3000点这个位置,风险并不太大。但牛市初期的特点就是指数波动比较大,因为人们往往将信将疑,不敢相信是牛市。
我预计未来一年行业轮动特征会比较明显。金融蓝筹将带领指数继续走高,未来至少半年时间内,中大市值的蓝筹股相比于小股票 更容易有超额收益。如果后续' 数据支持,地产龙头的业绩估值双升,'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繁荣或将在明年一季度过后出现,但是小股票 一定会出现分化。游走在' 法律边缘的一二级市场联动,导致现在部分小股票 市值操纵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创业板的整体估值超过70倍。新增资金买不进去,明年年初公募基金又要调仓,可能发生互相踩踏,所以很多股票 可能会下跌,有的小股票 可能下来就再也起不来了,但是好的股票 洗尽铅华之后股价会翻几倍。
张延闽:这一波蓝筹上涨,并不主要是因为蓝筹好,而是因为可比资产实在太贵了,小股票 一定要有价值回归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明年至少一季度到二季度,银行可能会是主导板块,其次是' 券商。
我接手基金后建仓银行,当时的逻辑是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指数上涨的概率是偏大的,全球范围内都是这样。指数要上涨,光靠创业板是不行的,肯定要靠大市值的股票 拉升,那么在大市值的股票 中,银行的权重是最大的。但是当时看好银行的人很少,第一是因为银行坏账的风险比较大,第二是非对称降息会缩减银行的利润,对银行的估值和利润是双杀。但是我认为现阶段过度压缩银行息差无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银行惜贷问题更严重。未来应该让银行“薄利多销”,所以降准势在必行。未来降准的次数和力度或不亚于降息。同时,不管是国外还是中国,在一个降息周期中,坏账生成率并不会显著提升。
此外,现在到明年对银行还存在一些利好因素,比如市场预期会修改存贷比;其次是降准;第三是国有银行要做股权上的混合经营,试行员工持股,改革会对银行降低成本费用比产生积极影响;第四就是到明年下半年,银行股有可能被纳入MSCI指数,届时会有新增资金进入。有这些逻辑在,明年银行有超额收益的概率是偏高的。
张延闽:我计算过,即使出现再降一次息这种最悲观的情况,银行的利润回到2013年水平,股息率一般也都能达到5%到6%之间。所以我觉得,银行在现在这个位置是有安全边际的,未来以上利好都有可能提升银行的估值。
按照以前的存量思维,银行股并不是基金经理的心头爱,觉得地产股都比银行好,如果银行某一天拉出一根大阳线,就贸然冲进去,可能会被拖好几个月。这个过程很折磨人。多少年来都是这样,就像钢铁股一样,投资者经常被套。但是现在有新的资本进来,并且很多做产业的人往往没有二级市场的人心急,银行股每年的分红不错,进入市场后银行或许成为他们的首选,有些有' 炒股经验的甚至会加一点杠杆。蓝筹只要涨5到10个点,他们的收益就很可观了。
明年券商表现也会不错,因为券商正处于一个加杠杆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没有到头,新业务也层出不穷。市场的“熵”值在不断提升,券商的盈利模式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系统。未来监管层可能需要设定一些“阀值”加以约束,但短期内无法改变其震荡发散的趋势。券商本质上是周期股,景气高点的股价往往呈现高盈利和高估值,而显然现在其盈利依旧处于快速攀爬过程中。
听“风”找“老鹰”
中国证券报:未来你会在哪些行业寻找投资机会?
张延闽: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个行业好而只配置这个行业,未来我会主要从两个方面寻找超额回报的机会。
一个是处于周期低点、被极度低估的传统行业。因为周期行业低点往往孕育着巨大的产业机会,例如船舶行业。其实今年以来船厂的新增订单是增长的,但业绩却不太好,因为船厂的订单周期很长,反映到业绩要滞后好几年。我认为,化工、农业、食品饮料、传统零售正处于历史低点,2015年这些行业的股票 可能会有机会。
另一个是挑选成长性行业里面的龙头。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正在改造和颠覆传统行业,人口结构变迁导致消费需求品牌化、时尚化和娱乐化,制造业从满足内需变成要输出产能。在成长性行业中挑选战略得当的公司,可以享受行业和公司的“戴维斯双击”。
中国证券报:我注意到你接手基金通乾以来净值拉升得很快,请问你的投资风格和选股逻辑是什么?新发行的' 融通三动力会怎么布局?
张延闽:我即将参与管理的融通三动力和基金通乾选股标准是一样的,投资理念也相似,即集中持股,想清楚了才做,尽量少交易。因为两个基金规模不一样,通乾规模比较大,风格更偏向于中大市值的大蓝筹,但是融通三动力会偏向于中等市值的成长股。
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是比较注重前瞻性和风险控制。
首先,我比较擅长通过产业分析挖掘未来市场的热点。在过去五年的国内外行业对比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比如今年全市场热炒自动化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前两年在此方向上关注并投资了相关标的,取得了翻倍的收益。未来一年我们看好工业4.0、燃料电池、生物原创药,同时也会对国企改革、互联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
此外,对' 个股回撤的把控是组合风险控制的核心。我会同时研究、跟踪大量的目标公司,但实际建仓个股并不求多。一方面,做困境反转的公司价格一定要极其便宜;另一方面,好行业好公司且必须是合适的价格。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我不会轻易进入。
中国证券报:你个人有什么投资心得?
张延闽:投资是个概率游戏,我们希望提高成功概率的同时增加组合赔率。提高成功概率的方法就是听“风”,一个好的行业里跑出牛股的机会更大。同时增加赔率,依靠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找到风中的“老鹰”,才能有穿越周期的持续性。
我投资的方法就是集中持股,敢于和卓越的公司谈恋爱,同时降低换手率。
组合的战略方向决定收益率的高低,而博弈和高频交易不能创造价值。回顾今年一年的行情,年初是蓝筹,接着是农业,三季度是军工,四季度是' 互联网金融和券商,每年市场都有很多主题,如果一直跟着市场热点背后追,基金经理将疲于应付。生活中博弈太多就交不到朋友,做股票 也是一样。好公司一票难求,对于进入“买入池”的优质个股重仓,同时对于可能爆发的行业也会相对集中持股。根据统计,利用30%仓位每年抓住市场一到两个机会,同时控制其他仓位配置的回撤风险,该组合可以稳定进入市场前1/3。俗话说财不入急门,没有必要通过每日反复捕捉市场热点来追求净值增长。
我的换手率非常低,组合策略至少会往后想半年到一年。做组合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宁可错过把握不准的机会,也不会匆忙地去做交易。
驾校里的教练通常讲,上高速公路时一定要看远方,车才会开直,如果只盯着眼前,方向盘一定会晃。做投资也是这样,如果看短了就会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