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消息,年关将至,A股上市公司的利好已成为资金关注的“起步价”。今日," 大橡塑(" 600346," 股吧)大股东提议推出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3股的高送转方案,当日股价封于涨停板。
同日,备受质疑的" 海润光伏(" 600401," 股吧)" 公告了对交易所针对其高送转和股东减持的问询函答复,却应声大跌8.63%。据新浪财经获悉,某些违反常态的“高送转”行为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已有每单必查内幕交易的要求。
高转送或沦为大股东减持“障眼法”
“高送转”概念爆炒历来已久,但是去年底以来高送转启动时间大幅提前。相比大橡塑的控股股东承诺在股东大会审议之前不减持,此前多家公司大股东在推出高送转前后通常伴随着大手笔减持,引起市场诟病,被指涉嫌内幕交易。
统计显示,自" 大富科技(" 300134," 股吧)于2014年11月11日第一家公告收到股东高送转的提议以来,截至2015年1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类似的股东减持提议,其中深交所[微博]上市公司36家,占比88%,其中32家为" 中小板和" 创业板公司。
“披露股东提议的公司绝大部分是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且以民营公司为主。”一位市场人士指出,民营老板对于股价很敏感,市值管理的意识很强,他们有推高股价的冲动,也很懂得利用市场的概念炒作,“年底释放高送转消息动机绝对不会单纯”。
比如去年12月披露年报高送转预案的" 赛象科技(" 002337," 股吧),其控股股东提议拟每10股转增20股。而不久之前,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天量减持,减持额度不超过57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76%。
又如" 玉龙股份(" 601028," 股吧)11月26日披露收到股东提议高送转,相关股东随机借股价连续上涨之机,在两周内以明显高于公告前均价的价格,成功减持套现超过4亿元。玉龙股份因此收到上交所[微博]的监管问询函,要求其详细披露减持和高送转的关系。
一位资深投资者指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作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提出高送转,另一方面却大笔减持,可以说是违背了基本的诚信原则,“就好像你张罗了一桌饭局,却没等开席就走了,剩下一堆无辜的客人”。
高转送公告后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统计显示,其中30家公司的股价在披露当日上涨,4家涨停,27家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披露后的三个交易日内平均累计涨幅接近14%,明显超越" 大盘。
事实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对公司的股东权益和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如今却成了A股炒作的噱头。有专家指出,公司及提议股东利用市场追捧的高送转概念,影响股价的动机十分明显,存在利用信息披露操纵股价的嫌疑,应引起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
“高送转”被监管层重点关注
据监管部门表示,大股东提议高送转方案的频繁出现,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比如信息披露不完整、涉嫌操纵股价乃至内幕交易时有发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一般而言,推出“高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应当有较好的经营" 业绩和足额的资本公积。但统计发现,41家披露收到股东“高送转”提议的公司中,10家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3家公司已经发布了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 金科股份(" 000656," 股吧)股东提议10转14送6派1.5元,但该公司2014年1-9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近三成。" 立思辰(" 300010," 股吧)和" 新大陆两家公司甚至可能出现资本公积不足转增的情况。新大陆在公告中就明确指出“如存在资本不足转增情形,将降低转增比例”。
甚至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内幕知情人在相关预案披露之前精准买入" 股票 ,待到股价拉高后再进行抛售的案例并不少见。例如,2013年," 龙净环保(" 600388," 股吧)首席执行官就因利用利润分配预案的相关信息内幕交易而被证监会处罚。
据悉,此类违反常态的“高送转”行为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已有每单必查内幕交易的要求。
比如,连续亏损的海润光伏近日披露10转增20的方案,而就在同一份公告中,海润光伏提及了3位股东的减持计划,这被市场视为大股东有借高送转利好减持的嫌疑。随即,上交所对该公司发出了监管问询函,要求其解释高送转和减持的逻辑,1月27日,海润光伏公告了问询函和答复。当日,该股应声大跌8.63%。
权威专家指出,透过上交所的问询函,不难看出这样的内在监管逻辑:一方面,股东作为“高送转”预案的提议人,应当承诺在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时投赞成票;应披露股东大会前是否有减持股票 的计划。如有减持意向,还应说明具体的减持计划。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披露股东提议前后六个月内,已经发生和将要进行的特定事项,包括" 限售股解禁、股东减持、股份质押、重组或非公开发行等。通过对公司" 重大事项的全面披露,提醒中小投资者关注“高送转”提前披露背后的动机。
“关键是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与二级市场监察的联动,加大对股价操纵的打击力度。”一位" 券商研究人士指出,让违法者付出必要的代价,才有可能真正遏制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