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 沪指站上5178点,创下七年来新高,然而仅三日后,6月15日," 创业板下跌逾5%,6月19日沪指单日大跌6.42%,两市近千股跌停。
股灾自此拉开序幕,6月26日,沪指一举击穿4200点关口,6月29日,沪指进一步击穿4000点。近一个月,股市已三度暴跌,十几万亿市值灰飞烟灭。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市剧变,也令" 保险机构深受影响。“现在大家的情况是,股指在顶部时没有受伤,反倒是在底部时受伤,因为抄了半天底,谁想到底部下面还有更低的底部。”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如是总结。
7月7日被投资人士认为是最看不懂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四大保险股之一的" 中国平安(601318.SH)被大举做空,成为当日盘中“明星”。在平安身上发生的这场多空对决,至今仍未有明确的信息指认双方资金来源。
坐拥10万亿元资产的保险机构,一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监会公布的"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保险资金投资于" 股票 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为16554.1亿元,占比为16.07%,首次突破15%,占比创年内新高。
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下半年股市难以恢复元气,今年险资的投资收益率肯定比去年低。目前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双低,股市震荡,“今年资产配置的压力很大”。
无论是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需要,还是响应国家救市之举,近一个月以来,险企面对变幻莫测的股市,不断调整着自己的" 投资策略。
一些险企投资人士表示,暴跌以来保险公司的主基调是“买买买”,不过7月17日" 期指交割日之后股市走势若何,则需观望。
事实上,对于后市走势以及" 个股品种的判断和投资策略,险企已有所分化。
抄底增仓
6月29日沪指击穿4000点之时,市场传出保险机构被监管层要求保持七成仓位的消息。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回忆,2008年沪指跌至1664点附近时,监管层曾进行过此类窗口指导,要求所有保险机构不得减持。这次进行此类窗口指导,则主要针对几家大型保险机构。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投资部门负责人透露,此次监管层的窗口指导关键词是“不减仓、不做空”。
事实上,早在6月中旬股指出现下跌之前乃至5月底的首次下跌之时,已有一些风格谨慎的保险机构开始减仓,以锁定收益。
上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透露,在5月底股指尚处5000点之时,自己减了一些仓位,后来股指下跌后又逐渐加了回来。根据同业交流得到的情况,很多保险公司在6月26日股指击穿4200点时加仓,4000点-3000点的时候不少公司已是重仓状态。
根据媒体报道,仅6月29日、30日两天,一些大型险企新入市资金已达上百亿元。
更大幅度的加仓行为,则发生在7月股指进一步下跌以来。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7月以来,其投资策略便是“买买买”。
事实上,部分保险公司保持重仓位,不仅仅是出于响应监管层的号召,而是被动持仓。“不少人在抄底的时候给套住了,每次跌的时候以为是抄到了底,抄完发现下面还有底。”上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表示。
保险公司抄底增仓行为,在7月9日保监会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得以证实。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在通气会上透露,自股市大幅波动开始至7月8日,保险机构合计净买入股票 和股票 型基金规模为1122.62亿元,其中,股票 累计净买入574.2亿元,股票 型基金累计净买入548.42亿元。仅在7月9日当天,保监会重点监测的六家保险公司(其合计投资资产规模占行业一半),净买入的股票 和股票 基金则达151亿元。
曾于瑾总结说,保险机构在股指下跌以来加仓的数量和速度,“都显著高于股票 市场在4000点至5000多点时的水平”。
新政救市
除了进行窗口指导,保监会亦连发新政,从政策层面支持险资救市。
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 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监管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投资单一蓝筹股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提至10%。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比例上限的,则可进一步增持至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此外,还将适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 的资产认可比例。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的蓝筹股,须具备在境内主板发行上市、市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具有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和稳定的股息率等条件。2014年,保监会放开了保险机构对高利率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的试点。
曾于瑾表示,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 监管比例,是因为蓝筹股是保险资金的重要配置品种,其流动性较好、分红能力较强、回报率稳定,与保险资金负债特性较契合,投资该类股票 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展资产负债管理。
蓝筹股和蓝筹类ETF基金,一直是保险机构特别是大型保险机构偏好的品种。
从四大上市保险股的报表即可看出," 大盘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股是其重仓品种。安邦保险日前亦公开表示,其股票 投资标的一大标准是PB低于1、ROE高于10%的大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和地产股。在其看来,该类股票 相对熟悉,风险可控,可以稳健持有。华夏保险旗下的华夏久盈资产公司亦公开表示,近日已增仓银行股等大盘蓝筹股,规模已达数十亿元,此外还将参与" 中国铁建等股票 的定向增发。
近日,又有消息称,保监会召集部分保险公司,讨论设定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的下限事宜。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证实了该消息。据了解,保监会建议,保险公司的权益类投资的下限为“不低于前期”,即此前所建议的七成仓位。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表示,目前自己的仓位在七成左右。
除了要求“不减仓不做空”,保监会还发布了《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 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业务的,不得单方强制要求其提前还款。
两融业务是此轮股市“去杠杆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风险之一,"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 管清友撰文指出,不到一年时间,场内融资余额已从4000亿元飙至2.25万亿元,融资买入额在A股总交易额占比最高达22%,杠杆比率为1∶2。场外配资规模可能在万亿元以上,杠杆比率1∶3为以上。随着股市暴跌,两融平仓盘大增。
去年1月保险机构开始参与两融业务试点,目前共有" 中国人寿等八家保险公司开展了该业务,主要采用发行" 券商融资融券债券收益权资产管理产品等形式。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险资的融资融券规模约为650亿元,去年底该规模为387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中国人寿融资融券余额共46.51亿元,平安为324.71亿元," 新华保险(" 601336," 股吧)和" 中国太保(" 601601," 股吧)分别为43.50亿元和46.83亿元,其中平安的规模最大。
曾于瑾在通气会上表示,目前保险公司参与两融业务运转正常,风险基本可控。如果市场有需求,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相关产品,具体期限由公司的具体产品确定,存在展期空间。
对于保监会为何发布该政策,曾于瑾表示,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证券公司强行平仓压力,间接为股市提供资金支持,另外也可确保保险资金向证券公司提供流动性的渠道继续保持通畅。他亦指出,在股市非理性下跌的特殊时期,这一规定包含弹性,“由双方协商合理确定”。
后市分化
面对本轮股灾,经验丰富的险企投资老手们忽然发现,以往的投资经验居然用不上了。
“这次股灾不合常理,无法根据以往的投资经验进行操作和判断,越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这次伤得越重,反倒是新手凭直觉判断更准一些。”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感叹。
让一些保险公司颇感受伤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小盘股。随着" 行情的演变,保险公司对于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未来的研判,亦在中小盘股上有所分化。
一位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表示,当前大家重点关注的投资品种,主要以小盘股为主。
在他看来,二线小盘股更具投资机会,“这些股票 国家队不会买,一些成长性良好但前期已跌透的小盘股,可以考虑择机买进”。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亦表示,对于中小股和创业板,可以选择基本面和成长性较好的个股。
“法人股大王”" 刘益谦亦公开表示,仍看好创业板和中小盘股的投资机会。其先后通过旗下的" 国华人寿买进" 天宸股份(" 600620," 股吧)(600620)、" 国农科技(" 000004," 股吧)(000004)和" 有研新材(" 600206," 股吧)(600206)等股,并表示将继续增持具有显着投资价值的股票 。
职业投资人" 李杰在" 微博上指出,对于具有长期前景,价格较便宜的优质股,目前的波动不需特别恐慌。至于概念股,再跌三分之二还是贵。
对于蓝筹股,险企的分化则主要表现在增减的波段策略上。7月10日,中国人寿(601628.SH)悄然以每股27.38元的均价减持"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3000万股A股,套现8.2亿元。减持后,其所持中信证券A股股比从6.05%降至5.74%。这一减持行为,在7月15日" 香港交易所的" 公告中得以披露,一时引起“是否违反证监会相关规定”的热议。就在7月8日,中国人寿还发布了承诺不减持本公司股票 的公告。
仅仅两天之后,中国人寿为何做出减持之举?对此,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近期一直积极加仓A股,在每天保持净买入的情况下,也做了一些结构性卖出,并未违反相关规定和证监会要求“不得减持”的“18号公告”的要求。
一边是中国人寿减持中信证券,另一边是人保财险和人保寿险于7月9日联手增持"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601166.SH)约6.08亿股,显示出两家险企对金融股不同的取舍。公告显示,增持后,人保财险和人保寿险合计持股比例为其总股本的3.19%,并表示还有进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不过,在蓝筹ETF基金上,两家公司的喜好倒是一致。7月13日,中国人寿与中国人保各出资500亿元认购蓝筹ETF基金。
诸险企投资人士认为,蓝筹股作为价值投资品种,可以长期持有,但在当前行情之下,对于蓝筹股的投资策略要比以往更加灵活,需要依行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波段操作。上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认为,与以往主要看重基本面不同,在当下瞬息万变的行情中,应该转为重视对策略面的研究。
对策略面的研判,重在对诸救市政策效应和投指变化时点的判断。" 国信证券(" 002736," 股吧)报告认为,7月8日是一个转折点,抄底工作基本结束,7月15日可能是另一个转折点,市场分化刚刚开始。
7月14日,权重指标股杀跌,沪指再次失守4000点,在连续上涨三个交易日之后收出阴十字星。7月15日,创业板跌幅接近5%,两市再现千股跌停。7月16日,两市低开高走,展开震荡,最终沪指稳守3800点,逾百股涨停。
对于7月14日、15日两天的回调,一位保险投资人士认为,在7月17日股指期贷交割日之前回调是好事,“国家队”前期吸收的筹码经几轮拉升,需获利回吐,然后在回调时重新吸纳,这样在交割日到来时有充足的筹码和资金,与空头展开对决,届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此时不回调,17日当天回调则抛压较大,反而不利于后市的走势和投资者的信心。“现在市场不缺资金,而是缺乏信心。如果17日多头取得胜利,市场的信心才能真正地调动起来。”
7月17日,沪指涨逾3%,逼近4000点,创业板涨6%。市场分析人士认为,3375点之后的二次探底有望结束。
影响险企对未来市场研判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大家看不清“国家队”下一步的策略是什么。“国家队手里到底有多少筹码、有什么样的筹码、下一步还会有哪些救市措施,现在大家都说不准。”上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认为。
不过7月17日的市场表现,被市场认为,多方已完全占据主动,预示着“国家队”已完胜。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获利盘撤离,短期内大盘将主要呈现弱势整理态势。" 兴业证券(" 601377," 股吧)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则认为,大盘3600点附近是未来盘整市的市场底部区域,中长期来看,在急跌及超跌反弹之后,牛市将进入盘整市。
面对一时猜不透、看不清的震荡行情,保险公司们比以往更加忙碌了。“以前投委会一个月或隔一段时间才开一次,最近几乎每周都开,以便根据大盘和政策的动向及时调整策略。”上述保险公司投资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