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
近期,A股成交萎缩,且再度频频出现“深强沪弱”。9月16日午后,A股大逆转,'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收盘分别大涨4.89%、6.45%。不过,两市成交呈现“深强沪弱”,深市成交2847.9亿元,高出沪市成交的2819.9亿元。
在之前一轮熊市中,A股成交由“沪强深弱”变为“深强沪弱”。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均为沪市成交大于深市。例如,沪市和深市2009年' 股票 成交分别为346511.91亿元、189474.86亿元。到了2013年,两市成交强弱格局发生变化,深市全年成交238462.58亿元,同比增加58.85%;沪市成交229609亿元,同比增加39.61%。2014年上半年,A股成交“深强沪弱”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沪市市值规模远大于深市,“深强沪弱”的成交被视为A股弱市格局的一种表现。
2014年7月22日主板牛市启动,两市成交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成交量显著放大,两市合计成交先后突破1万亿元和2万亿元大关。二是重新变为“沪强深弱”,但随着A股6月中旬见顶回落,两市成交均大幅萎缩。近期,“深强沪弱”再度出现。9月8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沪市日成交有5次低于3000亿元。其中,沪市多次日成交小于深市。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A股成交“深强沪弱”,与结构性' 行情活跃有很大关系。2013年,上证指数下跌6.75%,而' 创业板指和' 中小板指全年分别大涨82.73%、17.54%。尽管深证成指全年下跌10.91%,但创业板和中小板创造的赚钱效应,使市场资金对深市的青睐程度明显超出沪市。
近期多个交易日“深强沪弱”,也出现深市走势强于沪市的局面。不过,深市近阶段行情仍整体弱于沪市。9月以来,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及中小板指分别累计下跌6.24%、3.54%和6.53%,均大于同期1.68%的上证指数跌幅。9月15日收盘,深证成指和中小板指跌破了前期低点,而上证指数距离前期低点还有150点左右。
当前A股成交萎缩及“深强沪弱”,与交投意愿下降有很大关系,场内资金流出,场外资金不愿轻易入市。9月15日,沪市成交2439亿元,较9月14日的3736亿元锐减近35%。这是沪市日成交自从股指6月中旬见顶回落以来首次低于2500亿元。沪深两市当日净流出资金达613亿元,其中,大单以上' 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278亿元。去杠杆化持续,沪市9月15日融资余额为5871.14亿元,较9月14日减少127.65亿元。相比之下,9月16日下午大幅反弹带动成交回升。沪市最后一小时大涨超过4%,成交约1413亿元,占全天成交的近半数。
尽管证监会表态“清理场外配资对市场不会造成明显冲击”,但随着清理大限的临近,对于剩余的约1876.27亿元持股市值的配资清理,部分投资者持谨慎态度。有' 券商观点认为,A股调整需要时间来消化,在场外配资清理完毕之前不急于入市。
另外,沪深两市' 融资融券余额不断下滑,市场担心去杠杆仍有较大空间。9月14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564.23亿元,再创' 大盘调整以来新低。有'私募人士表示,A股短期或仍需反复震荡筑底,两融余额不排除降低至5000亿元以下。
去杠杆化构成压制,反弹容易遭遇资金砸盘出逃,致使大盘见顶回落3个月以来仍难以重新振作起来。可见,短期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者信心修复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