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定神闲坐在记者对面的史博,历经数个牛熊,早已吐纳自如,而爱研习中国古代“投资大师”的习惯,更让他尽览应战精髓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邓妍
这番见面,没曾想,竟成见证历史的时刻。
7月6日,下午3点40分,深圳福田中心区免税商务大厦22层。
与' target='_blank'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权益投资总监史博相约已久,而原定约好6日下午收盘后15点的见面,因当日A股太过吊诡的走势,延迟了40分钟。
对所有从事专业投资的人而言,最近四个星期,他们一直在刷新自己的“历史观”。
自上证综指摧枯拉朽般在6月12日创下5178.19点高点后,短短18个交易日,7月9日已崩跌至3373.54点,暴挫1804.65点,跌幅高达35%;此轮牛市发动机的' 创业板市场,指数6月5日先期创下4037.96点高点后,7月8日已探至2304.76点,跌1733.20点,折43%,接近腰斩。其间,前所未有的千股连续跌停数日之景象,甚至让不少专业人士都陡生幻觉。
最近一个礼拜,一辈子都难见的奇葩景象更是在亿万名投资人面前上演—6日周一开盘千股涨停,收盘千股跌停;周二开盘千股跌停,晚上千股停牌;周三开盘千股跌停;周四开盘前' 期指跌停,千股跌停,收盘千股涨停;周五千股涨停。
怎样才能说清这背后如东野圭吾最新小说《梦幻花》般的逻辑?
7月4日“国家队”正式发动保卫战、源源不断释放“王炸”后,又该如何看待眼下投资机遇?
与史博的会面,奔着这些主题而去。
气定神闲—坐在《投资时报》记者对面的史博,浑身散发的这四字气息,尽显千亿量级基金公司权益总监的风范。要知道,这四周,不少公募基金回撤幅度超过40%,微信朋友圈里的基金经理们偶尔晒露的心情,概离不开沉重一词。
史博不然。
你可以将此外在修为,归因为一位A股市场土生土长十余年的老牌基金经理,积累、摸索,历经数个牛熊,早已吐纳自如;也可说因他擅长户外耐力运动而愈发炼就十足韧性;更可探究成,这位双子座的东北汉子喜研习中国古代的“投资大师”—孙子、李卫公等将帅奇才,从中尽览应战之精髓。
用史博的话说,“打仗打得好的人,基本都是投资大师,他们的思想跟我们的投资之道都比较接近。”眼下这场浩荡的“帝国反击战”中,将工作和投资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的他,带着独门攻防术,枕戈待发。
撇清浮沫回归原点的长跑者
从公募基金转身去'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不少,逆向者却不多。史博既在保险资管的明星公司—' 中国人寿资管干过,在公募基金阵营里服务的几家公司亦是各领风骚。无论是老牌劲旅博时、极擅成长股投资的泰达宏利,抑或2009年10月加盟、至今已服役6年的南方基金,均有不凡的业界影响力。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史博的中长期续航能力。
《投资时报》' 数据研究部通过Wind资讯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史博先后管理过的5只基金,从泰达宏利周期、泰达宏利市值优选、泰达宏利品质生活、' 南方绩优到南方新优享,其' 业绩均能排在同类前二分之一。
这不是个容易取得的成绩,甚至可以说,非常难。长达11年里,管理的所有基金产品都保持此般记录,堪称凤毛麟角。
从史博的投资偏好看,他是个不受条条框框束缚之人。
无论是主板、' 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成长投资,好公司都可能悉数纳入他的投资组合囊中。仅从2015年一季度他管理的' 南方绩优成长、南方新优享两只基金的重仓股看,'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2081',this,event,'1770') 金螳螂(' 002081,'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070',this,event,'1770') 碧水源(' 300070,'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059',this,event,'1770') 东方财富(' 300059,'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0415',this,event,'1770') 小商品城(' 600415,'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115',this,event,'1770') 长盈精密(' 300115,' 股吧)等,均在前十有一席之地。
在这样一位浸淫于A股市场十余年的资深投资总监眼里,过去20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史博把你带回的,是最值得回归原点、进一步深度推敲的上市公司基本面。
投资叠加诗与远方的操盘者
在他看来,此轮市场上涨、暴跌均始于从去年始就倡导的创新、创业、改革转型类的上市公司' 个股,当股价涨幅过大,企业盈利数据暂时又跟不上,股价缺乏盈利支撑后,最终出现的,只能是回调。
“回调更多的是跟新兴经济、' 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型的公司紧密相关,而这些公司的枢纽是中证500指数。因此,核心来讲,反击战应以中证500为主阵地,我觉得它应该是这次救助的枢纽。”
在7月6日下午史博向记者言简意赅直抵问题核心并阐述精准反击战术后,其后连续四个交易日,至7月10日止,他的战术与“国家队”操盘手的策略如出一辙。
除了上市公司盈利未能跟上之外,史博强调此次暴跌的另一个促发因素,就是涨幅过快。“你看创业板,从1500点直追4000点,几乎所有' 股票 都翻倍,但盈利不足、涨幅过快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支撑因素又不是居民的资产配置转移,而是因为加了杠杆,加杠杆过程当中一旦出现去杠杆,就会爆发问题。”
史博并不悲观。
原因很简单,从他视野可及范围看,此次暴跌还仅停留于股票 市场内部的波动,并未真实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价值。若风波继续、暴跌继续,大量将股权质押给银行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被迫将股权拱手相让给银行,从而导致一批中小公司股权变更的话,危机才会真正浮现。
他向记者强调,创业板从趋势上依然代表着产业发展的趋势,暴跌之后,大家都想到了“树高不及天”的俗语,就是树长得再高,也长不到天上去,可创业板的股票 已经涨到天上去了,“但其实看这个问题,要看硬币的正反两面,就趋势而言,'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应用等方面,投资方向依然没有错。”
从史博的个人感受看,近2000点的暴跌路上,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的表现相较个人投资者的操作,依然胜出一筹。尽管他也不讳言这轮下跌除去基本面因素外,和机构投资者经验不足、个人投资者经验不足、投资者结构过于散户化亦有莫大(博客,微博)关系。
《伟大的操盘手都是野生的》,这是史博最近分享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文中对是否能成为一位优秀操盘手总结的先天条件是“兴趣、信念、机敏、总结”,后天培养则锁定于“专注、学习、纪律、顺市”。
十六字箴言背后,恰是与史博相熟的一干投资圈好友,极为推崇的“大道至简”法则,这或许也是他们能于泰山崩顶之下依然举重若轻之所在。
正如史博在“央妈”双降后写就的一首现代诗《嗨!稻城亚丁》里所述,“风吹经幡心意动,若无信念何去从”,这位除了投资、工作还有诗与远方情愫的操盘手,坦言自己,“投资路上还在寻找,寻找我的稻城亚丁。”
慢牛依然可见
《投资时报》:这么多年看你的投资脉络,对成长股投资有很多心得,不知股市经历过去三周跌至今日之程度,成长股的投资价值是否已重返?
史博:如果单纯从企业盈利增长来讲,不算太乐观,因为内生增长还不是太强劲,所以说,单纯找内生增长的成长股,真不如过去十年好找,无论是2003年到2007年、还是2009年到2012年的经济周期,那时不管是传统还是新兴行业,寻找成长股都相对容易,都可以找到一些盈利增长非常好的个股。
目前来看,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长预期好一点,但这个预期当中含有大量并购预期,当市场迅速下跌之后,对创业板公司的并购融资能力产生了巨大风险,下跌会导致它的并购预期降低,而并购预期降低又导致盈利增长预期下降,因此,在目前阶段寻找成长股,难度会更大一点。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找到一些未来能成长为独一无二平台的公司,尽管短期投资价值不太好,但未来价值会得到提升。此外,下跌到目前为止,能落入价值区间的成长股越来越多,毕竟还有一些产业可以实现20%到30%的盈利成长,现在估值也逐渐到了25倍左右,它们都开始逐渐落入价值区间。
《投资时报》:这衍生出下一个话题,假设你现在还有资金去布局,会选择哪些方向?
史博:由于前一轮热潮刚去,现在属于市场调整期,这意味着上涨还没有明确方向。在市场没有明确方向的时候,对我而言,包括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很难预判方向是什么,这个时候,应该适当地均衡配置,寻找一些质地优秀的公司、内生性增长更好的公司,而少听企业编故事,后者要用它现有的业务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将其外延增长作为期权来考虑,假如这家企业外延增长没有做到也没有关系,做到了可以多赚一点。抱着这样的心态来选股,会兼顾防御性和进攻性。
同时,就未来的产业趋势而言,过去半年多来大家讲“互联网+”、工业智能、服务业发展、大数据等,这些趋势其实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未来在这些趋势当中,谁能够更好地利用好自己层面的大数据,谁能更好地把服务业做好,谁就能够脱颖而出。
《投资时报》:你在今年三月份曾预言未来两年股指可能突破历史高点,这次暴跌下来后,还坚持这个观点吗?
史博:这个问题看似温柔其实杀伤力很大,当然也不难回答。我自己总结,这轮市场超出我想象的地方就是' target='_blank' >索罗斯说的“从膨胀到破灭”,本身资本市场就是一个膨胀、破灭的过程,但这轮从膨胀到破灭的速度比较快,超乎我预期。
但是我想,就未来而讲,上涨的信心还是有的,如果变成慢牛,可能需要三年、四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因为全球重要的股票 市场指数,都已超过2008年前金融危机的高点,比如' 美国、' 德国、日本、' 印度等,而中国本来是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最远的。
如果我们这轮调整过来的话,或有一波大的慢牛,假设乐观一点,到2016年、2017年就会实现。有可能出现的就是,一个大循环下,还会有多个循环往复才能最终实现。
《投资时报》: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身边不少'私募基金在下跌过程中已陆续清仓,其实仅从仓位管理角度看,公募的股票 基金对风险敏感度不够,当然这与我们有最低60%、80%的仓位限制、回撤管理手段不是很多有关,但这似乎也使得公募基金经理“忘了”培养自己回撤管理的能力。
史博:因为有最低的仓位限制,因此从实际效果来讲,仓位管理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提升,今年公司也在计划发行一两只绝对收益产品。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经理经常还是喜欢按自己的投资风格、理念来投资。就我自己而言,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所谓价值成长的框框来束缚自己,从具体投资看,我更喜欢投产业趋势向上的行业。从我个人的风格来讲,对战略的把握能力比较强,更愿意把握正向的,比如说“互联网+”等浪潮,把握这种机会对我来讲相对更容易一些。
还有就是投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企业。业务简单、业务增长来源比较容易说得清楚,如果公司管理层也比较靠谱,企业的相对价值从股票 上就容易判断。这样的公司我也比较喜欢,你花一两天时间把一家企业想明白,对未来一段时间、甚至半年、一年的投资都有帮助。
《投资时报》:你刚才谈了一点选股的标准,就是更愿意选择行业趋势向上的公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标准吗?
史博:遴选公司,其实有这么几点:第一,我很喜欢低估值,尤其是相对于公司自己的历史均值、相对于行业是低估值。这是一个最确定的基本点,如果远离历史平均水平,或者远离同行业的水平,那市场就会喜欢你。
第二是预期差。市场对它预期20%的增长,你觉得它能超预期实现30%的增长,即便估值偏高,但超预期了,还是能支持它的相对表现,所以预期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我了解到一家公司的情况跟市场了解的没有太大差异,这时用不到预期差,加之这家公司的估值也没有很大优势时,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寻找它未来的投资要点。
究竟我买的这只股票 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产业上布局?如果布局布得好,从相对组合的稳定性来讲,会很有好处。
基本来讲就是这几点。还有就是通过对现有业务的分析,看它的价值区间跟市场其他公司之比,是高估还是低估,如果能够把握一家公司的价值区间,我也愿意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