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市场资金面趋紧,股市逼近3500点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再次高涨起来。新华网周五文章称,MLF运用使降准可能性下降逻辑不成立。
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本周三中国央行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计1100亿元人民币,期限6个月,利率3.35%。此外,央行分别于周二、周四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投放资金共计2400亿元,并于当周实现资金净投放1500亿元。
新华网文章指出,不论是逆回购操作的加码,还是MLF的运用,均彰显出管理层旨在稳定资金面波动,平抑市场紧张心态的意图。就资金面考量,虽然有部分投资者担忧,MLF工具的运用将使得降准可能性下降。但多位市场更多人认为,这样的逻辑并不成立。
'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指出,回顾2015年以来的央行降准、降息历程,不难发现MLF和逆回购并不是替代央行总量放松的工具,两者常常结合使用。
举例而言,2015年6月25日央行时隔2个月重启逆回购,且招标利率下调了65个基点,次日央行增量续作MLF1300亿元,而这也未曾抑制其于6月28日进行定向降准和全面降息,并进一步在7月初投放MLF2500亿元。可见,央行的短期与长期、结构与总量工具并非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来自' target='_blank' >民生证券的观点认为,鉴于近几年管理层调节流动性的储备工具繁多,只要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不变,那么在流动性注入工作已经启动的背景下,后续资金利率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市场无需过度担忧。
'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连平则表示,未来降准的可能性增大。外汇占款大幅下降,跨境资本流动再次恶化,再加上宏观经济总体疲弱,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资本外流局面的可能性增大。
' howImage('stock','2_000166',this,event,'1770') 申万宏源(' 000166,' 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 target='_blank' >李慧勇表示,央行进行MLF操作并不意味着降准无望。本次MLF规模并不太大,在当前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较大、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的情况下,MLF并不一定能完全替代降准。
他认为,如果资本流出压力持续上升,危及保增长所必须的相对宽松的利率和流动性环境的话,央行会毫不犹豫地通过降准降息来对冲。长期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偏宽松基调,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当务之急,通过总量与定向调节工具支持实体的力度仍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