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海通证券:大类资产轮动开始 望迎新一轮牛市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去杠杆与股灾 回归金融定价原理,锚定定价因素。国债价格由息票收入、债券面值、贴现利率和息票支付期数决定,股票价格由分红、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决定。本轮股市背景是增长盈利疲弱,股价上涨主因利率下降和风险偏好上升。 14年无风险利率降,15年风险偏好起伏。10年期国开债利率由14年初的接近6%降至14年底的4%左右,是14年牛市驱动的核心因素。而风险偏好则是15年的主要因素,杠杆加、减催生疯牛行情和股市暴跌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杠杆与股灾

回归金融定价原理,锚定" 股票 定价因素。国债价格由息票收入、债券面值、贴现利率和息票支付期数决定,股票 价格由分红、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决定。本轮股市背景是增长盈利疲弱,股价上涨主因利率下降和风险偏好上升。

14年无风险利率降,15年风险偏好起伏。10年期国开债利率由14年初的接近6%降至14年底的4%左右,是14年牛市驱动的核心因素。而风险偏好则是15年" 行情的主要因素,杠杆加、减催生疯牛行情和股市暴跌。

大跌后估值渐合理。当前市场平均估值回到18倍,其实已回到合理区域。

货币宽松重启

宽松主导资本市场金融危机以来,宽松货币政策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13年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引发钱荒,导致股债双熊。14年起货币政策逐渐转松,债市率先转牛;7月货币市场降息后,股市由熊转牛;11月央行正式降息,股市加速上涨。15年5月长期利率上升,股市随后下跌,6月后宽松预期生变,6月地方债井喷和7月证金贷款救市令宽松货币政策受限。

利率下降希望再现。而证金公司将部分股票 转让给中央汇金、一般情况下不入市干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依法启动,都标志着政府信用全面背书正在退出,而10年期国债利率也已重新开始下降,预示利率下降希望再现。

汇改降息重启宽松。从8月11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两日大幅贬值,贬值压力源自外储持续缩水。此前" 美国加息制约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但此次贬值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打开汇率枷锁,放开利率独立。央行在扔掉汇率、刚兑的包袱后,8月逆回购利率再次下调,也预示宽松重启。

通胀并非宽松阻碍。积极财政、贬值刺激出口、融资增速反弹或令4季度经济通胀短期反弹。猪价推升CPI,但不存在持续上行压力,无碍央行货币

资产轮动开始

从存款地产到金融时代,从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中国居民财富管理先后经历了存款时代和地产时代,14年开始将步入金融时代。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地产时代和工业化即将结束,银行融资将让位于直接融资,财富创造的主体将逐渐从地产、银行转向资本市场。而未来的道路将是曲折前行。

大类资产轮动,债牛王者归来,股市不再悲观。美国经验表明,大类资产轮动遵循从货币牛市、再到债券牛市、然后到股票 牛市的规律。而中国13年货币牛市,14年债券牛市,14年下半年、15年上半年为股票 牛市。股灾之后现金为王,重回货币牛市。如果无风险利率下降若能形成新一轮趋势,则意味着货币牛市债券牛市的转化已经开始,新一轮股票 牛市也就有希望了。而从风险偏好的三大驱动因素看,杠杆短期难以恢复,但创新仍然值得期待,改革也仍在稳步推进,包括这次央行利率汇率机制的改革,以及传闻中即将披露的" 国企改革方案等都是有力证明,而我们也不再悲观!

正文:

1. 去杠杆与股灾

1.1 金融定价基本原理

债券定价基本原理。理论上,任何金融工具的价格都等于来自这种金融工具的预期现金流的现值。比如说债券,有固定的利息回报,债券价格利率是反向关系,公式里面是这样的,但是它的核心是与贴现率是一个反向关系。

股票 定价基本原理。股价怎么理解?比债券价格复杂一点。我们说它有三个因素,分子是企业盈利或者说分红的价值。分母端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无风险收益率,第二部分叫风险溢价(或者说风险偏好的变化)。

1.2 股票 定价核心因素

股票 定价核心:经济增长、利率风险偏好。从资本市场定价模型来看,股价由企业盈利、风险偏好和利率等三大因素决定,而不同时代的市场驱动因素并不相同。

1.3 工业利润持续低迷

在07/08年的行情中,由于盈利增长强劲,因而股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直到" 加息周期见顶盈利回落才出现拐点。但本轮股市的背景是增长及盈利疲弱,因而股价上涨主要由利率下降和风险偏好上升驱动。

1.4 2014年: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

以10年期国开债利率来衡量,14年年初的时候中国的长期无风险利率接近6%,加一点风险溢价进去,当时一般企业发债的利率大约在8%左右,倒过来算的话意味着12倍左右的PE是市场的合理估值。而在14年初,以Wind全A为代表的A股市场整体估值就在12倍左右。但到了14年年底,10年期国开债利率降到了4%左右,再考虑风险溢价的因素,长期企业债利率大约在5%到6%左右,这意味着倒过来算的话18倍左右的PE应该是合理估值。因此14年牛市驱动的核心因素是无风险利率下降。

1.5 加减杠杆风险偏好起伏

而到了15年以后,无风险利率基本稳定,但股市出现了暴涨暴跌,意味着风险偏好是主导15年行情的主要因素。之前的各种加杠杆导致了风险偏好上升、出现疯牛行情,而之后的持续去杠杆导致了风险偏好持续下降、股市出现大幅暴跌。

1.6 大跌后估值渐合理

我们不再那么悲观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市场已经不算贵,到了和无风险利率相匹配的合理区域。股市下跌本身就是最好的消息,因为便宜是硬道理。无论是之前的暴涨还是之后的暴跌,其实企业经营本身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变化的是估值。在5000点的时候市场平均估值是30多倍,大家讲再多牛市的逻辑其实都抵不过一个字“贵”,但现在到了3000点以下,市场平均估值回到了18倍,从无风险利率比较的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到了合理区域。

2. 货币宽松重启

2.1 宽松主导资本市场

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宽松货币政策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自08年次贷危机以后,美联储推出了3轮QE,其中第一轮从08年11月到10年4月,持续了1年半。时隔半年之后,于10年11月推出QE2,持续了半年。时隔1年半之后,于12年9月推出第三轮,于14年10月结束QE3。而仔细观察" 美国股市的走势,可以发现在QE期间表现良好,而在QE结束之后表现低迷。

2.2 13年:钱荒缘于紧缩,导致股债双熊

从国内来看,13年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钱荒。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大幅提高了官方回购利率,带动当时二级市场货币利率一度超过10%,进而导致了股债双熊:当年股市一度跌至1849点,而债市的国债利率也一度接近5%。为什么大家既不买股票 ,也不买债券,在买什么呢?13年是余额宝横空出世的一年,几乎在一夜之间规模超过了5000亿,因为余额宝当时可以提供7%左右的收益率,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买股票 还是债券都没啥意义。

2.3 14年:货币政策转松,股债双牛开启

14年起:货币政策转松,债市率先转牛。而14年以来央行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4年初,央行宣布通过SLF给货币利率封顶,其中R007封顶在7%,所以从14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坚定判断债市已经由熊转牛,因为意味着利率的上行空间已经被封死,利率只能下降不能上升。而事后来看,14年1月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确实出现了下行的大拐点。

14年7月:货币市场降息、股市由熊转牛。14年7月份,央行正式下调了官方的回购利率,也就意味着央行货币市场正式降息了,因而机构投资者都知道央行开始放水,股市也从14年7月起由熊转牛。

14年11月:央行正式降息。到了14年11月,央行正式宣布存款利率降息,意味着普通" 老百姓(" 603883," 股吧)都知道央行降息了,钱存在银行不值钱了,开始了疯狂将储蓄搬家,后面的股市开始出现加速上涨。

2.4 15年:年中宽松生变,股市意外下跌

15年5月长期利率上升、股市随后下跌。而从15年5月下旬开始,代表长期无风险利率的10年期国债利率出现了显著上升,意味着利率下行受阻、估值见顶,随后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

15年6月后宽松预期生变。而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来看,在15年上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降息降准,而在7月份则全部落空,标志着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在短期发生了变化。

6月地方债井喷、7月证金贷款救市。导致长期国债利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债发行的井喷,6月份的净发行量超过了7000亿,7月超5000亿。此外7月股灾之后的救市也投入万亿信贷。

货币增速超预期,央行货币受限。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需求萎靡,货币增速理应持续下行。但在6月以后货币增速逆势扩张,源于地方债和证金救市额外创造出了数万亿货币,7月M2增速达到13.3%,超出12%的年初目标,也使得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受到制约。

2.5 利率下降希望再现

债务减记影响重大。而如果回到债务率的基本公式,我们发现大家在金融危机以后都使用了去杠杆的三招,但是顺序不太一样。只有美国是先减记债务,之后的利率下降和股市上涨一帆风顺。但日本和欧洲都不太愿意减记债务,所以利率下降及股市上涨充满波折。而中国目前也不愿意减记债务,地方债的发明就是给僵尸企业输血用的,而股灾以后政府也出来救市,都意味着旺盛的资金需求,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利率下降之路出现波折。

政府信用退出,打破刚兑有望。8月14日,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执行“救市”使命的证金公司宣布证金公司将部分股票 转让给中央汇金,由其长期持有。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但一般不入市操作,随着市场由剧烈异常波动逐渐趋于常态化波动,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

8月24日,《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标志着我国依法启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8月28日设定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6万亿元,比14年仅增加6000亿。

风险利率重新下降。无论是近期股市的下跌,还是地方债的限额管理,其实都预示的政府的全面背书在退出,这反过来意味着政府把本来不该自己承担的负担甩掉了,未来刚兑将有希望打破,国债的政府信用会真正回归,因而国债的安全和避险价值有希望真正体现,而近期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已重新开始下降。

2.6 汇改降息重启宽松

人民币汇率贬值魔盒开启。从8月11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两日大幅贬值,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股市、债市下跌,黄金大涨。

外汇储备变化是核心。人民币本身是一种商品,价格由供需决定,而外汇储备是衡量人民币汇率供需的重要指标。过去外储持续增加时人民币有升值压力,现在外储持续缩水,过去1年外储减少3000亿美元,15年7月减少425亿美元,8月减少940亿美元,所以有贬值压力。所以从年度角度观察,人民币贬值是从去年年初开始的,因为从去年起外汇储备出现持续明显的下降。

中美利率走势逆转。之前市场担心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加之美国加息在即,而为了防止外汇资金继续流出,央行会被迫保持高利率,从而制约宽松货币政策。

打开汇率枷锁。从经典的" 蒙代尔三元不可能理论出发,央行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以及独立货币政策之间只能选择两个。对这一次的人民币贬值,如果我们回头审视一下,其实里面的最大玄机应在于改革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是央行定的,现在是市场根据即期汇率来定的。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一次的双降,在降息层面是非常超预期的,其实也在于向市场表明,央行更在意的是独立的货币政策,因而在此之前先把汇率形成机制给改了。

放开利率独立。我们认为,过去央行选择的是固定汇率资本也接近完全流动,因而利率政策主要跟随美国,体现为中美两国的长期国债利率走势几乎一致。但在汇改之后,央行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同时在资本项目下加强了管制,同时在汇率上也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其实就是在后两者各要一半,这种状态应该是可以长期维系的。而对于国内流动性,央行可以通过持续下调准备金率来对冲

宽松货币重启。而从货币利率走势观察,从5月起市场货币利率R007持续上升,代表宽松货币政策生变。而8月份央行逆回购招标利率的再次下调意味着宽松货币周期的重启,因为央行汇率、刚兑方面的包袱都扔掉了。

2.7 通胀并非宽松阻碍

4季度经济通胀或短期反弹。我们认为经济增速长期趋于下行,但对短期经济增长并不悲观。原因是15年6月以来地方债大规模发行,财政第一次真正转向积极,再加上贬值刺激出口,结合社会和政府融资增速的反弹来看,3季度经济或仍在下滑,但4季度经济通胀或短期企稳回升。

猪价推升CPI,PPI仍通缩。虽然我们预测CPI在未来会短期回升至2%以上,但其中更多的是由猪价等食品价格的短期上涨所引发,而在非食品价格方面,由于PPI通缩加剧,因而并不存在持续上行的压力。

货币政策与结构性因素脱钩。而在8月央行降息声明中表示,货币政策不会受到猪价上涨等结构性因素的干扰,这意味着未来即便CPI短期回升至2%以上,但只要CPI非食品价格仍保持在1%左右低位,就不会影响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3. 资产轮动开始

3.1 居民财富配置:从存款地产到金融时代

8、90年代:存款时代。回顾中国居民财富增长的历史,在8、90年代的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于银行存款,当时居民储蓄的年均增速都在30%左右,因为存款利率特别高,长期稳定在10%左右,所以当时所谓的居民理财就是不停攒钱然后存银行银行帮老百姓把财富给打理了。

00年以后:地产时代。而在2000年以后,居民理财步入地产时代。首先从房价来看,全国新房销售均价在过去10年上涨了3倍以上,部分区域涨幅甚至达到10倍,而且其中几乎没有明显的回调,也就意味着过去10年的任何一个时点买房都是英明的投资,这也就意味着过去10年" 房地产帮助中国居民把财给理了。

14年以后:金融时代。总结而言,过去30年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先后经历了存款时代和地产时代,也就是银行和房地产帮助大家管理财富,增值资产。但从14年开始,我们发现居民来自于房地产的财富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而金融资产首次成为居民财富增量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金融时代。

3.2 融资结构变化:从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

工业化时代:地产和信贷驱动。在工业化的时代,地产是龙头提供需求,而银行则提供工业化运行的血液。比如我们的许多工业龙头企业,比如上汽、宝钢等等,都是由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来成长。而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到全球,可以发现传统工业产业领域的龙头,基本上都是在间接融资时代诞生的。目前日本的" 丰田依然是全球汽车行业的老大,其隶属于日本的三井财团,其发展与日本的主银行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资本市场:培育" 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经济将转向创新和服务驱动。我们发现,美国的所有创新型企业,都是由资本市场培育的。大家都听说过车库的故事,包括谷歌、苹果、亚马逊都是诞生于车库之中,其实是通过PE、资本市场培育了这些著名的企业。而中国的腾讯、百度、阿里等也无一例外是通过PE、资本市场的模式培育的。

资产配置长期转向。总结来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地产时代和工业化即将结束,而银行融资也将逐渐让位于直接融资,这意味着财富创造的主体将逐渐从地产、银行转向资本市场

未来曲折前行。但我们发现从地产时代向金融时代的切换充满曲折,因为政府、居民对过去充满怀念,在地产中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因而会时不时开倒车,而一旦资源投向面向过去的地产、基建,就对所有面向未来的金融资产造成了伤害。

地产时代短期回归。从微观角度观察,今年6月份以后股市暴跌,但全国房价持续上涨,意味着居民资金并未流出,因为有各种资本管制,而是重新回流到了地产市场,而这肯定不是常态,未来必然会重新回归金融资产。

3.3 大类资产轮动:从货币牛市到股债牛市

大类资产轮动:来自美国的经验。而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后经济结构从工业转向服务业,未来居民的资产配置会逐渐转向金融资产,但在金融资产内部遵循从货币牛市、再到债券牛市、然后到股票 牛市的规律。美国在70年代后首先是货币牛市,然后是债券牛市,最后是股票 牛市

债牛王者归来,股市不再悲观。这个次序对中国当前来讲非常的适用,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盈利改善有限,因此主要的行情都是由利率风险偏好驱动,其中利率是主线,因此在利率高位时属于货币牛市,当利率开始下降时就出现了债券牛市,当风险偏好开始提升以后就出现了股票 牛市。由此来观察,我们看到13年是货币牛市,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崛起。14年开始出现了债券牛市,而到14年下半年、15年上半年出现了股票 牛市,但在股灾之后,市场现金为王,于是又回到了货币牛市。但如果无风险利率的下降能形成新一轮趋势,就意味着货币牛市债券牛市的转化已经开始,大类资产的轮动就开始了,往远的看新一轮股票 牛市就有希望了。

风险偏好动因:杠杆、创新与改革。而杠杆、创新和改革是影响风险偏好的三大因素。当前去杠杆导致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因而短期也难以恢复。但目前市场对改革已经没有任何预期,但其实改革一直在路上,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但我觉得中国的改革也是试错的过程,之前救市大家感受不好的一些措施,在被意识到以后也在逐渐被改善。而央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包括这一次双降放开存款利率等等,以及传闻中即将披露的国企改革方案等,都意味着改革其实仍在稳步推进,只不过是之前市场预期太高了,而现在预期又太低了,但我们依然对新政府的改革抱有期望,因为这是当前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华山一条路,别无他法。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华讯投资午评:维持弱势震荡 一点支撑强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