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雪花飞舞在北方的原野大地之际,股市的“吃货”们便开始享用起他们一年一度的年末大餐,那就是次' 新股。
文|袁元
11月5日,京城飘起了2015年第一场雪花,路上的行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在雨夹雪的阴冷中为了生计奔波。不过,阴冷的天气并没有驱散挂在股民们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笑意,原因也很简单,股市涨了。
就在北方各地纷纷迎来今年的头一场雪之际,进入10月以来一直“进二退一”的沪深股市似乎被突如其来的阴冷而“激冻”,告别了步履蹒跚的慢牛' 行情,呈现出“高歌猛进”之势。
11月4日,经历了连续两天下跌再度考验3200点支撑的有效性之后,' 沪指一反常态,在' 券商板块的全面涨停板带动下展开了全面反攻,尤其是券商股、' 保险股的全面涨停板,带动了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由于金融板块' 个股都是' 大盘蓝筹股,对指数带动作用极强,当日沪指大涨141点,涨幅超过4%。5日,券商股继续保持了强劲走势,盘中拉出第二个涨停板。在券商股连续涨停的刺激下,受益于“十三五规划”的' 国企改革股也是迎头赶上,带动沪指最高冲至3585点,距离3600点关口仅有一步之遥。尽管当日尾盘受获利盘大幅涌出影响涨势趋缓,沪指收盘依然大涨63点,涨幅达到1.83%。
沪深股市突如其来的大涨令众多投资者且喜且悲。喜的是股市终于不像秋季行情那样走走停停,有点连续上涨的味道了。特别是券商股的连续大涨,让敏感的投资者似乎感受到了新一轮行情逐渐展开。原因无它,正是去年11月券商股行情的首先启动,拉开了今年上半年超级大牛市行情的序幕。虽然说历史不是惊人的相似,但是投资者还是十分憧憬券商股行情的再次启动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好运,至少能够赚够即将到来的春节“红包”的费用。
有喜的自然有悲的。由于前一段时间蓝筹股跌跌不休,大多数投资者对蓝筹股行情基本上不闻不问,而把主要投资精力放在如何捕捉“妖股”,如何与“妖股”共舞,而' 中小板和' 创业板中此起彼伏的概念炒作之声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参与。不过,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概念炒作之声随着10月底'私募大佬“' target='_blank' >徐翔”的被抓戛然而止。正是“徐翔”的被抓,导致炒作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私募机构心中慌乱,被迫调整方向向蓝筹股靠拢,这才是引发沪深股市4日和5日连续2天大涨的内因所在。
由于多数中小投资者并没有布局蓝筹股,沪深股市的突然大涨让他们面临一个十分纠结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抛掉手中持有的小盘股,买入蓝筹股。换而言之,即使打算买入蓝筹股,是买券商股、保险股,还是国企改革概念股、环保股,抑或是医疗股。而要作出这样一个决策,首先我们得分析这轮行情的性质是反弹还是反转。
从这两天的成交量来看,量价配合还是比较到位的。客观来说,本轮行情和以往沪深股市的年末行情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差钱”。央行实施的连续降息降准,让市场的资金流动性较以往的年末宽松了许多,再加上如今银行已经调整了存款考核制度,以往的年末资金回流银行之势或将有所减弱,这从资金面上为本轮行情的次第展开奠定了基础。
而从消息面来看,“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披露,在为股市奠定长远发展大局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诸多可供炒作的题材,比如说国企改革、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炒作题材的增多,意味着炒作机会的更多。
对于如今空仓或者轻仓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最为纠结的是沪指在3600点到3800点之间以及4000点到4200点之间有着层层叠叠的密集套牢盘,一旦大盘上攻到这个关口,如果没有足够成交量有效配合的话,势必会形成反压,导致本轮行情夭折。再加上今年6月股市暴跌以后受伤过重,处于舔伤口阶段,在没有确定行情的有效性之前,这些空仓或者轻仓的投资者不敢贸然入场。
面对大盘的大涨和投资者的纠结,其实有一个行情是确定的,那就是次新股。我们知道,今年上半年股市大牛之际,新股上市的步伐极快,这些新上市的个股在上市之初欣逢牛市,得到了' 主力资金的高度关照,很多新股一上市便是十几个涨停板,一些盘子较小的新股股价更是高居于百元之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上半年新股行情的异常火爆为下半年新股股价的溃不成军埋下伏笔。今年6月以后,随着牛市行情的终结,被市场疯炒迷失了本相的新股逐渐回归了其原本应有的价值,如今绝大多数新股的股价和上半年相比,基本上跌幅在50%到70%之间,其下跌空间基本被封杀。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下半年股市的暴跌,监管层不得不终止了新股的上市发行,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发行的新股已经成为股市新版“大熊猫”,极为珍稀。从机构投资者到中小投资者心里都明白,每一年的年末行情,次新股板块永远是最大的亮点。
次新股板块之所以能够成为年末行情的亮点,主要是因为其刚刚上市,' 业绩不错,具备高送转潜力。今年数据显示,很多次新股都推出了10送10以上的高送转方案。尤其是一些盘子较小的新股,其高送转的潜力极大。从今年上市的新股三' 季报数据显示,很多机构已经抢先布局次新股,准备在年末行情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