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强势震荡后,结构制胜
经历了过去近两周的强势震荡,市场部分消化三季度成交密集区及深秋" 行情获利盘压力,下周有望继续向上。(1)本轮中级行情的主逻辑依然存在,即汇率预期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钱多、“资产荒”、经济政策积极,因此行情趋势仍然延续。(2)本轮中级反弹行情的节奏继续保持:平台整理,拾级而上。此轮中级行情的前半场即“爱在深秋”行情的节奏就不是持续逼空式,而是冲高、震荡蓄势再拾级而上。立冬后,市场选择通过强势震荡,而非像样的调整为行情蓄势,则后续行情将更趋结构性突破。
反弹趋势延续,但行情演绎的特征在立冬前后已发生变化。“爱在深秋”行情实际是基于预期差背景下普涨式的修复,赚钱效应强。而立冬之后行情更多地呈现为结构性的特征,有限的几个行业和主题极度火爆,其余" 个股实际不好赚钱。我们以全部A股区间收益率中位数衡量来赚钱效应,“爱在深秋”行情从指数低点开始算到11月8日,收益率中位数为30.5%,而11月8日至今仅为4.3%。因此,立冬之后的反弹行情赚钱效应远不如“爱在深秋”,因此,投资者需要平稳心态,降低预期收益率。
(1)" 大盘指数上行依然步履蹒跚。一方面,增量资金入场规模有限,监管政策管控融资杠杆,另一方面,前期" 券商、" 保险等大盘价值股的补涨带动指数进入三季度成交密集区,使得大盘继续上涨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强,同时,随着券商板块热潮退却,需要发掘新的领涨板块来拉动大盘指数,如果只是通过大盘股的轮动效应,则三季度成交密集区震荡难免。
(2)中小盘成长股仍是行情的主战场,但是,依然提醒得意不可忘形,建议重视短期的风险收益比,控制好回撤风险。" 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长期趋势向好,但经历近两个月大幅反弹后,特别是近期次" 新股、各种“高大上”新主题、新故事大幅补涨之后,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不必被迫追涨已经被市场充分挖掘的热点,宁可找更新、更炫的机会。
短期扰动因素犹存,但风险不大
(1)IPO还是老办法,首批10家公司预计冻结资金1万亿,影响不大。
(2)美联储12月" 加息已经“PRICE IN”,且历史规模首次加息后美元指数跌,而" 新兴市场股市表现较好。
(3)月底人民币能否顺利加入SDR值得重点关注,当前市场一致预期隐含的是乐观的结果。
加强交易可以在下阶段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短期三季度成交密集区未有效突破前,指数震荡反复难免,但是,系统性风险不大,中级行情的下半场尚未结束。毕竟当前“钱多、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至少优质新兴成长股和主题投资将持续反复地活跃。
首先,震荡中优选成长和主题有超额收益。成长股不仅是本轮中级反弹的核心,也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改革、创新的主战场。过去几年,转型成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中期来看,成长股可以通过外延式收购、不断地加杠杆,从而推动" 业绩增长和股价上涨的正反馈。短期要获得超额收益还是依靠优选那些更新更炫的细分行业的" 中小成长股,继续看好先进制造业(" 新能源汽车、核电、高铁、" 机器人(" 300024," 股吧)等)、现代服务业(传媒、健康、体育、文化等)、" 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虚拟现实产业链可以深入淘金。
主题方面,上周推荐的智能制造(世界机器人大会)、碳排放(巴黎G20峰会)和医药电商均表现活跃,本周除了上述热点外,集成电路板块(2015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一路一带(波兰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会谈,或达成中国为波兰修建高铁或核电厂的项目协议等)也值得关注。
第二,传统产业的交易型机会,要进一步强化交易。一方面," 国企改革受益板块可以找补涨机会。得益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与分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细则的出台,国企改革推进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公司相继停牌。另一方面,高铁、电力、军工、电力设备、非银这些行业景气度还好或者政策还比较友善的板块,容易吸引人气,适合在箱体震荡阶段做交易。
第三,配置型机会:(1)消费型绩优股攻守兼备,适合此前踏空的投资者。传统的包括白酒、家电、医药等,消费升级的包括传媒、" 旅游、轻工制造等行业的绩优股,四季度估值切换带来补涨机会。(2)维持稳定高股息率的大盘权重股:“类债券”,适合拥有较低资金成本的机构投资进行大类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