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国际化程度的加速深化,将对整体市场估值带来怎样的影响,业内对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在更多学者看来,必须在资本外汇制度、交易制度及上市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予以衔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A股在国际化道路的顺畅。
本报记者 李维 实习记者 姜诗蔷 北京报道
随着人民币进入SDR预期的提高,A股的国际化也正在愈发的迎来市场关注。
从目前的制度路径看,A股的国际化主要呈现在以加入MSCI为代表的指数端、以新兴板放行境外企业挂牌条件为代表的的融资端口和以沪港通、深港通等场所互联互通的交易端三个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学界及研究人士对于A股指数加入MSCI指数的预期最为强烈,且认为该预期有望成为A股国际化的重要成果。而另一方面,融资、交易领域的国际化也被多数学者所关注,其中亦有部分学者认为沪港通等限额类的制度改革意义较为有限。
此外,A股国际化程度的加速深化,将对整体市场估值带来怎样的影响,业内对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在更多学者看来,必须在资本外汇制度、交易制度及上市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予以衔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A股在国际化道路的顺畅。
加入MSCI预期最被关注
在A股指数、融资、交易三大潜在的国际化路径中,指数的国际化进程目前最被看重。
多位学者认为,在当下A股国际化的进程中,加入MSCI为代表的指数国际化意义最大,而该事件也将成为下阶段的大概率事件。
所谓MSCI,是' 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明晟公司所创设的一项基准指数,该指数在全球买方市场中采用率较高,据MSCI的一项' 数据显示,在北美和亚洲地区,超过90%的国际权益类资产投资均以MSCI指数为基准,而日前部分' 中概股已经被纳入MSCI指数,A股被纳入的预期也正随之加强。
“我觉得MSCI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加入MSCI代表着国外的投资者对A股需求有一个比例,就是使得A股市场能够被更多的投资者接受。”' howImage('stock','1_600837',this,event,'1770')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李迅雷指出。
事实上,A股若被纳入' 新兴市场MSCI指数,则意味着A股将被部分机构投资者被动买入。
“如果纯粹从加入MSCI角度看,应该是上涨的。因为你加入MSCI后,国际投资者做相关投资时会被动的配置A股。”'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A股在MSCI中的比重折合人民币有2700亿,这些被动的配置还不包括由它带动起的主动配置。”
“我觉得(A股加入MSCI的可能性)不大。中概股加入了,但差异是' 法律、会计、监管的差异,我觉得因为这三大差异所以加入还需要时间。”' target='_blank' >银河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 target='_blank' >孙建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制度设计是关键
而和加入MSCI的预期相比,A股在交易层面试点的沪港通等交易互联机制在多数学者看来,意义有限。
“我觉得沪港通是失败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你的资金不流到海外,我认为他不是'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有效通道,深港通也都存在上述问题。” 林采宜的说法较为尖锐。
事实上,和A股的活跃相比,沪港通渠道的成交确实是小巫见大巫。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沪股通与' 港股通分别所剩额度尚有1793.97亿元和1562.00亿元,而在沪港通开通以来的交易日中,日成交规模超过百亿元的43次(合并计算)
在林采宜看来,过高的交易费用是其存在的较大缺陷之一。
“沪港通本身的资金量是分立的。实际上汇差加上佣金,手续费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一个来回要3%。” 林采宜认为,“一个证券市场这么高的手续费,投资者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交易制度怎么可能有交易活力呢。”
李迅雷则认为,沪港通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沪港通、深港通这种其实还只是一个两地的概念,有局限性。主要我觉得还是在国际化,能在投资理念上和国际接轨是比较重要的。”李迅雷告诉记者。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沪港通等交易端改革,仍然需要一定的制度配套予以衔接。
沪港通本质上是外汇管制下的“蛋”,资本项下可兑换如果解决了,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北京一家大型' 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但外汇肯定也不会一步放开,但没有进一步的推动,单纯依靠沪港通解决A股国际化问题是徒劳的。”
估值影响多空存分歧
那么,A股的国际化最终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业界和学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林采宜认为,看来A股投资端的国际化将对A股产生结构性影响,而并非单纯的利好或利空。
“利空与利好不是绝对的,因为国际投资者对一些类型的' 股票 的偏好与国内投资者不同,所以他会有一些股票 利好,有一些利空,是一个结构性的影响。” 林采宜表示,“因为海外投资者偏好长期稳健的蓝筹股,国内投资人喜欢炒并购可能性,炒概念股、题材股,这是很大的不同。”
而李迅雷则认为,由于A股具有散户化的特质,国际化带来的机构市场倾向将对A股估值带来冲击。
“对大部分来讲应该是利空的,因为我们目前大部分股票 的估值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我们A股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散户占到85%,所以机构,尤其是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没有竞价权的。”李迅雷指出,“随着股票 供应的增加,随着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的增加,机构也会增加,境外长期机构投资也会增加,这个对A股大部分股票 来说是利空的。”
但其同样认为,国际化的结构化冲击仍然将比较明显。“从上证综指来看,应该说国际化对它的冲击不是特别大,但是对' 创业板指数和' 中小板指数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李迅雷表示,“主要是因为估值差异比较大,像现在A股与H股比的话,绝大部分A股股票 估值都比H股高,但是市值大的股票 跟H股的溢价比就比较小。”
孙建波则认为,目前A股市场估值过高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解”。
“要拿同类股票 与同类股票 比,我们要是和道' target='_blank' >琼斯比,当然贵,因为它是传统股票 为主,如果我们' 上证指数跟道琼斯比,A50与道琼斯比,都不贵”,孙建波说,“所以估值是一个相对的,样本不一样估值自然不一样。”
而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宋逢明看来,由于不同经济体量的差异,讨论A股国际化对估值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这个是不一样的。首先经济体量不一样,市场制度以及很多方面都不同。我觉得在没有实现就来讲利好或利空为时过早。”宋逢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像沪港通深港通打开以后,就无法界定利好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