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安信证券:去产能的故事怎么讲 两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作为未来最核心的政策主线,供给侧改革中化解过剩产能的投资机会很可能贯穿一整年。 1. 重新审视化解过剩产能的深层含义 过去7-8年的时间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剩和其增速大幅的放缓,相关产业链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其中基建、地产线条上的钢铁、煤炭、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成为重灾区。 <img alt=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作为未来最核心的政策主线,供给侧改革中化解过剩产能的投资机会很可能贯穿一整年。

1.

重新审视化解过剩产能的深层含义

过去7-8年的时间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剩和其增速大幅的放缓,相关产业链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其中基建、地产线条上的钢铁、煤炭、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成为重灾区。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通过近几个月决策层的表态来看,我们认为,对供给侧改革中“化解过剩产能”的理解应当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扩展到更广的范畴。重新审视化解过剩产能的深层含义,我们判断去产能必须从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两个方面入手才能提高胜率。

1.1.

化解过剩产能的直接方式

所谓化解过剩产能的直接方式,即通过各类被动和主动的方式对产能进行直接缩减,从而达到淘汰过剩产能的效果。具体来说,我们又将这种直接去产能的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1)首先是被动模式:

被动的去产能模式往往是企业被逼无奈的行为,或是政府施加强有力的行政指令、政策意志等。包括连续亏损、资金链断裂后企业被迫的关停产能、也包括国资委授意的传统过剩行业中的央企重组等。

最先被迫关停的是中小企业,上市龙头将享受产能收缩、价格上涨所带来的' 业绩弹性

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体系单一的区县级政府而言,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的等传统周期行业虽然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这些重资产行业往往是当地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承接最多就业人口的产业。因此,以关停、破产的方式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一定是极其痛苦的。

综合比较来看,我们认为被迫关停的企业将以行业中的中小公司为主。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经营能力、融资能力较差,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危机,在去产能的寒冬中可能率先熬不住;另一方面,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而言,中小企业对于地方财政、地方就业的支持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其在被迫关停的过程中,各方利益纠葛也在可控范围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依靠自身实力,还是集团、财政的补贴,上市的龙头企业大概率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存活下来,并享受产能收缩、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业绩弹性。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顶层授意的央企重组:强扭的瓜不甜,可能不是A

市场非常认可的方式

此前,在央企重组的深度报告中,我们曾经判断,对于处在这些处在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公司来说,唯有超大型企业才能在产能去化的过程中依靠规模、资金、信用的优势艰难的走出来,淘汰过剩产能的这一过程,终将以大部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形式画上句号,而超大型企业经过此轮洗礼,将浴火重生。因此,此类行业中的大型央企将以兼并重组的方式,抱团取暖、度过寒冬。

而此后,以五矿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 howImage('stock','1_600006',this,event,'1770') 东风汽车(' 600006,' 股吧)集团、' target='_blank' >中国海运、' 中国远洋为代表的企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兼并重组的预期下也确实出现了一波大幅的上涨。但随着各种外围因素的影响导致的风险偏好的持续下降,市场开始不断对此类央企重组的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包括对集团重组后管理层的重新洗牌、工作的协调和效率的提升、产能的收缩等关键性问题,股价的表现已经反映出投资者对此的态度。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2)其次是主动模式:

与被动模式不同,主动去产能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自发的通过不同方式来完成的产能去化。包括细分行业的龙头主动寻求的行业内产能整合、也包括传统行业的公司依靠充沛的现金积极向其产业链的上下游转型。从A股市场的角度来说,主动模式去产能的公司可能会更大程度的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细分行业中,龙头一旦整合成功,将获得定价权并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弹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细分行业的龙头主动寻求的行业内整合,与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央企兼并重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逻辑上有比较大的差异。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寻求行业内整合的逻辑可以用博弈均衡理论来解释。

我们假设在一个产能过剩的细分子行业中,有一家龙头公司A,同时还有B、C、D……等10家中型企业,并且这11家公司都没有对产量、价格的控制权。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一跌再跌,但从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出发,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不减产将是最优选择,否则最先减产的公司必将最先遭受市场份额的损失,也就是说11家公司的个体理性,造成了整个细分子行业的集体非理性,这与石油输出国的现状比较类似。

但是一旦行业内的龙头公司A完成了对剩余10家公司中3家左右的整合,那么整个行业的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纳什均衡也会被打破,因为A公司对行业整合后,实力、地位大增并掌握定价权,使其有能力以接近垄断的水平来制定行业最优产量和价格,而其余公司都将采取跟随的策略。这样的结果就是,该细分行业的产能得到控制的同时,龙头公司A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业绩也将获得巨大的上涨空间。

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公司转型往往意味进入全新的领域,需要过人的勇气和资本实力

产能过剩的行业中积极进行转型的企业实质上也是在缩减行业的供给,是化解过剩产能的直接方式之一。但不是任何公司都能成功、也不是任何形式的转型都能顺利完成。

一方面,转型的方向最好是延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或是与主业相辅相成,这样成功概率更大,比如钢铁企业向钢贸电商的转型、' 房地产企业向养老地产的转型等等,市场也给予了这些公司更高的估值溢价。

另一方面,转型的公司需要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来突破原有主业的束缚,同时转型更需要<a资本的投入,货币资金充裕的公司胜出的概率更大。 src="http://i4.hexunimg.cn/2016-01-13/181779766.JPG" width=550 >
另一方面,转型的公司需要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来突破原有主业的束缚,同时转型更需要资本的投入,货币资金充裕的公司胜出的概率更大。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1.2.

化解过剩产能的间接方式

所谓化解过剩产能的间接方式,也即在直接去产能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托底和对冲经济、就业下行的政策和手段。我们认为这是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具战略意义、也是最容易被投资者所忽视的部分。

李克强总理上周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并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能只盯着老产业,更要注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打造‘双引擎’,为传统产业减少富余人员、拓展新的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开拓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焕发新的生机。

90年代的高速信贷投放导致了纺织等轻工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国企亏损严重,于是在90年代末期,纺织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开启了艰苦的去产能模式,期间伴随了职工薪酬的快速下滑和大规模的国企员工下岗。而2000年初加入WTO后,贸易效应给国内带来的积极作用恰恰对冲了由于去产能造成的经济下滑和职工下岗的问题。

这一次也同样,需要通过“'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互联网+”等战略的推进创造新的业态,提供更多岗位以承接传统行业的员工在去产能后的再就业,同时通过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来对冲第二产业去产能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2.“去产能”政策下,A

市场关注两大类投资机会

供给侧改革将是2016年的政策主线,而其中化解过剩产能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不需怀疑政府对于去产能的决心;有着美日以及中国90年代对纺织业去产能的经验,我们也不需怀疑去产能的胜率,而目前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在产能去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住A股市场中相应的投资机会。

2.1.

去产能的政策决心无须怀疑

从几个月前决策层提出将化解过剩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役之一,到上周习大大和克强总理分别在调研中强调要加快化解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断定,决策层化解过剩产能的决心已经再上台阶,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化解过剩产能将是2016年的政策主线。

近两个月以来,大大小小的文件、会议、重要领导人讲话等等不下十次提及淘汰落后产能。决策层释放的信号已经足够明确,A股市场投资者没有理由再怀疑去产能的政策决心。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2.2.

总结国内外去产能的成功经验,对本次去产能的胜算同样无须怀疑

(1)与国内90

年代去产能的环境相比,本次更具优势

两次引发产能过剩的原因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诱发两次产能过剩的因素十分相似。概况来说,就是投资热引发通胀,之后货币相对之前紧缩,而经济过热不会一直持续,便会导致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

具体来说,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让国人开放了思想,掀起了大范围的投资热。93、94年地方政府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口号下迅速扩大投资规模,M2增速不断加快,CPI指数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也达到峰值,之后在投资过度扩张冷却后,CPI大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新低等现象开始逐渐出现,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

从以下四幅图中,我们看到了引发上轮产能过剩和本轮产能过剩相似的原因:信贷增速在08-09年急速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在同时期较快增加,M2增速和CPI都经历了当时阶段的峰值。而随着投资过热的冷却,经济增速下滑,各项指标显示出了和上轮相似的趋同性,造成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我们从98

年去产能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其一、货币政策。

98年针对去产能的问题,政府采取以稳定为主的货币政策,其中98年之前为‘适度从紧’,98年改为‘适当的货币政策’,99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同期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从各项贷款余额同比的图上看,98年后的几年信贷增速已较之前大为减少且趋势放缓。类似的,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连续几年定调以稳为主,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各种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维稳。同样的从图上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贷款余额同比趋势十分平缓稳定,市场信贷并不因为经济下滑而大量投放。

其二、兼并重组。

在98年以纺织业为突破口的去产能过程中,资产的合并与重组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以98年的' target='_blank' >上海纺织业为例,三家上市公司:' howImage('stock','1_600630',this,event,'1770') 龙头股份(' 600630,' 股吧)、三毛股份和' howImage('stock','1_600626',this,event,'1770') 申达股份(' 600626,' 股吧)进行了资产重组,通过政府大力支持和集团内资产运作,把一些优质资产,如上海二毛、三枪、海螺、凤凰装饰灯集团优质资产注入并且在社会上筹资,通过剔除不良资产和注入优质资产让这些上市公司重新焕发活力。类似的,在15年底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指出:“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反映出我国当前去产能的基调在于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产业结构,这和98年过程类似。

其三、' 国企改革。

纵观国企改革简史,79年-92年的放权让利,刺激生产提高了积极性。 92年邓小平南巡开启了股份制。 98年朱镕基总理主导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大大削减了国企员工。03国资委的成立带来了新的国企活力,造就了中石油等央企的崛起。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最近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无论是98年的去产能还是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到的去产能问题,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大背景:国企改革或者说全面改革。

虽然这两次去产能问题的行业重点不同:90年代末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纺织、家电轻工业以及消费品行业,而这次是中上游重化工等行业。但上次的轻工业和这次的重工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国有资产在行业内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可以积极发挥主动性去引导市场解决去产能的问题。而这种引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两轮国企改革的大背景。更深刻的说,除了国企改革之外,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也在深刻的影响着这两轮去产能。比如,98年经济改革的房改、税改和汇改。而房改更是成为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高速城镇化消化制造业产能,而土地财政则修复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等。而本轮去产能也有着其他领域改革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如简政放权、金融改革、财税体制等。两次的去产能所联系的改革浪潮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各领域做出的一次全面而深化的改革的互相影响。

我们这次去产能的优势是什么:

这轮去产能和上轮有着相似的背景,本届政府也对上轮去产能时政府的做法有所借鉴。但是显而易见,两轮去产能背景也有着显著的不同,比如从需求端来说,我国现阶段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居民不断形成的新的消费需求和消化重工业的产能过剩不相匹配。但是,纵然有困难,也应该看到,当前的宏观环境有着上轮不曾拥有的诸多有利因素:

首先,金融环境更加健康:1997年之后,由于外部出口压力加大,资本扩张出现问题,其表现为:企业过度举债后的偿付困难,三角债问题严峻,银行坏账率高企,财政压力巨大,甚至出现外债压力。而微观层面,“八五”期间中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大约1/3亏损,工业企业开工率持续降低等。而近些年我国银行坏账率并不高,且无外债压力,与90年代末银行出现系统性贷款危机的风险显著不同。同时,近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成熟,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库存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也远低于上轮水平。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居民财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和文明程度发展也不可同日而语,大大降低由去产能带来的对消费等方面的冲击。最后,上轮改革更多的依靠的是行政手段,比如纺织行业的‘棉纺压锭’措施,而这轮去产能则更多以市场导向为主,比如供给侧改革提出从供给端解决问题,通过改革释放被抑制的需求空间,从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种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结构的措施,是从更科学和更符合发展的方向解决去产能的问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求异存同间,这次去产能的胜率很大。

(2)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产能去化过程中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 美国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经济危机对钢铁需求的影响以及西欧和日本钢铁出口对市场的挤占,美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为应对过剩危机,美国采取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一,大量兼并重组,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第二,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精简机构,降低成本。第三,环保转型,采用最新的工艺流程以此降低污染,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这几个措施,美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显著回升,管理效率大幅提高,以纽柯钢铁公司为例,钢铁产量从600万吨增加到了1900万吨,总部人数只增加了一倍,与此同时污染程度大幅降低,污染较高、竞争力弱的小企业不断被淘汰,逐步形成几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主导的行业格局。

日本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日本石灰岩多从而使水泥行业原料供给充足,竞争激烈,在1990年日本水泥产量达到8628万吨,产能严重过剩,为应对过剩危机,日本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依托市场竞争,淘汰过剩产能。第二,水泥转型,向环保发展,通过垃圾焚烧提供水泥生产能源。通过以上两个手段,日本小的水泥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被淘汰,最后诞生了日本的三大水泥巨头公司,而环保转型,也让日本的水泥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水泥的性能不断提升。

欧盟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受两次能源危机影响,全球钢铁需求大降,欧盟的钢铁生产供过于求,产能严重过剩。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应对产能过剩,欧盟内部的钢铁行业开始大范围的整合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卢森堡阿尔贝德集团、' 法国于齐诺尔集团、英荷康力斯集团、' 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 意大利里瓦集团、' 英国LNM 集团等国际大钢铁集团。大型钢铁集团的成立,既整合了钢铁生产,降低了钢铁产量,提升了企业效率,又增加了欧盟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1999 年,世界前10 大钢铁企业中,欧洲钢铁企业占6 家,生产规模最大的阿尔贝德集团粗钢产量达到2200 万吨,规模最小的里瓦集团粗钢产量也达到了1400

万吨。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2.3.

两条主线把握“去产能”的投资机会

过去一周市场血雨腥风,但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的传统板块却出现了连续的放量上涨,与其犹豫不决是否追涨这一轮主题性的机会,不如从上述去产能的两个方面入手,仔细梳理未来一年如何布局这一政策主线的投资机会。

主线一:板块整体的脉冲性机会

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产能过剩板块的整体性机会还会以脉冲的形式不断出现,板块性机会的布局需自上而下把握政策的节奏同时自下而上观察价格的变化。

政策方面,短期来看,春节后的'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总纲可能是近期可以预见的最重要的政策催化剂。长期来看,领导层的调研、会议的表态、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文件也会是频繁的政策催化剂。

价格方面,首先,春节将至,银行贷款能否续借很大程度决定了一批产能过剩企业的生死存亡,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不得不面临被迫停产的危险,因此未来一个月,产能收缩是可以期待的;其次,三月份前后是' 大宗商品的旺季,补库存需求较为强烈,叠加稳增长政策的加码,需求回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从供需两方面来说,需要密切关注春节前后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

主线二:优选' 个股的长期性机会

挑选可以长期布局的供给侧改革相关标的可遵循两个逻辑,一是选择具备产能整合条件的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二是选择传统过剩行业中正积极向其上下游转型的公司。具体到细分行业的逻辑可参见本报告的第三部分

3.

探索过剩产能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

报告的前两部分是从全局角度出发,针对“化解过剩产能”本身及其相关的投资机会进行的一系列梳理,但对于产能过剩的几大细分行业来说,逻辑又不尽相同:

1

、化工:

对供给侧改革行业和标的的选择:1)本身行业供需已经逐步在恢复过程中,改革起来后有望明显见效;2)行业集中度高且存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最好是国企);3)产品价格弹性大的,已经有整合趋势的。

2

、有色:

从业绩弹性和整合并购的潜力来进行选股,首推品种是铝。一方面,铝是有色行业中产能最为过剩、政策干预最强、市场化出清最弱的品种;另一方面,铝价低迷导致新增产能逐年下行,中长期价格预期已经有所改善。

3

、钢铁:

其一,受产能过剩冲击最早的钢贸板块是行业中转型的领头羊,钢铁电商已成为行业发展共识;其二,虽然目前钢铁行业对兼并重组普遍持谨慎态度。但从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供给侧改革来看,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必然会出现。钢材板块是行业中去产能的主战场,也是行业整合预期最高的子板块

3.1.

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逻辑:粘胶和纯碱最为看好

目前周期品普遍被资金所遗忘,股价长期处于低位,而相关子行业中的具备整合能力的企业一旦开始做供给侧改革的事情,市场会预期一旦做成以后的涨价带来的弹性和盈利空间巨大,在目前市场下我们认为股价会有远超指数的表现。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落实到行业层面,化工各子行业的情况不尽相同,不是所有行业都能整合好,不是所有行业中都有那么一家具备整合能力的企业,哪些子行业最早落地、哪些晚落地,也会有个先后次序。我们前期重点推荐' howImage('stock','1_600160',this,event,'1770') 巨化股份(' 600160,' 股吧)的主要逻辑之一就是我们认为巨化股份将成为制冷剂行业的整合者,且整合有望最早落地,实现提价。其他细分子行业包括粘胶、钛白粉等,其产能利用率已经出现明显的好转,未来在供给侧改革大风下将可能很快完成景气底部向上复苏的最后临门一脚。

供给侧改革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化工子行业?1、本身行业供需已经逐步在恢复过程中,改革起来后有望明显见效。2、行业集中度高且存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最好是国企)3、产品价格弹性大的,已经有整合趋势的。

目前来看,经过筛选,粘胶短纤(供需结构向好,利好龙头整合)和纯碱(高负荷生产,产能有望继续缩减)的供需面目前看最好,龙头企业整合行业的能力和动力具备,一旦整合好弹性巨大。

3.2.

有色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逻辑:首推铝板块

有色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减少对产能过剩行业饮鸩止渴的输血行为,在新增产能的控制、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现有产能的减产方面真抓实干,使得供需实现再平衡,从而改善价格中长期预期,提振盈利能力;二是在供需再平衡的背景下,鼓励优势企业的兼并整合,提升市场份额,通过产业一体化、技术升级、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降低成本,培育有色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依照以上逻辑,我们认为主要从业绩弹性和整合并购潜力来进行选股,首推品种是铝。

第一,铝是有色行业中产能最为过剩、政策干预最强、市场化出清最弱的品种,目前铝价下行业内三分之二的产能均跌破现金成本,是有色行业供给侧改革首当其中的品种;

第二,铝价低迷导致新增产能逐年下行,中长期价格预期有所改善;当前,行业中已经出现600万吨左右的减产,2016年新增产能只有300万吨左右,且多为下半年投产,整体增量不大,近期又有望进一步进行较大规模收储,供给已经出现明显收缩,如果配合2016年旺季来临补库需求反弹,有望带动铝价出现明显反弹

去产能的故事该怎么讲?看看美日欧的经验
3.3.

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逻辑:钢材板块整合预期最强

钢铁行业可以划分为铁矿石、钢材、钢贸、钢管和特钢5大子板块。前三者构成了钢铁行业的一体,钢管和特钢构成两翼。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钢管和特钢两个子板块仍有需求增长,目前的盈利下降,可能周期性因素是主要原因。而一体则面临需要的中长期持平或下降的情形,一体要走出困境必须要依靠去产能。

“一体”面临转型和兼并重组
“一体”面临转型和兼并重组

一体当中,铁矿石子板块面临的问题是国产铁矿石相对于进口铁矿石普遍缺乏竞争力,' howImage('stock','2_000629',this,event,'1770') 攀钢钒钛(' 000629,' 股吧)因为地处内陆,外加铁矿石中伴生钒钛等资源,竞争力较强,是个例外。且除攀钢钒钛外,企业铁矿石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小,转型预期强烈。因此,铁矿石子板块的主要看点在于转型。

钢贸是一体中最早受冲击的子板块,也是最早转型的子板块。从经营指标来看,虽然受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影响,钢贸行业也出现了收入大幅下降,盈利大幅亏损的情况。但从毛利率和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等指标来看,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且目前钢铁电商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共识。几家上市公司均明确了各自的钢铁电商发展战略。钢贸目前是钢铁5大子板块中转型的领头羊。钢贸行业未来的看点在于谁或者说哪几家有望在钢铁电商的激战中胜出。

钢材子板块是钢铁板块的主体,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收入规模均占比超过80%。钢材子板块是钢铁行业去产能的主战场。

自上个世纪90年年代,钢铁行业一直有兼并重组的案例。这些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省一级政府主导的重组,如' howImage('stock','2_000709',this,event,'1770') 河北钢铁(' 000709,' 股吧)由唐钢、邯钢和承钢三家合并组成,' howImage('stock','2_000932',this,event,'1770') 华菱钢铁(' 000932,' 股吧)业由湖南省的三家钢企组成,' howImage('stock','1_600022',this,event,'1770') 山东钢铁(' 600022,' 股吧)也基本类似。

二是央企层面或央企对地方钢企的重组,如宝钢收购韶钢和' howImage('stock','1_600581',this,event,'1770') 八一钢铁(' 600581,' 股吧),' target='_blank' >武钢收购鄂钢,鞍钢和攀钢的合并,首钢虽然不是央企,但作为此次与三大央企的钢企,也收购了一些地方钢企。

三是多元化集团下钢铁板块的兼并重组,如' target='_blank' >中信集团下面的' 中信泰富特钢由' howImage('stock','2_000708',this,event,'1770') 大冶特钢(' 000708,' 股吧)和' target='_blank' >兴澄特钢组成,' howImage('stock','2_000778',this,event,'1770') 新兴铸管(' 000778,' 股吧)在铸管领域通过持续不断的收购成为国内铸管领域遥遥领先的龙头。

从目前的绩效来看,第三类的重组绩效最好,第一类次之,第二类最差。新兴铸管和中信泰富特钢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效益较好。新兴铸管的铸管业务毛利率超过20%。中信泰富的特钢盈利能力亦是业内公认的佼佼者。河北钢铁和华菱钢铁经过多年的整合已经从整合1.0时代向2.0时代迈进,2.0时代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原先几家钢厂的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发挥。目前,来看第二类重组在绩效方面的糟糕表现,使得钢铁行业包括社会大众对于钢铁行业兼并整合持较为悲观的态度。

虽然,目前钢铁行业对兼并重组普遍持谨慎态度。但从行业形势,发展趋势以及政经供给侧改革来看,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必然会出现。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沪指盘尾跳水重回2时代 短期急跌后或有反弹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