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事' 宏观研究的券商' 研究所所长,近来感慨良多。原因就是以前不怎么受买方机构重视的宏观分析师身价突然涨了,甚至有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开出年薪1000万的价码,只为寻觅一位靠谱的宏观经济学家。
进入2016年,开市第一天就遭遇熔断直接休市,接踵而来的还有交易时间更短的第二次熔断,让仓位不低的买方机构叫苦不迭。
当熔断机制暂停之后,A股却仍然出现暴跌并继续探底,这时不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才意识到熔断仅仅是导火索,而人民币汇率波动、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松紧、外围市场变化等因素所起的作用需要重新审视。
宏观分析一直被低估。每年' 券商策略会上,大部分听众最关心的是' 投资策略和荐股;每次券商研究所路演,出面的多是策略或行业分析师,而宏观分析被认为是虚无的理论,长期得不到重视。
加上去年6月份之前,经济并没有见好,且企业盈利也没有改善情况下大牛市的出现,更令一些人形成误解:股市走牛与否,可以脱离实体经济。
可是经历1月份的' 行情,投资者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左右企业盈利,金融依附于实体经济,并不创造额外的价值,而投资想要继续赚货币宽松下央行的钱难以为继,人民汇率波动引起的资本外流不可小觑,加上' 美国、日本等国外市场对A股的影响逐渐明显。
这时,什么技术派、价值投资、成长股投资理念都短期失效,毕竟谁也无法与趋势为敌。于是,出现基金公司主动要求宏观分析师上门路演,还有高薪聘请宏观经济学家的情况。
靠谱的宏观分析师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全局观。具备分析宏观经济走势的能力,而且' 股票 、债券、' 大宗商品、货币、' 房地产等市场通吃,同时能打通国内与国外市场,目前跨市场的互相作用越来越明显,只有具备全方位视角的分析才能为资产配置指明方向。
二是有前瞻性。能够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势做出预判,能更好地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长期投资有时需判断宏观环境是否需要对冲、是否需要避险。
三是有逻辑性。不论是擅长通过' 数据建立模型的,抑或政策理解独到,还是观点推陈出新的宏观分析师,通常都有着自上而下的逻辑推导过程,分析逻辑和框架较为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