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2月17日讯 春节过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上对高送转概念股的炒作也渐入高潮。统计显示,过去两天高送转概念股整体上涨逾7%,收益近乎同期" 大盘三倍。为了投市场所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土豪式“高送转”的队伍中来,其中不乏一些" 业绩表现差强人意的公司。
96家公司披露高送转预案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2015年上市公司分红尤为慷慨。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截至昨日,两市有9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送转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0送10”的分红预案,其中“10送15”以上就达到了50家。
具体而言," 劲胜精密(" 300083," 股吧)以“每10股转增30股”拔得头筹,可以说是“霸气十足”。" 天齐锂业(" 002466," 股吧)、神州长城紧随其后,分红力度分别为“10转28派4元”和“10转28”," 棒杰股份(" 002634," 股吧)、财信发展、" 红相电力(" 300427," 股吧)、" 秀强股份(" 300160," 股吧)等其他24股的分红力度也在每10股转20股以上,堪称“土豪”。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调侃称,现在“10送10”已经拿不出手。
中国网财经记者对历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红" 数据对比发现,2015年的高送转公司不管是数量,还是送转的力度,均为近几年的新高。统计显示,自2010以来,年报分红送转方案在10转15股及以上的公司分别为10家、2家、1家、5家和64家,送转比例达到或超过10:20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过去5年共计14家。
三成高送转公司年报预告净利下滑 劲胜精密亏4.6亿
提到高送转,投资者们往往首先想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股东权益持续稳定增长,但从2015年上市公司的" 业绩预告来看,这些“慷慨解囊”的高送转公司,不乏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之流。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在已经推出“10送转10”及其以上分红预案的这96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净利润预告下滑的公司高达28家,占比29.17%,泡沫风险进一步凸显。暂居“分红王”宝座的劲胜精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6年1月,前三季亏损超过2亿元的劲胜精密披露一份10转30的高送转预案,引发市场的轩然大波。在收获了一个涨停板后,深交所第一时间对劲胜精密发出关注函,急问“有无减持意图”,劲胜精密回复时也明确表示了大股东未来可能减持,所以其此次高送转动机显而易见。日前,劲胜精密发布了" 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亏损4.6亿元,同比下降718.51%。
业绩低迷的" 豫光金铅(" 600531," 股吧)也送出了“10转20并派现0.13元”红包,其送股的意图让市场质疑声四起。豫光金铅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0.54万元,同比下降46.66%。
除此以外," 太原刚玉(" 000795," 股吧)、" 国联水产(" 300094," 股吧)、" 顺威股份(" 002676," 股吧)、" 广田股份(" 002482," 股吧)等多只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50%的上市公司出手也颇为大方。年报预告显示,这四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150%、99.11%、95.60%和50%。但其分红预案分别是10转10、10转12、10转15派0.1元和10转15。
业绩欠佳仍任性高送转层不出穷,二级市场各路对其炒作热度不减、上交所曾在去年的5月明确指出,失去去业绩支撑的资本公积转增行为,在目前市值管理热的大背景下,容易沦为上市公司假借市值管理名义、实现其他特定目的的工具。
" 申万宏源(" 000166," 股吧)的一位分析师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直言:“一些绩差股抛出高送转预案后出现暴涨" 行情,很容易出现股价与业绩严重背离,也有一些借高送转预案推高股价,为日后的股东减持逃离、或者并购和增发铺路。投资者面对火爆的高送转行情,还应该保持头脑冷静,谨慎参与,避免沦为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