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的恪守本分才是监管真正意义上的尽职守责。反之,就必然是适得其反。
资本市场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无可置疑地承载着直接或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市场功能。不过,正如央行行长' target='_blank' >周小川此前所说过的那样,资金进入股市总体上也是一种良性循环,它在发挥为实体经济直接或间接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确实有一些个别金融产品会陷入纯粹投机性的目的,这个我们是要加以防范的。”积极培育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切实保障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源配置作用,防范各种偏离实体经济的投机性行为,是资本市场监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而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强化监管不仅并不意味着具体调控股指和股价的涨跌,也不意味着对提升直接融资比例负有具体的责任,而主要是通过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的' 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维护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以及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开、公正、公平,严厉打击一切欺诈行为和操纵市场、操纵价格、内幕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投资者权益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保护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监管的恪守本分才是监管真正意义上的尽职守责。反之,就必然是适得其反。
几年前,在' 美国发生因两房危机引发的严重金融风险时,美国证监会顶住所谓“顾全大局”的压力,宣布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公司在设计和销售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担保债务凭证产品时涉嫌欺诈。有市场证据显示,不仅高盛,而且德意志银行、瑞银和美银美林等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行,都曾和投资者达成过规模不一但后来均很快爆发巨亏的按揭贷款交易。SEC对危机始作俑者的这一次总清算,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监管思路,也使得美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赢得了有可能战胜金融危机的某种纠错能力。而那种所谓“顾全大局”的思路,则不过只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所谓貌似现代化的“外部规则”而已,它与金融市场的自然生长规律和市场参与者对内部规则的遵守是格格不入的,充其量只会在强化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的同时,强化对国家权力的崇拜及现代金融的自恋症。
我国资本市场如今的情形同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长期以来,我国股市一度片面地定位于为国企扭亏脱困服务,为企业的融资需求服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投资者的回报和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这不仅是市场功能定位的偏差,也是对监管本分所不应有的偏离和缺失。而这种对监管角色定位所本不应发生的偏离和缺失,却偏偏被堂而皇之的戴上了一定“顾全大局”或“服务实体经济”的桂冠,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政策市的具体表现或反映。本文前面所述之“对监管角色定位所存在的某种特定意义的偏差性”,其真实的意义也正体现在此一点之上。作为一种体制性的问题,当前不仅是市场机制还是法治环境都亟需与时俱进,有所改变和完善,监管转型更是迫在眉睫的关键之中的关键。而所谓的监管转型,根据笔者的理解,并不仅仅是指的在监管方法和监管形式上的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的监管转移,更重要的是监管定位的由皇顾左右而言他的所谓“顾全大局”和“服务实体经济”转移到恪守自己的本分上来。
尽管我们现在对证监会新主席的监管思路和政策方向还无法通过全面的观察分析来加以定论,但我们来一个“管中窥豹”,' target='_blank' >刘士余走马上任之后的工作重点不是别的,而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查操纵市场行为,这不仅仅是对前任监管思路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点也不可拖泥带水的拨乱反正。如果刘士余能够像现在所说的那样始终不渝地恪守监管本分,而不是像他的前任那样动不动就以“顾全大局”或“服务实体经济”的名义把监管工作的重点旁逸斜出,随心所欲地放到对' 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的行政干预,以及对市场指数走势的行政调控上来,那么,资本市场的长期持久健康稳定发展岂不将更有希望?至于引导外部资金入市,则不仅对恢复投资者信心很重要,对增强新股扩容、' 大小非减持和清理违规资金的承受力很重要,对于在保持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注册制改革更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刘士余时代的监管转型还有可能有所期待,那么,一切的一切希望将不是从别的地方开始,而正是从他对监管本分的恪守和坚持所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