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看上去都和2009年那么像。
A股自去年6月调整以来,已持续9个月,主要指数接近腰斩。多项指标也显示,当前的宏观经济、股市表现、政策环境等均与2008年底、2009年初类似,历史真的会重演吗?
当前A股与2009年的A股到底有多像?先看一张表:
第一问:基本面重复2009年故事?目前和2009年相似的地方在于:
(1)政府对" 房地产政策的放松尺度较大,甚至超过2009年。
(2)政府财政政策表现更为积极,财政赤字扩大。
(3)信贷出现较为明显的扩张。
当然区别也不少:
(1)中国经济潜在增长不同。
(2)产能过剩程度不同,显然目前产能过剩压力更大。
(3)债务压力不同,显然目前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压力要大于2009年。
(4)海外市场环境不同。
(5)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不同。
" 华创证券表示,这些区别,导致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要浓于2009年,也使得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空间要小于2009年。客观上导致中国经济不会如2009年那样形成“V”型复苏,也是导致目前市场对经济依然悲观的原因。
二问:目前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证券认为,目前经济以宽松政策稳定需求,推进结构改革为主。在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明显和动能偏弱下,为适度扩大需求稳定经济,并为改革提供环境,当下选择了“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另外,需要关注信贷扩张后的通胀问题,并非说中国马上面临通胀压力,但是通胀低位的反弹,从动能角度也需要警惕。 src="http://i6.hexunimg.cn/2016-03-08/182642003.jpg" align=middle>浙商证券认为,目前经济以宽松政策稳定需求,推进结构改革为主。在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明显和动能偏弱下,为适度扩大需求稳定经济,并为改革提供环境,当下选择了“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另外,需要关注信贷扩张后的通胀问题,并非说中国马上面临通胀压力,但是通胀低位的反弹,从动能角度也需要警惕。
从信贷的扩张到经济的真正改善,需要时间,目前改变的只是市场对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2009年央行大放水下,A股迎来了一波翻番的小牛市。当前央行同样大放水,但资本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尽管短期市场有所企稳,但仍未摆脱持续暴跌的阴影。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今年可能会加大放水力度,但不会让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货币投放宽松只会给股市带来心理上的积极影响,而2014年-2015年那样各路资金涌入股市的盛况将不可能再现。
四问:" 大宗商品能否“王者归来”?
莫尼塔认为,考虑到经济基本面出现弱反弹的概率最大,恐怕尚不足以支撑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依据四因素模型(美元指数、" 美国利率、中国M1、新兴经济体工业生产),工业金属价格的反弹估计将持续到4月。
高盛报告亦称,大宗商品价格的“过早”上涨不可持续。高盛还继续看空黄金;认为铁矿石的涨势也将可能是昙花一现。
五问:稳增长下基建投资机会有多少?
瑞信首席经济师" 陶冬表示,新基建项目已经启动,预期“十三五”规划将会有投入,但相信规模及成交不会与2009年时类同及重复。
" 中信建投认为,铁路作为交通类基建项目的龙头,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必定起到投资稳定器的作用,才能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增长。今年的铁路产业链有望在较高的投资增速下,取得一定的超额收益。
是否复制2009年关键看这些指标
从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看,市场很像2009年,后期" 宏观数据能否证明或者证伪2016年市场和2009年的相似度,将对市场的后期走势至关重要。
华创证券认为,有两个问题最为关键:(1)信贷投放是否延续,并对实体经济是否产生真正的效果。(2)政府如" 何平衡供给端改革和用老的办法刺激经济。就目前而言,从政府工作报告上的基调看,似乎更强调刺激需求,供给端改革的速度则有所放缓。
后市看法,继续调整还是反弹?
研究机构莫尼塔认为,当前A股市场情绪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共存,有利因素包括不少商品的价格在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利因素则包括2016年财政赤字的预算处于市场预期的下限、13%左右的M2增速显示经济增速难有实质性反弹。
" 申万宏源(" 000166," 股吧)认为,市场存量资金有限,因此持续放量较为困难,而成交量不能放大,指数也就较难大幅反弹。短线" 大盘仍盘整走势为主,题材股有望回归活跃。因“二八”轮换仍有相当难度,尤其是权重股在拉升后需要较长时间盘整稳固,题材股对资金的吸引力仍然较强。
安信证券分析师徐彪则认为,在市场风险偏好仍然偏弱的情况下,避险成为市场的主旋律,建议关注“稳增长+供给侧”,如钢铁、煤炭、化工、有色等行业等;关注家电、家装等房地产下游最受益的行业。
" 国金证券(" 600109," 股吧)认为,目前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市场既有的弱势格局不会发生改变。而对于近期火热的周期板块,国金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上涨主要是流动性泛滥所推动,但缺乏基本面支撑,周期品具有相对收益效应,而难取得大幅的绝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