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中小板吸金回馈账单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上市已满3年、有过再融资经历的393家公司再融资合计4277亿元,比首发融资2138亿元几乎多一倍,相当于上市两次 中小板净融资额最高的公司中,(,)、(,)、(,)位居前三,资金使用效率很一般,部分公司将资金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超过3次再融资公司有25家,其中7家净利润下滑,(,)陷入亏损泥潭,(,)和(,)也已经步入下降通道,需要格外警惕 净融资占市值比最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上市已满3年、有过再融资经历的393家" 中小板公司再融资合计4277亿元,比首发融资2138亿元几乎多一倍,相当于上市两次

中小板净融资额最高的公司中," 中环股份(" 002129," 股吧)、" 苏宁云商(" 002024," 股吧)、" 中泰化学(" 002092," 股吧)位居前三,资金使用效率很一般,部分公司将资金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超过3次再融资公司有25家,其中7家净利润下滑," 中核钛白(" 002145," 股吧)陷入亏损泥潭," 盾安环境(" 002011," 股吧)和" 大东南(" 002263," 股吧)也已经步入下降通道,需要格外警惕

融资占市值比最大的10家公司,现在的市值很大程度上是投资人的钱堆出来的,公司本身并未创造太多价值

也有公司分红额超越融资额。最早上市的" 新和成(" 002001," 股吧),分红额远高于融资额。2007年上市的" 金风科技(" 002202," 股吧)回馈市场高于从中索取。如果此类中小板公司比例上升,整个市场将步入良性循环

投资者报》研究员 常阳

12岁的中小板,上市公司780家,再融资血盆大口一直张开,且每年呈现翻倍增长态势:2013年至2015年,每年再融资额分别为473亿元、1238亿元、2240亿元,2016年以来仅两三个月融资额已经达到530亿元,按照时间进度推算,超越2015年问题不大。

如此大的融资量是否给中小板创造了财富?《投资者报》对上市超过3年、有过再融资的中小板公司进行统计,试图揭示:这些公司再融资后,利润是否就此增长;投资人投入的资金,最后是否以及如何体现在公司的市值中;吸金与回馈是否匹配。

纳入统计样本的中小板公司共393家,再融资合计4277亿元,比首发融资2138亿元几乎多一倍,相当于上市两次。然而,所有这些公司分红仅有1046亿元,分红额是首发融资和再融资额的1/6。

融资最大的10家公司——频繁从市场吸金者,它们并没有高效使用投资者的资金,获得的资本并未全部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部分趴在账上购买理财产品。从公司利润变化看,再融资并未提高公司利润,超过3次再融资的公司共25家,其中7家占比近1/3的公司利润呈下降态势,资金流入到这类公司并没有增厚利润,这些公司是财富的侵蚀者。

这些案例说明,对于不能回馈市场,不能增厚公司价值的再融资吸金鬼,管理层应适当对其收紧再融资准绳,甚至让其远离市场

融资额前10家中5家做银行理财

以再融资额减掉分红,得出再融资净额,该数值为正,表示公司上市之后,从市场中拿走的资金超过回馈给投资人的资金。对有的公司来说,公开上市,只是开启了从市场吸金的第一步,后面的金光大道是不断从市场吸金,是否有实业需要,拿到资金再说,有富余,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融资(再融资-分红)最大的10家公司(表1:净融资最大10家公司),依次是中环股份(002129)、" 苏宁云商(002024)、中泰化学(002092)、" 格林美(" 002340," 股吧)(002340)、" 联络互动(" 002280," 股吧)(002280)、" 大康牧业(" 002505," 股吧)(002505)、" 爱康科技(" 002610," 股吧)(002610)、" 传化股份(" 002010," 股吧)(002010)、" 荣盛发展(" 002146," 股吧)(002146)、" 康得新(" 002450," 股吧)(002450),这些公司累计再融资高达627亿元,分红却只有68亿元,分红额占再融资额的1/9,也即,这些公司将从市场中再融资得到的资金全部还给市场,还有90%的路要走。

对比58亿元的首发融资,再融资额是首发融资的10.8倍。可以这样说,当他们首发上市时,只是刚刚走完了从市场中吸金的第一步。吸金之后,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这10家公司中,有5家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融资最大的10家公司中,最高3家是2007年上市的中环股份、2004年上市的苏宁云商、2006年的中泰化学,这3家中,就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

融资额最多的是2007年上市的中环股份,再融资是首发融资的15倍。此公司2007年4月首发上市,2008年5月第一次定向增发,2012年、2014年、2015年各有一次,除了第一次募集资金低于首发额,后面三次每一次都数倍于首发额,四次下来,合计募集资金87.89亿元。

虽然分红频次还比较高,上市9年有5次分红,但分红额度少得可怜,有1次是每股7分钱,两次每股3分钱,两次每股1分钱,合计分红0.75亿元,分红额不及再融资额的1/10。如此高额融资,实际有多少投入到实业中只有公司自己最清楚,投资人能看到的是,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合计投入5.9亿元,公司" 公告中多数是某笔理财产品到期,再度认购新的理财产品。

苏宁云商净融资额排名亚军,再融资超过首发额27倍,最近一次再融资是2012年,募集资金47亿元,投向门店建设、物流中心等等。但是,作为曾经的大牛股,自2011年攀上48亿元净利润顶峰之后,以后几年依次是26亿元、3亿元、8亿元、8亿元,净利润处于下滑通道中。同中环股份类似,苏宁也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中泰化学净融资额排名季军,再融资比首发额多8倍,却是净利润下滑最多的公司。此公司2006年上市,在2008年、2010年两次增发后,2013年9月完成最近一次增发,融资15.99亿元,累计再融资64亿元,减掉分红,净融资57.11亿元。

然而,中泰化学2014年的净利润冲高到3.32亿元后,2015年全年净利润只有0.08亿元,不及2014年利润的零头,公司预告2016年一季度盈利2000万至5000万元,按照上限算,2016年全年净利润也难达到2014年的水平。今年3月,公司向大股东申请12亿元的财务资助,显然2013年的增发募集资金已然所剩无几。现在,公司申请再度融资27.6亿元进行资产重组。虽然这些募集资金来自于机构投资人,但这些机构投资者早晚会把至少27.6亿元成本的" 股票 卖到二级市场上,最终买单者还是二级市场投资人。

7家公司3次再融资 难挡利润下滑

使用股权融资,哪怕是购买理财产品也能增厚净利润。但实际上,有着3次以上再融资的25家公司中,有7家占比接近1/3的公司净利润下滑(表2:多次再融资难挡净利下滑),未能增厚利润

这7家分别为:中核钛白(002145)、" 海特高新(" 002023," 股吧)(002023)、盾安环境(002011)、大东南(002263)、格林美(002340)和中泰化学(002092)。中核钛白2015年已经亏损1.31亿元,陷入亏损泥潭,而盾安环境和大东南已经步入下降通道,需要格外警惕。

中核钛白已经不是第一次亏损。2011年,公司亏损1.98亿元,之后一直呈现微利状态,2012全年净利润只有3000万元,然后开始了定增自救行动,近三年连续定向增发,时间分别是2013年2月、2014年11月、2015年9月,前两次分别募集6.3亿元和4亿元,募集资金用途尚是实业投资加补充流动资金。2015年这次融资7.55亿元,募资用途直接变成“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净额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可见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在2013年就已经显露出来,这说明公司产品销售和原材料购买已经是入不敷出。现在看来,增发输血的自救效果一般,2015年直接亏损1.31亿元。

尚未亏损的盾安环境和大东南的" 业绩也在下降通道中,何时步中核钛白后尘只是时间问题。盾安环境2004年上市,2007年、2009年、2011年、2016年进行了四次定向增发,合计募资36.65亿元,扣除分红,再融资净额30.2亿元。前两次融资,置入资产投资新项目,最近两次都包含补充流动资金,可见公司流动资金使用已是捉襟见肘,但观察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从2012年至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2.12亿元、1.26亿元、0.82亿元,几乎是节节败退的趋势,每年下降都在30%左右。最近一次定增在今年3月份刚刚完成,盘中不时跌破定增价格,是否参与定增是机构投资者的事,对于股票 的实际价值,二级市场会根据公司情况给出合理估值,参与这样的定增,机构投资人能否全身而退,令人担忧。

大东南2008年上市,一直处于微利状态,2012年亏损0.56亿元,2013年、2014年、2015年净利润都在1000万元附近,但也呈递减状态,分别为0.15亿元、0.12亿元、0.10亿元。公司在2010年、2011年、2015年共实施了3次定向增发,合计募资24.86亿元,减掉分红,净募资20.03亿元。但是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效果不及预期,2010年募资投入到“年产6万吨新型功能性BOPET包装薄膜建设项目、年产1.2 万吨生态型食品用(BOPP/PP)复合膜技改项目、年产8000吨耐高温超薄电容膜项目的累计实现收益均低于承诺效益20%以上,其中年产6万吨新型功能性BOPET包装薄膜建设项目、年产1.2 万吨生态型食品用(BOPP/PP)复合膜技改项目累计亏损。”就在前期投资失败,近期利润下滑趋势中,公司又在运作第四次定向增发募资20亿元,建设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证监会已经受理,并有两次行政反馈意见。此行业投资前景如何难以预料,现在同时再投资建设此类生产线的公司就有" 成飞集成(" 002190," 股吧)、" 骆驼股份(" 601311," 股吧)、" 猛狮科技(" 002684," 股吧)、雄韬集团、" 中天科技(" 600522," 股吧)等多家公司,众多项目达产后,利润情况是否能够挽回公司颓势仍未可知。

融资吹大市值

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和再融资获得资金后,其效果或多或少都会从市值中体现。净融资额占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表3:净融资占市值最大10家公司)中,既包括前面所讲净融资额大、净利润下滑至亏损边缘的中泰化学,也有融资后购买理财产品的中环股份。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退出,不管是" 大宗交易还是二级市场,最终买单者一定是二级市场。现在公司的市值就是二级市场给予的估值,如果融资额占市值比例较高,则公司价值多数是公司依靠外延融资获得,而非内延自生,后劲难言乐观。

融资占市值最大的前10公司,上市时间最早的是" 德豪润达(" 002005," 股吧)(002005),这是第一批上市的中小板公司,上市后,三次再融资,加上首发,减去分红,合计净融资47亿元,公司总市值85.6亿元,净融资占到了市值55%,简直就是投资人的资金将这家公司吹大。

同期上市8家公司,市值过两百亿者有4家,靠的是内生型发展。而分红额超过融资的公司也有3家,德豪润达却成为同龄中净融资额最大、市值偏小的公司。资金交予这样的公司,公司管理层就没有发挥资金的放大市值效应,是牺牲资金效率者,资源配置中,资金就该避开这样的公司。现在,公司正在运作第四次再融资融资额35亿元。

上市最晚的爱康科技,融资却要“不甘落后”。2011年上市,2014年完成第一次定向增发,融资9.6亿元。今年3月21日,刚完成第二次融资38.3亿元,现在公司市值116亿元,加上IPO,市场给予的资金占到了市值的47.59%。

9家公司净分红50.63亿元

中小板中只有9家公司分红额超越融资,净分红额合计达50.63亿元。这些公司除了IPO融资外,多数再融资仅有一次,也多数是2007年以前上市的公司。

市场融资,回馈市场才是王道。净分红的公司中(表4:中小板仅有的净分红公司),第一批上市的公司就有3家,分别是中小板第一股新和成(002001)、" 伟星股份(" 002003," 股吧)(002003)、" 华兰生物(" 002007," 股吧)(002007)。上市最晚的是2007年的" 露天煤业(" 002128," 股吧)(002128)和金风科技(002202)。

新和成是中小板第一股,2004年5月上市,首发融资4.02亿元,2010年定向增发融资11.5亿元,从此之后再无融资动作。但是,公司上市12年来,分红12次合计28亿元,累计分红额超过融资额12.47亿元。按照首发融资算,新和成已经将从市场融到的资金返还7次,几乎是“连本带息”地回馈市场,固然首发时大股东不出钱,分红时大股东照拿不误,也是将首发参与者的钱全部还回。看公司股价,前复权时,股价是负值,也就意味着,上市首日买入,到现在,市价20元左右,由于分红逐年降低成本,现在成本已经为负值,如果都是这样的公司,中小板综指(399101)远不止现在的点位。

金风科技2007年12月上市,在这些公司中上市最晚,比其早上市的中小板公司有201家,按照风力发电的行业看,并不是暴利行业,上市融资3.47亿元,但上市9年,分红9次,年年是现金分红,累计分红37.46亿元,按照大股东持股20%比例匡算,将有29.97亿元、8.6倍于首募的" 资金流向市场,即使是加上2005年的再融资,净分红额也达15.99亿元 。■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瓜分网红经济千亿蛋糕 四大主线掘金A股投资机会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