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公司创立时指数点位接近五千点,但是一年下来还比较满意。投研团队的文化必须深入到每一个人,提供分析的角度和给你提供的信息都是来自于相同的价值观,而不是来自于一些二传手信息。
1
在正确的方向上忽略短期涨跌
不同时期在一些成长行业中最牛的公司你去买入的时候,时点不是那么重要,在宏观大的框架之下找出可能行的,找最牛的团队,最有执行力的公司。投资一个企业后不会关注涨跌,企业有优秀的基因投进去,跌了再买。不该配" 股票 的时候我是很坚决的,但是该配的时候短期的涨跌,一个季度不赚钱无所谓。如果发现没有错坚持坚持,忍受10%多的亏损没有问题。
2
从成本端看,实体资产价格见底
虚与实结合,虚就是12年9月份故事代表的东西会回归,实就是实质性资产的公司会见底。我们知道PPI的指数高点都是在11年,橡胶11年四万三,春节的时候是九千多,橡胶的生产成本也是一万多。石油跌破30。别从需求的角度看,换个视角,从成本端来看,从国际市场大家共同面临的成本看,实质性资产的公司差不多了,不会跌多少,这是见底了。
3
不搞故事的好公司现在不涨未来会涨
从估值看,市场整体的估值不高,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A股作为一个中位数来看,有些在01年和07年的高位,低位的东西有的不值钱。但是在低位中,有一些好的公司20来倍,公司的质地非常好,好公司过去两年不搞故事的估值上不去,但是未来这类的公司现在估值是非常低的。大家在讲" 索菲亚(" 002572," 股吧)和" 老板电器(" 002508," 股吧),这样的公司很多,这类的公司其实估值是不高的。
4
进入到绝对收益的阶段
任何一波牛市都可以总结一下:96年的牛市因为96年5月1号开始降息,其实一直是在往下走,走着走着又遇到了亚洲的金融危机(98年和99年),这波牛市也是利率。07年的牛市非" 常清楚,实际的利率到了负的三点多,名义利率没有下降。在这之后2015年两个月降一次息,其实每一波背后是金融的逻辑,但是现在来看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底部,我们的PPI和CPI的压力会转变。
我们说去杠杆,但今年加杠杆非常激烈,1月份贷款63%的增速,2月份20%多,综合起来一直到三季度是43%,这么加下去不可能了。短期内产生大的牛市非常难,但是长期来看,我们的利率降到这儿,未来我们上的空间也不大。我们未来经济的增速要求的资产收益率绝对跟历史已经告别,我们将来是一个低增长,相对低的通胀,更低的利率水平。从这个角度看,05年可能是预演了这个,13年搞了一个小型的金融危机以后,到13年的四季度开始不断的降息,不断的发货币。2014,1015反映了这种放水,利率是上不去了。
可能系统性的机会和指数级的机会真的很小,但是放在长远来看,我们觉得很多的资产基于未来利率水平是严重低估的状态。其实我们举牌一些东西,仔细可以算的出来,这些东西未来是非常值钱的。
系统性的机会不大,但是" 个股低估的很严重,未来的绝对性收益非常不小。
上周和持有人交流的时候认为进入到绝对收益的阶段,这是非常好的投资状况,牛市并不是非常舒服的状态,现在进入投资人非常舒服的状态。
5
财富的增长来自大类资产配置的正确
我们几个坐在这儿好像是个成功人士,早年我们把很多的钱买成了房子不需要这么累。
大类配置还是05年开始的,因为01年跌破一千点以后,我认为各个方面货币流动性,估值模式的分子分母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状态,无非就是一个股权分置," 周小川留下的后遗症到了我们尚主席来了以后解决。
07年8月份" 美国暴露信贷问题,我记得8月份、9月份、10月份,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大,所以写了三篇文章,是不是仅仅是次贷危机,可能是金融危机,可能是全面经济危机。
08年11月份在深圳出差,到" 国信证券(" 002736," 股吧)开会,到" 长城证券研究所也跟他们讲了投资的内容,第一个信号就是金融危机见底。我后来写文章,闭上看经济的左眼,睁开看流动性的右眼。
到了09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09年全年的贷款不讲社会融资总额,那个时候主要就是贷款,贷款的指标是九万多亿,1-7月份干了7万多亿,08年扣除后两个月十个月三万多亿,09年半年7万多亿,我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
后来我认为这个投资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转向消费,投资可能真的是过剩了,后来就买入了三支股票 ,伊利、家化还有天津的一个企业。大类配置是第一的,这一定要搞明白。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宏道投资:不少资产基于未来利率水平被严重低估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