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本报记者 张炜
A股自5178点大跌满一周年。' 上证指数6月8日收盘2927.16点,较去年6月12日的盘中高点5178.19点累计下跌43.47%。
2014年7月22日启动的一轮全面牛市,掀起又一次全民' 炒股的热潮,大涨' 行情止步于去年6月12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50%。然而,大涨之后迎来大跌。过去一年,A股经历了三波连续大跌。第一波是去年6月12日至7月8日,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3507点;第二波是去年8月18日至26日,上证指数从3993点跌至2927点;第三波是去年12月23日至今年1月27日,上证指数从3651点跌至最低2638.30点。
牛市于2012年12月4日率先起步的' 创业板,同样遭遇大跌。创业板指去年6月5日创出4037.96点的历史高点,今年6月8日收盘2186.54点,累计较高点回落45.85%。' 中小板指与上证指数一样见顶于去年6月12日,过去一年累计较高点下跌43.65%。
有市场统计显示,较之去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创下5178.19点时,今年5月底A股2856家上市公司中有991只' 个股股价被腰斩,有18只个股的股价跌幅超过70%。扣除' 新股或次新股,5178点大跌以来股价上涨的个股仅140只。伴随股市大跌,赚钱效应变为赔钱效应,投资者参与热情大幅下降。沪市去年6月12日成交10602亿元,今年6月8日成交只有1773.8亿元。另据中国结算公布的' 数据,去年5月29日当周新增投资者数量达164.44万名,创下历史新高,而今年5月27日当周新增投资者数量仅33.71万名。
从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6月12日沪市市价总值为411245.37亿元,今年6月8日则为250015.63亿元;去年6月12日深市总市值为301233.92亿元,今年6月8日则为205564.35亿元。换言之,一年大跌使沪深两市市值蒸发了25.69万亿元。
另据中登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5月末,持有已上市的A股流通市值1亿元以上、1000万元至1亿元、500万元至1000万元、100万元至500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10万元至50万元的自然人投资者数分别为4765个、8.27万个、15.13万个、168.17万个、221.85万个及1126.67万个;今年4月末,持有已上市的A股流通市值1亿元以上、1000万元至1亿元、500万元至1000万元、100万元至500万元、50万元至100万元、10万元至50万元自然人的投资者数分别为4035个、4.78万个、8.53万个、106.58万个、159.32万个及994.41万个。可见,投资者财富缩水严重。
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还出现千股停牌,A股过去一年大跌的教训值得吸取。正如2016年全国证券' 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这次股市异常波动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不成熟,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等,也充分暴露了证监会监管有漏洞、监管不适应、监管不得力等问题。
对投资者而言,需要认识到股市大跌与去泡沫、去杠杆有很大关系。大跌是一堂风险教育课,值得反思的不仅是过度使用杠杆与场外违规配资的问题。大跌暴露出A股市场缺乏理性投资,包括部分机构在内的投资者过度热衷于投机炒作。那些跌幅超过' 大盘的个股,有相当部分系炒作过度所致,股价上涨严重透支了' 业绩增长。如果市场投资理念不能转变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占主导,A股很难摆脱暴涨暴跌、牛短熊长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