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年多时间,医药板块的" 行情不温不火,避险价值似乎大不如前,但2016年利润增厚,又开始让机构高频调研相关公司。其实,医药股背后的投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在指数呈现震荡徘徊的趋势之时,该如何寻找慢牛股的基因密码?
步入三季度以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期待“吃饭行情”。在此前“喝酒”的强势带动下,“吃药”也出现复苏的苗头。7月12日,作为敏感指标的分级基金出现异动,多只医药基金B份额均放量上涨。其中," 信诚医药800B上涨9.06%," 国泰医药B上涨5.68%,医疗B上涨3.12%。资金对于医药股的偏爱已现端倪。
但行情的背后,其实是医药板块股价这一年多来经受的打压。根据以往经验,在" 大盘进入整理趋势或出现市场风险迹象时,“吃药喝酒”行情总是联袂上演。但在今年上半年,白酒和医药类公司的市场走势却出现分化,“吃药”行情显得有些冷清,直到最近才略有起色。
事实上,此前围绕" 医药行业的高成长投资环境已不复存在,这意味着投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医药行业经过几年的医保红利释放后,医改目前把控费特别是药费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政策提出在2017年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控费和降价的推进导致医药公司基本面情况逐渐恶化,行业增速从前几年的20%~30%快速下降至2015年的10%。”广州一家大型医院部门负责人兼医药领域资深投资者陈全福表示。
“最近一段时间医药股表现不错,主要是由估值修复引起的。”上海荔慎投资总经理梁军儒指出,由于此前市场对医药股" 业绩预期较差,有些已经跌回至上一轮牛市的起点,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整,行业的负面影响逐步出清。而机构对于医药板块的配置,目前也接近5年来的低位,考虑到行业轮动因素,资金回补可能性在增加。此外,半
多角度挖掘医药股 目前,A股市场处于宽幅震荡期,资金更青睐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行业,近期机构调研的轨迹从侧面证明,医药正在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板块,而行业中期业绩整体增速也有望好于其他消费品板块。 截至2016年7月20日,已有5只医药股披露了中报。其中," 嘉事堂(" 002462," 股吧)、" 佛慈制药(" 002644," 股吧)、" 浙江震元(" 000705," 股吧)净利润增长," 华仁药业(" 300110," 股吧)、" 沃华医药(" 002107," 股吧)净利润出现下降。此外,还有146只医药股披露了中期" 业绩预告,预喜的公司数量达到113只。从净利润同比预增幅度来看," 宜华健康(" 000150," 股吧)、" 广誉远(" 600771," 股吧)、" 紫鑫药业(" 002118," 股吧)、" 华神集团(" 000790," 股吧)、" 九芝堂(" 000989," 股吧)、" 理邦仪器(" 300206," 股吧)、" 宝莱特(" 300246," 股吧)等12只" 个股净利润同比增幅在200%以上。
具体来看,7月12日," 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 华商基金、华安基金和" 博时基金联袂调研永安药业。公司近日调增业绩预告,称因牛磺酸量价齐升,预计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50%~200%。7月13日,亿帆鑫富也迎来" 国泰君安、中邮基金、" 中国人寿等19家机构调研。调研中公司称,其产品泛酸钙价格仍处高位且平稳运行,三季度订单价格稳中有升。
7月以来,连锁药店龙头" 一心堂(" 002727," 股吧)在医药行业中机构调研家数居首,已经合计接待超过60家机构。今年以来,累计接待19批次机构调研。中报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74亿元~2.2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0~30%。
7月以来,中药板块在机构中“最受关照”。受多地降雨影响,多种中药材开始提价,再加上" 国企改革和大消费概念,很适合机构投资者的“口味”。其中," 葵花药业(" 002737," 股吧)的关注度最高。7月14日,华安基金、安邦资产、" 国泰基金等6家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同时,该股也是所有调研个股中周涨幅最高的,上周累计上涨20.39%。而" 云南白药(" 000538," 股吧)则获得重阳投资董事长" 裘国根的单独调研。
此外,进行产业链整合并购的公司也受到机构重点关注。7月13~15日,亚太药业在3天内接受了" 广发证券(" 000776," 股吧)、敦和资产、"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等28家机构的调研。公司通过收购上海新" 高峰100%股权,将产品品类从单纯的化学制药延伸到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同时还收购了新生源公司切入CRO领域。公司对调研机构表示,未来将通过行业内并购重组,向大健康行业的高附加值产业如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拓展。无独有偶,7月6日,"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 华夏基金等5家机构调研了" 博晖创新(" 300318," 股吧),询问其外延式并购计划及微流控产品的最新进展。
机构除了关注中长期业绩趋势外,对于高业绩背后的高送转、高分红等短期机会也会提前布局。其实,早在中报正式披露之前,“高送转”浪潮就率先来袭。在已经发布的高送转预案中,一些医药上市公司堪称“豪气”,比如" 东诚药业(" 002675," 股吧)、" 红日药业(" 300026," 股吧)均推出了10转20的方案。一般来说,推出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要符合“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成长性、高每股资本公积金、高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低总股本的特征。以此为据,小盘医药股" 柳州医药(" 603368," 股吧)、" 富祥股份(" 300497," 股吧)高送转的可能性较大。
医药股投资坚持“基本面至上”
其实,医保扩张驱动行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所谓“穷则思变”,即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 中国医药(" 600056," 股吧)医疗企业路在何方?“2016年乃至未来几年,行业增速难有起色,但一个如此大的行业,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沦陷。真正有能力成为大牛股的必然是业绩持续成长,以此来消化高估值的公司。”雪球资深投资人小权告诉本刊记者。
很多大牛股都是从小市值起步,并且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比如" 恒瑞医药(" 600276," 股吧),从2006年开始股价一路震荡上行,即使是在2008年大熊市期间,回调幅度也远低于大盘。去年年中市场暴跌时,股价回调幅度仅2成左右,表现较为抗跌,而后跟随大盘快速反弹,连续涨停收复失地。2006年至今,该股累计涨幅超过30倍,10年间,仅2008年与2011年股价下跌。
此外,还有一些医药股也走成了牛股。比如宜华健康,属于典型的转型类个股,由于" 房地产业务面临较大挑战,公司决定转型进入医疗服务产业。该股从去年1月开始一路大涨,到最高点涨幅超过2倍。受6月大盘暴跌的影响,10月底复牌后,一度连续4天一字跌停,不过随后快速反弹,股价目前在高位震荡。
在医疗领域里挖掘大牛股其实很简单,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业绩是两大重要因素。首先,看业绩。若把时间维度拉长的话,业绩因素对牛股的影响颇为重要。比如从年报" 数据来看,恒瑞医药最近10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30%。其次,看股东持股情况。若非常多的机构形成合力,一起买入某些" 股票 并锁定筹码的话,无疑容易产生慢牛股。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的机构持股比例均接近70%,宜华健康的比例超过60%。
牛股自身也要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主营业务或新增业务所在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方向性是否正确)、空间大小(是否蓝海)、竞争格局(是否稀缺)、市场地位(是否龙头)。比如,恒瑞医药的新药研发实力强劲是其重要的护城河,公司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创新药企,无论在研发、销售还是产品线方面都有着巨大的" 竞争优势。尽管前段时间部分产品也受到降价的影响,但其他创新产品受降价影响小,而且产品储备丰富,布局全面,新药和仿制药出口处于爆发期,完全能够以量补价。
此外,部分龙头中药股也有着不错的业绩和很深的护城河。以独有保护品种的" 东阿阿胶(" 000423," 股吧)为例,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护城河非常明显。目前,市场整体偏好现金流较好的消费类股票 ,中药股就符合这一偏好。东阿阿胶由于其消费品部分占比很高,可以看成一个消费类企业,产品基本不受医保控费和降价的影响。公司股价从2011年以来几乎没有上涨过,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目前估值处于合理阶段。以2015年的动态市盈率测算不足20倍,且每年业绩稳定增长20%~30%。
除了具有品牌溢价带来的护城河外,一些困境反转股也值得关注。比如,宝莱特在去年的“股灾”中跌得惨不忍睹,但最终还是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以一" 季报、中报的优异业绩和在血透领域的持续扩张赢得了投资者的认可,股价目前已经回到了今年年初“熔断”前的位置。“小市值加业绩爆发造就大牛股”,业绩爆发只是表面,真正支撑其股价逆转的逻辑就是公司在血透产业链的多年潜伏后终于进入收获期。宝莱特不断围绕血透产业链在做大做强,连续4个季度业绩稳定增长(2015年4季度因为商誉计提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 通策医疗(" 600763," 股吧)也是一个典型的“黑天鹅”带来的白马股投资机会。曾几何时,长期百倍的PE让它与" 爱尔眼科(" 300015," 股吧)一直被视为最正宗的医疗服务股。但因为大股东一个50亿的不公平收购计划加上市场系统性风险,最终投资者以脚投票,导致其股价大幅回调。但因为偶然事件而抹杀了企业的价值,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作为口腔、眼科此类标准化较高的小专科,是非常容易做成连锁经营模式的,而连锁经营成长性远远强于单体综合医院。通策医疗大范围开设分院,尤其是去年底以来,公司在异地扩张的步伐持续加快。由于受前期增发的“黑天鹅”事件影响,目前在估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责任编辑:金明正 HF02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医药股投资逻辑悄然改变 解析牛股基因密码》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