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事件:21世纪等媒体报导银监会新的
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对监管新规的担忧可能引发了7月27日股市大跌。新版
银行理财业务征求意见稿相比2014年12月旧版明显趋严,政策对
金融进一步去
杠杆控
风险的管控继八条底线之后再次增强。
点评:
1、新政一:新的
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拟对
银行理财分基础类和综合类,对于基础类的
银行,其理财业务不能投资非标及权益类资产。而划分综合类及基础类
银行的重要标准是
银行资本净额,如果商业
银行的
资本净额低于50亿元的话,将被划分至基础类
银行,其理财业务不得投资权益
市场及非标产品。
据我们估算,50亿元的
资本净额红线整整划在了农商行的区域。公开公布财务"
数据的60家城商行的
资本净额中,只有7家的
资本净额不足50亿;而在已经公布的32家农商行中,有16家(占一半)的
资本净额不足50亿。
因此,股份制商业
银行、城商行应该基本都在综合类
银行里,而农商行则有一半在综合类,另一半在基础类。
从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来看,国有商业
银行和股份制商业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占比大约是90%左右,再加上城商行和部分农商行,应该有超过90%的理财资金被划分到综合类
银行理财中,资产配置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仅有不到10%的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权益
市场及非标产品。
据2015年
市场理财产品余额为23.5万亿元,而投资于权益资产和非标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84%和15.73%,影响非标及"
股票 市场配置规模分别为3697亿和1842亿。以此测算,新政一对非标及股市资金面的影响估计不大。
2、新政二:即使是综合类
银行理财,非标及
股票 市场投资也受到了不小的约束。新规规定:除了具有相关投资经验,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私人
银行客户、高资产
净值客户和
机构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之外,商业
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
货币市场基金和
债券型
基金之外的
证券投资
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
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
交易的
股票 及其受(收)益权。
按照14年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统计,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占比为69.48%,而
机构客户及私人
银行客户专属产品的占比各为23.16%和5.32%,仍然照投资于权益资产的比例为7.84%来计算的话,影响
股票 市场配置规模为1.15万亿。
综合来看,对综合类
银行理财和基础类
银行理财的限制,可能对
股票 市场及非标
市场的影响规模分别达到1.33万亿和3697亿元。如果对存量理财资金严格执行,新政二将对
股票 市场资金面构成明显
利空;如果新老划断仅适用增量,影响可能不大,具体待评估。
3、新政三:对理财产品降
杠杆,禁止
银行发行分级产品。所谓分级产品,就是
银行将某只理财产品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份额,并按优先及劣后的顺序进行
收益分配。分级产品属于一种场外
杠杆,对分级类产品发行的禁令,相当于
金融市场的“去
杠杆”的政策一环。
在理财产品的操作上,未来场外
杠杆也很难被挤向场内。新规规定:理财产品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该规定使理财产品受到了与公募
基金杠杆问题的同等对待。
在去
风险资产和去
杠杆的新规下,理财产品的
收益率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
4、
银行理财需计提
风险准备金。商业
银行应按季从净
利润中计提理财产品
风险准备金,其中,除结构性理财产品外的预期
收益率型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
50%计提;
净值型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
这一条并非新规,自2014年12月的
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就推出了此规定,但综合来看,因预期
收益类产品需缴更高的计提,因此反映出比较强的政策控
风险心态。
5、在绝对
收益的追求下,委外资金很可能未来会快速增加。
银行理财资金是
市场中对绝对
收益追逐意愿比较强的一类资金,在
市场刚性兑付的心理下,理财资金一直属于一块“未被充分认识”的
风险市场。新规的推出一方面控制了理财资金投资在权益
市场和非标
市场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是在逐渐推行理财的去
杠杆。但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在短暂的去
风险资产、去
杠杆之后,很可能进而通过委外来追逐更高
收益。目前来看,委外产品占理财产品的规模大概是5%到10%,相当于约有2万亿的理财资金在给
基金或" 券商的投资做优先级的
杠杆,委外资金很可能未来会快速增加。
6、利好债市,利空股市。该新规对股票 市场资金面构成利空,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新规是适用于存量理财资金还是新老划断仅适用于增量。因为一些非标和股票 市场的配置会被挤到债券市场里,因此对债券市场构成利好,考虑到理财资金追逐绝对收益的心态,尤其利好于长端债券及中评级信用债。如果远期理财资金加大委外的投入,考虑到委外资金中约有51%的比例投资于债券市场,对债券市场可能存在更为长期的利好。我们自6月以来判断“经济通胀下行,利好债市”,帮投资者坚决地把握住了这波债市" 行情,我们维持看多利率债的判断。对于股市,我们维持震荡市判断,今年股市的三大特点是区间震荡、存量博弈和结构性行情主导,操作的策略是波段和轮动," 业绩为王。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 投顾精粹内容===
" 大资金出逃散户接盘
大盘企稳 " 神秘
支撑托盘或起手倒立
反弹将启 " 投资风向生变
利空吓退胆小者
策略
" 公交行业两大牛股将爆发
板块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任泽平:理财监管影响股市1.7万亿资金 委外或快速增加》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
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