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谈到周期股,无论其' 业绩如何好,市场总是波澜不惊,尤其是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理论上讲以' 大盘股为主的周期股就更难获得资金青睐。但进入2016年以来,有色、煤炭、钢铁及石油等' 大宗商品在' 现货市场上掀起了涨价潮,而7月之后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商品' 期货价格更是连续暴涨,直接推动二级市场相关标的出现反弹' 行情,这也让大宗商品周期股成为近期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
回过头去看,资源类周期股基本的上涨逻辑不外乎两个,一个是供给侧改革政策发酵下带来的供给端产能收缩,供需再平衡所致;另外一个则是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如今各国货币政策进入“放水”模式,通胀预期下资金的避险需求自然高涨。不过展望未来,下半年通胀先行指标CPI已经有下降的迹象,充分受益于物价上行的大类资产价格或将难以持续上涨。
市场风格向大宗商品转移
2016年初市场遭遇了第三次股灾,此后沪深股指一蹶不振。股指虽然不大涨,但市场却一直处在炒题材股的风格中,上半年虚拟现实、智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OLED以及军工等热点板块轮番上阵,翻倍' 个股数不胜数。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时间进入下半年,题材股热潮有所减退,而一向股性较差的资源类周期股则显得异常活跃,市场风格似乎开始向大宗商品转移。
' 数据显示,7月以来有色、钢铁及煤炭板块整体涨幅显著好于' 中小板个股。有色板块累计上涨8.47%,其中铝资源股涨幅最大达到19.27%;钢铁板块整体上涨7.6%,煤炭板块整体上涨13.8%,其中焦炭加工上涨16%。与之相比,中小题材股则逊色许多。同期' 创业板和中小板都只上涨4.2%。
近期市场风格转向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暴涨是主因,但追根究底与现货市场商品价格暴涨不无关系。以近期疯狂的煤炭为例,受益于电煤需求季节性增长,国内动力煤价格由7月1日的387元/吨大幅上扬至8月15日的498元/吨,涨幅近30%,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市场预计动力煤价格仍将持续上升。
实际上拉长时间轴来看,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就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内,而且各大细分板块行情趋于一致,均出现触底反弹行情。数据显示,截止8月15日,2016年以来国内动力煤现货价格由320元/吨上涨至498元/吨,涨幅56%;黄金由年初1062美元/盎司上涨至1339美元/盎司,涨幅26%;铁矿石价格指数由160上涨至216,涨幅35%;螺纹钢由1847元/吨至2459元/吨左右,涨幅为33%。布伦特原油价格由最低26美元/桶反弹至50美元附近,涨幅92%。
现货市场大宗品价格的走强让期货市场火了一把。焦炭1701合约价格由年初最低的558元飙升至1163元,价格不仅翻倍,还创出2015年以来的新高。焦煤1701合约由493元上涨至899元,涨幅几近翻番。铁矿石1701合约价格也接近历史年内新高。
随着现货市场商品和期货合约价格走高,二级市场上相关板块及个股股价也水涨船高。黄金板块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了22%,煤炭虽然只录得2%的涨幅,但相比' 上证指数(累计下跌5%),走势已颇为强悍。而个股方面更是表现强势,涨幅好于上证指数的有93只,占比超52%,其中涨幅超20%的有34只,更有华锋股份、华钰矿业、三祥新材、' 金贵银业(' 002716,' 股吧)及' 山东黄金(' 600547,' 股吧)等五只个股成功实现翻倍。
有市场人士表现,上半年大宗商品类个股上半年完成了底部的确认,下半年将展开上攻行情,近期的上涨只是长线走牛的起点。
供给收缩与避险需求是上涨主因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作为周期品的大宗商品景气度理论上应该跟随下降。然而过去大半年大宗品的价格却大幅上涨,市场普遍认为,供给收缩与避险需求是主要的上涨原因。
众所周知,影响价格变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供求关系,“以前经济好的时候,大宗品价格上涨来自需求端的增长。但显然,本轮上涨并不是原来的逻辑,而是来自于供给端的推动。”有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些大宗品价格的上涨确实得到了供给端的支撑,比如说油价反弹,' 美国页岩油大面积的关闭导致供给端下降;再比如说年初涨幅很好的猪肉概念,母猪和生猪存栏量降低是猪价大涨的主因。另外,此前暴涨的维生素以及饲料概念股都是因为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导致供给端产能收缩。
当然也有一些只是出于预期,比如说供给侧改革。今年以来,政府加大了供给侧改革力度,在国务院今年下发的6号和7号文就给供给侧改革下大了中短期的目标,未来3到5年内,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1.5亿吨,煤炭过剩产能5亿吨左右。正是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市场对这些行业供给端产能收缩预期十分强烈,最终形成现货-期货-' 股票 三级联动效应。
从需求端的角度看,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不景气的区间内,各国大开印钞机试图刺激经济回暖,然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流动性泛滥,通胀压力加剧。也正因此,避险需求成为本轮大宗品价格上涨的另外一个主因。
投资者对通胀最直接的感受便是收益率的下降,以衡量无风险利率的10年期国债为例,日本、瑞士、' 德国国债已降至负利率水平,而国内当前10年期的国债利率水平已挨近2.6%,创下自2002年以来的新低。通胀下资金避险需求欲望强烈,金融资产投资价值下滑,而大宗品受益于物价上行,自然成为资金配置的首选,只要通胀持续,大宗品价格上涨就将持续。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疯涨的逻辑在于物价上涨,但6月份和7月份通胀先行指标CPI分别为1.9%和1.8%,与上半年的高点2.3%形成明显的下降趋势,意味着本轮通胀的高点大概率已经过去。因此,大宗品的表现可能会更弱。
(责任编辑:宋埃米 HT004)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大宗品暴涨:供给收缩与避险需求成主因》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