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市公司
信托贷款违约三宗案,平安、西藏、光大
信托都中招了 src="http://i8.hexunimg.cn/2016-08-23/185667703.jpg"> 你看上了它的利息,它看上的却是你的本金!
曾几何时,
上市公司作为
信托公司放贷的优质标的,如今也沦落为“危险的借贷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一个月之内,接连出现了3起
上市公司与
信托公司的纠纷。其中,最奇葩的是, *ST景谷(600265)拖欠西藏
信托贷款9000万元3年多,贷款陷入展期再展期的偿还难题,西藏
信托不得不提出放弃近3000万元利息要回本金要求,*ST景谷居然立马就归还了本金。
业内人士表示,在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
上市公司也逐渐分出优劣,“金身”逐渐被打破,
信托公司在发放贷款时也需要仔细甄别,尤其对待产能过剩行业的
上市公司,需要及时跟踪采取预警措施,方能防范
信托计划违约
风险。
对手奇葩西藏
信托借款9000万亏了3000万
8月20日,*ST景谷披露,公司与西藏
信托达成
债务减免协议,公司偿还拖欠已久的西藏
信托的贷款本金9000万元,西藏
信托豁免3年贷款利息及违约金。
因此,*ST景谷得以将此前累计计提的2960万元借款利息将冲回,计入营业外收入。
果然,这年代,借钱的是大爷!
![这意味着,*ST景谷无偿占用了西藏<a]()
信托9000万元3年,西藏
信托使出浑身解数与之达成协议,勉强保住了本金,代价却是亏损近3000万元利息。 src="http://i4.hexunimg.cn/2016-08-23/185667704.jpg"> 这意味着,*ST景谷无偿占用了西藏
信托9000万元3年,西藏
信托使出浑身解数与之达成协议,勉强保住了本金,代价却是亏损近3000万元利息。
据了解,2013年6月14日,西藏
信托设立“西藏
信托—景谷2期
信托贷款集合资金
信托计划”,向*ST景谷发放贷款,贷款金额1.4亿元,贷款期限1年,贷款年
利率不超过11%,并以江城县、宁洱县以及景谷县合计12.31万亩林木地资产作为抵押。
然而,到了2014年6月14日,上述贷款*ST景谷仅偿还了4000万元,剩余1亿元没偿还,与西藏
信托商量之后,贷款展期至2014年12月30日。
眼看到了2014年12月30日,*ST景谷还是未能偿还贷款本金余额1亿元及利息,于是继续将贷款展期至2015年12月31日,贷款
利率14%。
寒来暑往,又到了约定的还款期限2015年12月31日,*ST景谷并未还清西藏
信托贷款,期间只还了1000万元。
今年3月26日,*ST景谷董事会表示,把2015年12月31日到期拖欠西藏
信托9000万元贷款,再次展期至2016年12月31日。
而作为借款方的西藏
信托显然着急了,情急之下,“只要*ST景谷能够保证偿还本金,我愿意豁免你3年的贷款利息!”成为西藏
信托的选择。
在此等条件下,8月20日,*ST景谷表示,与西藏
信托达成了减免
债务的协议,假如*ST景谷能在15个工作日内向西藏
信托偿还全部贷款本金9000万元,西藏
信托就豁免应付未付的全部贷款及违约金合计2960万元。
*ST景谷宣称,已经在8月19日还清了西藏
信托9000万元贷款,协议履行后,此前计提了借款利息2960万元全部冲回,转为营业外收入。
显然,*ST景谷无偿占用了西藏
信托9000万元资金3年,最后还获得一笔转回的“意外之财”,这也是奇葩,而西藏
信托无疑是输家,蒙受了3年的利息损失2960万元。
“*ST景谷的这种行为,虽然双方达成的是减免
债务的协议,其实也有逃废
债务的嫌疑,对
上市公司本身声誉和诚信是一个打击,存续的
金融机构恐怕很难愿意再与它合作。”一位
信托' 公司研究员表示。
压力不小平安追讨3.24亿贷款
无独有偶,西藏
信托陷入与
上市公司漫长追款困境的案例并非孤例,日前,因相关
上市公司贷款逾期不归还,平安
信托不得不走诉讼渠道要回贷款和利息,且成为近期三家
信托与
上市公司纠纷' 中金额标的最大的贷款诉讼。
8月12日,*ST云维(600725)' 公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平安
信托对*ST云维及其实际控制人云南煤化、其控股股东云维集团、其控股子公司大为制焦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案件涉及资金达到3.24亿元。
回溯案情,2015年1月9日,平安
信托与*ST云维签订《
信托贷款合同》,约定由平安
信托向*ST云维发放
信托贷款人民币3亿元,用于补充*ST云维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年。
贷款到期后,*ST云维无力还款,双方签订
信托贷款合同补充协议,将贷款期限展期6个月,贷款期限至今年7月11日止,贷款
利率在展期期间为12%/年。
平安
信托表示,自签订
信托贷款合同补充协议至今,*ST云维未支付合同项下的贷款的2016年利息。
因此,平安
信托认为,该笔贷款按期收回已经无法实现,根据合同约定相继在6月、7月和8月向*ST云维、云南煤化和云维集团等送达了《贷款提前到期通知》,但是*ST云维至起诉日仍然未还款。
平安
信托表示,鉴于*ST云维经营和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不断陷入诉讼危机,已明显违约,无法正常收回贷款本息,于是决定通过诉讼清收债权。
平安
信托则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案为平安
信托履行受托人职责进行的普通诉讼。”
有业界观察人士认为,平安
信托在此次纠纷中胜诉并无悬念,但即便胜诉,能否将3.24亿元全额收回仍存在一定悬念。“*ST云维所涉
债务庞杂,各债权方关系也十分微妙,能否取得直接受偿权有待进一步考究。”
诉讼难缠过程费时费力钱难要
光大兴陇
信托也陷入与
上市公司追款的漫长诉讼中。
8月10日,*ST皇台(000995)披露,2013年11月,*ST皇台向光大兴陇
信托借款3034万元,用于公司包装物和原料采购,借款期限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11月11日,该笔借款最终双方陷入纠纷。
6月10日,光大兴陇
信托将*ST皇台起诉至兰州市中级法院,请求判令*ST皇台向光大兴陇
信托支付借款3034万元及利息500.7万元,可能期间双方有所协调,起诉时,光大兴陇
信托将支付借款本金和利息变更为合计1723万元。8月9日,法院判决光大兴陇
信托胜诉。
在
上市公司与
信托公司陷入
债务纠纷后,平安
信托与光大兴陇
信托均采取了通过诉讼手段追回贷款和利息的做法,而西藏
信托则选择了放弃利息保全本金做法。
有
投资者表示,既然西藏
信托此前已经采取过强制执行公证的措施,且有合计12.31万亩林木地资产做抵押,为了挽回损失为何不到人民法院起诉呢?
记者就此事询问西藏
信托,西藏
信托表示不方便置评。
有接近西藏
信托人士表示,西藏
信托最终选择宁可不要利息也要把本金拿回来的做法实属无奈,因为对走诉讼渠道拿回本金和利息的做法预期并不乐观,且时间漫长。
上述人士所言非虚,同样作为*ST景谷放款方的' 农业
银行(' 601288,' 股吧)景谷支行,因*ST景谷未能及时归还借款9800万元及利息,早在2014年8月就起诉*ST景谷索赔,云南普洱中级法院判决*ST景谷赔偿本金利息及相应律师费用。
然而,判决生效过去两年,*ST景谷仍然未能归还农业
银行景谷支行相应欠款和利息。
实际上,从事林业的*ST景谷近年来经营陷入困境,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分配
利润-4.14亿元,净资产-7074万元,
货币资金1067万元,逾期借款1.11亿元,逾期利息8104万元。
“
信托公司通过诉讼渠道追讨贷款,过程会比较漫长,费时费力,能否最终兑付本金和利息,还要取决于最终判决结果以及抵押物是否充足等因素。”华融
信托研究员袁吉伟称。
袁吉伟还表示,这也说明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
上市公司优劣之分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上述ST公司,经营' 业绩已经显著恶化了,因此,
信托公司贷款给
上市公司的时候也需要仔细甄别。
“至少现阶段不能再贷款给煤炭等产能过剩的小规模公司,即使贷款给
上市公司后,由于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
信托机构应该及时关注其' 季报和' 研究报告等,及时采取预警措施,不能因为是
上市公司身份而放松警惕。”袁吉伟称。
(责任编辑:陈晓伟 HF093)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细说
上市公司
信托贷款违约三宗案 平安、西藏、光大
信托都中招了...》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
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