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工信部消息,10月24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召开会议,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专家论证。专家组组长' target='_blank' >干勇院士主持会议,' target='_blank' >李培根院士、柳百成院士、谭建荣院士等有关专家参加论证会。怀进鹏副部长参加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上,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代表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介绍了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与会专家从创新中心的现有基础、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方式、运行机制与考核方式、风险与控制、建设周期及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良好,建设目标及任务明确,建设资金基本落实,建设方案合理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论证。
怀副部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重点解决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的缺失环节,形成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撑,为行业发展提供竞争能力。他要求,在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关心创新中心的溢出效应,关心知识产权的收益、风险和利益共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要继续探索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为其他领域建设创新中心提供示范和借鉴。
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根据数字3D图像或模型,一层一层地打印出实物,1986年由' 美国最早提出,已经出现二十多年了。传统的加工制造是在原材料基础上,使用切削、磨削、腐蚀、熔融等办法,不断把没用的削掉,进而得到零部件,这叫“减法”;3D打印无须原胚和模具,它把材料一层一层摞上去,生产产品的机器就像打印机一样,用叠加、层叠的办法形成产品,这叫作“加法”。
分析认为,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是我国步入' 工业4.0阶段的必经之路,而3D打印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标志性技术之一,在“中国智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政府对相对较短的两年时间段做了3D打印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更显示了政策规划注重实效的意图,因此3D行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将迎来长足发展。
麦肯锡报告预测,3D打印在2025年的市场规模约为222亿美元至5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正处于从无到有的扩张阶段,得益于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政府的大力支持、3D打印概念的快速推广、资本市场的追逐热捧,中国3D打印市场在未来五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 光大证券(' 601788,' 股吧)认为,未来3D打印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全球3D打印销售总收入将突破100亿美元,2020年总收入将达到2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当前3D打印技术、材料均已步入成熟,随着行业并购的持续和更完美产品的诞生,相比减材制造的优势会更加显著,年均30%的收入增速完全能够做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行业应用成本的下降,演绎着未来世界无限可能的3D打印或将爆发性增长,将点燃市场对3D概念股热情。
据了解,目前A股市场上的3D概念股有:' 金运激光(' 300220,' 股吧)、' 大族激光(' 002008,' 股吧)、' 银邦股份(' 300337,' 股吧)、' 南风股份(' 300004,' 股吧)、' 中航重机(' 600765,' 股吧)、' 华工科技(' 000988,' 股吧)、' 机器人(' 300024,' 股吧)、' 光韵达(' 300227,' 股吧)和' 博实股份(' 002698,' 股吧)等。
' 兴业证券(' 601377,' 股吧)建议,需求角度关注中航重机、南风股份等;产业链环节来关注银邦股份、' 银禧科技(' 300221,' 股吧)、机器人、光韵达、金运激光。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国家3D打印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 9只概念股站上风口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