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茵
戴康
赵扬
■ 财经圆桌
沪市中字头等蓝筹权重股企稳,让市场恢复强势。机构认为,虽然险资举牌暂停,但场外资金仍旧虎视眈眈,加上政策红利仍有部分待兑现,12月市场或给投资者带来惊喜。
12月市场有看头
中国证券报:险资举牌从去年万科开始,到今年仍是市场推动力,当前蓝筹股发力上攻与去年底相比有何不同?
戴康:险资举牌成为A股市场热点,我们认为今年市场与去年相比有两个较大的不同:一是率先提出的“慢牛”没有成为一致预期,当前投资者分歧依然很大,无论是市场方向、市场风格还是市场结构,且市场风险偏好水平并不如去年年底高;二是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发生了变化。去年四季度市场上行主要由风险偏好驱动,而当前A股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盈利能力的可持续修复,仍存巨大分歧,大类资产轮动仅是表象,全球再通胀预期带来的盈利改善才是资产轮动的根本驱动力。
赵扬:证监会主席痛批强盗式险资收购,12月5日险资举牌概念股遭遇重挫,直接导致沪深300收跌1.69%。但在低利率环境下,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主的另类投资有利于缓解险资期限错配的风险,稳定长期投资收益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 保险资金还会继续在资本市场上加大配置。不过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投资者切莫短视相待,应该客观理性对待。
王明利:这些现象都是在资本过剩时代发生的,可以看到资产配置主要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一、加杠杆。这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的幅度,也加快了资金在不同大类资产之间转换的速度。这些特征从去年股市和今年' 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在房地产市场,首付贷也属于加杠杆的一种形式。二、风险偏好被动提升。三、向长久期倾斜。为了使得收益与既定的高风险相匹配,投资者不得不选择较长久期的资产。投资股权,从理论上来将,久期是无限大的,即便如此,也成为资金配置的较好的选择对象。这一点从今年股市的市场风格上可窥一斑,今年整体上蓝筹股走势较强,而按照一般经验来看,投资蓝筹股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吸引力在于作为股东分红。如果投资者当初的决策是基于此,那么就是无意识地提高了资产配置的久期。四、国际化配置。
会否回归净减持
中国证券报:年末到明年一季度市场减持压力不小,怎么看当前的资金面供需对于市场的影响?
赵扬:过往三次12月A股暴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情绪面的提振;三是资金博弈。有效市场理论的信徒,是不应该相信所谓日历效应的。但当某一现象经常出现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基本面的解释时,就应当引起操作层面的重视,比如容易暴涨的12月。我们观察从2006年到2015年这10年上证综指的月度表现,12月份60%的上涨概率并不出众,2.6%的涨幅中值也只是位居中游,但6.2%的平均涨幅却高居榜首。
戴康:资金紧平衡为短期现象而非钱荒,上周资金紧平衡对A股造成扰动。一方面,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锁短放长,通过抬高资金成本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人民币近期在强势美元下加速贬值,基础货币下行压力增加。央行在经济需求端走强情况下,金融去杠杆为目前主要政策目标,虽然同为资金面逐渐紧张的时间段,但此次资金面紧与2013年中仍有不同,当时主要是通过管控高收益率的非标规模增长而导致资金面偏紧,而目前企业盈利恢复仍然处于前期阶段,且通胀水平及总需求水平并未出现明显回升。因此,我们判断维持低利率水平、降低融资成本仍为趋势,资金紧平衡局面仅为短期现象。
王明利:对于' 股票 的需求,我们认为2017年将会进入存量博弈下的均衡维持阶段。而2017年A股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新增结构性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再次流入的资金。随着地产调控政策加码,居民资产配置将再次重构,当股市活跃时可能再次流入形成成交量;二是长线资金,包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如流入预计将带来1000亿元左右资金流入,据观察多次' 上证指数2800点附近,护盘资金表现活跃,我们认为这也是长线资金对底部的一种认同;三是海外资金。随着MSCI脚步临近,如A股成功纳入其指数,初始阶段约有200亿美元流入。随着市场开放程度加深,根据MSCI曾编制的中国指数,参考' 新兴市场中其他国家市场表现,根据A股市值占比,预计完全纳入后,将带来共计1500至2200亿美元的配置资金。虽然沪深港通开通后资金南下意愿增强,存在约1000亿元左右的净流出潜在性,但加之QFII、RQFII和' 港股通开通后吸引的资金流入,中长期内仍将为市场引入千亿级美元的增量资金。总体看,2017年资金供需压力不大。市场供给增加的冲击可控,需求端改善空间充沛。而股票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涨将产生更多的有效需求。
蓝筹仍有吸引力
中国证券报:年底蓝筹股的良好表现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长与蓝筹的切换还会发生吗?当前投资布局的重点在哪里?
赵扬:对于市场整体,我们维持中期策略乐观的观点,估值合理区间下的' 业绩回升是主要逻辑。风险方面,主要是解禁' target='_blank' >高峰和联储' 加息,特别是12月中下旬解禁股纷至沓来,资金面容易出现东边冷西边热的极端分化。同时,考虑到市场对业绩回升已经反应得相对充分,同时无风险收益率稳中有升,目前尚不具备趋势性' 行情的条件,不宜过度乐观。中期配置上,考虑到险资的风险偏好,建议增加对大消费、大金融等蓝筹板块的配置权重。主题方面,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到来,建议关注环保、京津冀、债转股、' 国企改革、健康中国、军民融合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戴康:A股继续推荐“黑基金组合”+“新动能补短板”主题。当前部分投资者依然将周期股的行情视作博弈性机会,忽视了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性的盈利修复周期,全球经济也正在出现积极的变化。维持“盈利牵牛、慢牛延续”的观点。继续看好“黑基金”组合,上游有色煤炭+中游基建+金融。
王明利:今年,市场风格总体上偏向周期股、蓝筹股,以往集中于中小创板块的' 新兴产业中的成长股表现较差。这是市场风格转换的一个具体体现,也与市场主流预期产生较大的偏差。关于明年的市场风格,我们认为要从资金净流动、政策导向、业绩变化和投资者结构等角度综合考虑。从政策导向来看,供给侧改革会继续推进,传统的周期性行业受益范围有望扩大。对货币投放方式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做到防通缩和抑泡沫的兼顾,通过财政扩张的方式来实现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机构的话语权增强,周期股、蓝筹股继续走强的基础是存在的。资金的净流入,一方面会带动股市整体上涨,另一方面对缓解高估值成长股的调整压力有利,有望缩短高估值板块的调整时间,进而参与板块轮动,形成风格切换。同时,明年国际政治经济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避险与进攻的' 投资策略频繁切换,也会给商品市场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
王明利
主持人:本报记者 朱茵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盈利牵牛” 蓝筹仍有吸引力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