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岁末,' 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过万的同时,通过IPO转战主板' 创业板也成为一道“风景线”,其间的估值落差是众多新三板企业尝试IPO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早在今年初,投行圈内就流传着一则关于新三板公司申报IPO需清理三类股东的消息。而近期,在IPO排队顺位中靠前,且存在三类股东的新三板公司——海容冷链,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海容冷链的IPO审核排号是比较靠前的,而且这家公司的股东中就有三类股东。我们公司明年也会走IPO这条路,正在密切关注这件事,如果海容冷链的IPO审核通过的话,那么就给我们这些准备IPO、并存在三类股东的新三板公司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某' 券商年终策略会的新三板专场上,一家已进入IPO辅导阶段的新三板公司董事长吐露了上述想法。
记者发现,在海容冷链的预披露材料中,有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说明:“综上,公司在申请挂牌时,股东人数并未超过200人,挂牌后经全国股转公司同意,公司' 股票 由协议转让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后,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增加,导致股东人数不断增加直至超过200人,挂牌后新增股东均为新三板市场的合格投资者。”同时,海容冷链今年半
而所谓三类股东即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 信托计划。此前有传言称,按照监管要求,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持有拟上市
就此,新三板投行圈某资深人士曾在朋友圈中撰文解释:“在目前的实践中,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投资范围,能够投资新三板挂牌公司,并且实际已经投资的金融产品主要有私募基金(契约型和合伙型均有)、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均有)、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信托计划。”
可以说,三类股东的问题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极为普遍。“一般企业申报IPO根本不会有这个问题。只有进行增发和交易的新三板公司,特别是做市股,很容易因为这个问题‘中枪’。目前绝大多数的新三板拟IPO企业中都存在着三类股东。”上述保荐人指出。
记者多方求证并查阅资料发现,尽管投行圈内对三类股东问题讨论颇多,但监管层却尚无正式的规则、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规范和解释。
对于为何三类股东可能成为IPO的障碍,某知名私募新三板负责人认为有几个原因:“说法之一是,为了避免上市过程中有利益输送,比如自然人A可能从企业IPO中不当得益,而如果A通过三类股东去投资企业,就会有信息披露不全的问题。说法之二是,有些三类股东的存续期限是比较短的,那么可能在企业IPO的排队过程中(或持股锁定期内),投资者就要撤资。”
拟IPO企业是否要清理三类股东,答案可能很快将揭晓。前不久,在2017年度' 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新三板' 投资策略会上,全国股转公司监事长' target='_blank' >邓映翎就该问题正式发声,称关于三类股东的问题正在和证监会沟通,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就要解决三类股东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
不过,对于最后的解决方案,市场仍是众说纷纭。
“监管层的责任,可能是要协调方案并搭建协调平台,各家公司再按照这个原则去协调,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其协调成本、组织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东北证券(' 000686,' 股吧)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不同企业的情况要不同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含有这三类股东的新三板企业能否能通过IPO审核,除了其本身的资质、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外,还要看每家企业的三类股东的具体情况。私募基金退出是比较简单的,其成本主要在溢价上面,但是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的退出还要看其他的原因,每家企业的三类股东的分布、比重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不能通过某一家公司IPO能否过会,来简单判断其他公司的情况。”
尽管目前官方暂未对三类股东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但是有消息称,证监会已就该问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待听取各方意见后给出解决方案。对此,市场有部分乐观人士称,相关政策其实已经制定好了,只是在等合适的时间发布。
某资深投行人士认为:“本来这个问题就不是什么根本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之前没有解决,是因为全国股转公司是没有权力解决的,只有证监会或拥有更高权限的部门才能做。现在,证监会已有实质性的动作,我觉得解决的进度可能会比之前的预期快。”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三类股东”悬疑待解 新三板拟IPO公司翘首企盼》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