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皮杂谈,一家之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信息多维度披露
最近辉山乳业是' 港股市场上的一大焦点,A股市场上' 中国平安也受了它的牵累。3月24号,在午盘最后半小时,辉山乳业的股价从2.5港币一口气暴挫到0.25港元,半个小时中间,市值蒸发了300亿。
辉山乳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但是下午一开盘之后,平安受这个影响也下挫了2%,因为当时就有一个谣言在市场里面流传,就是说中国平安是辉山乳业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平安的官方很快就发出一份声明,公开澄清中国平安下边的'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跟很多家银行机构一样,与辉山乳业有股权质押关系,大概有34亿股的辉山乳业。从现在这个估值上来看,风险应该不是特别大。
澄清' 公告公布之后,中国平安也好,平安银行也好,我们发现就相对平稳了。那么从这次信息披露呢,水皮也想到前不久,在平安上市公司所说的,以后除常规的信息披露外,还会增加更多的信息披露制度,比如客均规模、客均合同、客均利润等,让投资者可以更好更直观地了解平安的价值和' 业绩。
业绩出色
说起平安这家公司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一般人都会把它当做' 保险公司的一个板块。但是跟国内其他的A股公司比,你比如说' 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比呢,在市盈率的差距就特别大。中国人寿的市盈率是37倍,新华人寿的市盈率是27倍,你知道中国平安的市盈率才多少?10倍。我告诉你,10倍、10倍、10倍,重要的话说三遍。
不光是市盈率上低,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这三个' 股票 中间,它是A股跟H股唯一倒挂的一个公司,倒挂比例是多少呢?5%。也就是说,H股的价位要比A股还要高。中国人寿跟新华人寿当然不一样了,它们是A股要比H股高得多。一个高出30%多,一个高出20%。
所以很多人都奇怪,中国平安估值怎么会这么低呢?是不是业绩不好呢?但是说到业绩的话,其实还是让人大跌眼镜的。
报告显示呢,2016年中国平安营收达到7744亿,同比增长1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是62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 我们从这张图上也可以看到,它的业绩增长每年保持了15%的增速,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股价为何不涨?
平安的业绩这么好,股价的走势却是不温不火的。
当然不光是一般的吃瓜群众不明白平安的股价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其实连它们的高管也很困惑。' target='_blank' >马明哲也好,' target='_blank' >任汇川也好,他们都在不止一个场合表达过自己对股价的困惑,都觉得低估了。
一个呢,它是综合金融股。或许中国平安是引以为自豪的,但是在投资者或者一般的投行眼中呢,综合意味着估值不好确定。
折价的第二个原因呢,就是所谓的所有制折价。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的金融企业呢,一般都是央企控股。但是中国平安不太一样,中国平安是个民营控股的机构,所以在维稳的时候,有关方面投入的力量它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中国平安这' 个股价的关照,可能就没有其它央企这么充分。
当然所有制折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平安的机制会比较活,它的业绩增长活力比较强。那么另外一方面呢,因为受机构资金关注度相对来讲不高,所以低估的股价对于它抗风险能力来讲,也是有好处的。你就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金三胖” 就表现轮流下蹲的格局。“银行蹲银行蹲,蹲完之后就是' 券商蹲,券商蹲券商蹲,券商蹲完之后保险蹲。”你们各位去看看三大板块的K线图,基本上处于一个破位下行的位置。但是,中国平安呢,中国平安是相对稳定的。
那么另外一个因素呢,就是白马股的一个折价,白马股的特征就是业绩稳定,分红也比较稳定。以平安为例,今年一共分了两次红,同比增幅是41.5%,分红比例比成长性更高。所大家对中国平安的认识呢,它就是一个大白马股,增长是正常的,不增长是不正常的。 一个平安,承受了三重折价,你说这个中国平安的估值能高到哪去。当然,股价的短线波动我们往往无法判断,但公司长期的价值最终还是会反映到股价上。正所谓: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带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股价被严重低估,难道抄底的机会来了?》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