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证监会刚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下称“减持新规”),出台“减持新规”很有必要性。
2014-2016年是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 target='_blank' >高峰期,年均定增融资规模达1.2万亿元,是往年的三到四倍。考虑到定增针对配售机构的锁定期是一年、针对大股东的锁定期是三年,因此未来两年将迎来巨额的定增解禁,如果对这些解禁减持不加限制,确实可能使股市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失衡?考虑到定增解禁的第一个高峰期就在2017年三季度,因此,在当前时点出台减持新规是有必要的。
我们分析了A股“' 大小非”净减持规模和' 大盘指数的关系之后发现,往往在大盘指数表现较强的时候减持规模才会比较大,而在市场疲弱的时候股市减持规模并不大,2017年尤为如此。今年以来的月度净减持金额只有不到50亿元,而在2016年这几乎是每周的净“减持规模”。这说明近期的市场疲弱和“大小非”减持的关系并不大,主因还是在于金融监管加强对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形成了“双重打击”。不过,在市场情绪低迷的时候,限制“大小非”减持表明了监管层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态度,在短期内还是能产生正面影响;就流动性来看,投资者普遍对6月市场趋势比较悲观,就是因为担心季末遭遇理财产品集中到期和MPA考核,会导致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不过央行相关人士在5月25日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座谈会上已表态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和启动28天逆回购,以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这预示着6月份的流动性环境可能好于市场的悲观预期。综上来看,6月份的A股市场表现可能没有投资者之前想的那么差。
“减持新规”无法改变中期的盈利趋势和利率趋势,因此并不会扭转市场中期“慢熊”的格局。情绪和博弈可能会影响股市的短期波动,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受盈利、利率、风险偏好这三方面的共同影响——更形象地说:这对应着“天时”(盈利)、“地利”(利率)、“人和”(风险偏好)。而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至少占两个因素的时候,A股市场才具备牛市的环境。但是展望未来一到两年,首先A股盈利增速的高点应该就在2017年一季度,接下来很可能进入连续两年的盈利下行周期;其次,在“金融去杠杆”没有完成之前,国内或将处于漫长的利率上行周期之中。这样来看,“天时”和“地利”的条件已不具备,仅仅依靠“减持新规”等因素对短期情绪的修复是无法扭转A股市场中期“慢熊”格局的。
那么,减持新规是否会带来“风格转换”?
减持压力缓解可能会使小盘股获得一个极短期的股价修复,但“减持新规”叠加“再融资新政”已使小盘股的“外延成长性”丧失,中期来看,小盘股已不能再和“成长股”画上等号。
“成长投资”是市场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应该去买市场上最有成长性的' 股票 。只是现在有些投资者已把“成长股”等同于是中小创的小盘股,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其实小盘股并不是天然具有成长性,而是因为过去几年通过大量的兼并收购获得了极强的“外延成长性”。但是2017年以来,先是出台“再融资新政”,从“入口”上堵截了外延收购的资金来源;再是出台“减持新规”,从“出口”上限制了资金退出的渠道,这可能会使小盘股的大股东对外延收购的兴趣下降,从而使其丧失“外延成长性”,因此,已不能再把小盘股和“成长股”画上等号。
虽然小盘股减持压力的缓解使得市场上再次出现了“风格转换”的呼声,但这种“风格转换”可能只是小盘股一个极短期的股价修复;中期来看,由于小盘股“外延成长性”的丧失,即使限制了“大小非”的减持流出,也很难获得偏好成长的增量资金流入,因此小盘股很难有持续的风格优势。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和讯网今天刊登了《6月没想象的那么差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东北证券付立春:挂牌企业转板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证券法》二读范畴扩容想象:伸向资管产品 补充功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