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大辩论隔空激辩,正方反方辩手不请自到,热闹纷繁的表象背后,存在明显的利益驱动。真理越辩越明,而检验真理的标准惟有实践。凡是与市场实践相背的,必有其理论逻辑上的荒谬之处,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个梳理。
论点逻辑混乱源' target='_blank' >于利令智昏
正方大军是一些经济学家和专家,这些人自作聪明玩弄偷换概念的伎俩。这一次绝大多数人的诉求是要求减缓IPO节奏,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普遍要求暂停IPO的地步。证监会上上周将IPO批文减少到4家,这本来是市场化调节IPO节奏的正常之举,但到了他们口里,却变成了暂停IPO,大加鞭挞,有人痛批暂停IPO就是吸鸦片上瘾。他们知道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批评市场化调节IPO节奏,便把减缓IPO篡改成暂停IPO,煞有介事地大批特批暂停IPO。
还有一个社科院专家的说法也是逻辑混乱,他一方面说IPO毫无疑问影响到了股价,另一方面却又说发多少' 股票 与股价没有任何关系。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那IPO又是怎样影响股价的?既然发多少股票 与股价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不一个月发200家' 新股呢?这样三个月不就可以化解IPO堰塞湖了?所有人都知道IPO的速度至关重要,必须根据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灵活调节新股发行数量。这些经济学家和专家之所以会说出很多逻辑混乱的昏话,利令智昏是一个重要原因。
IPO与股价是直接负相关关系
灵活调节IPO节奏,不仅符合市场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历次重启IPO,证监会都明确表态将会根据二级市场实际承受能力把握新股发行数量和节奏。这表明证监会历来承认二级市场是会受到IPO节奏和数量的影响的。早期A股市场IPO实行额度制,1995年为抑制过度投机,在二季度下达55亿元新股发行额度,结果' 上证指数从926点一路下跌到512点。1997年5月19日如法炮制,新股发行额度猛增到300亿元,紧接着又宣布禁止三类企业入市,市场再次应声暴跌。这就是典型的从调节供求关系入手调控股市。实践充分证明,IPO与股价之间具有直接的负相关关系,IPO还是给股市降温的工具。
上交所前任总经理蔚文渊在任时一直主张要大力发行新股做大市场规模,但是他在实际操作时非常注重循序渐进。1993年8月' 上海石化(' 600688,' 股吧)IPO发行2.5亿股A股,在当时被视为庞然大物,投资者忧心忡忡。蔚文渊想出了一个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新股按比例上市流通的办法,首批上市流通30%,仅有7500万股流通盘,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自然减小了很多。上海石化的流通盘现在来看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在当年那可是吓人的巨无霸,如果不管不顾一上了之,那对当年的市场就是一场灾难。当年靠分批上市的办法' target='_blank' >才让投资者逐步适应了超级' 大盘股的上市。
A股市场就是在新股扩容、市场下跌、减缓以至于暂停IPO、市场修复上涨、新股再扩容的循环往复中波浪前进的。当年国有股直接上市流通也遭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强烈反对,当时也有人主' target='_blank' >张强推,但最终在市场压力面前开弓射了回头箭,让市场度过了危机。敬畏市场,尊重投资者,才能使A股市场走到今天。
现在投资者强烈要求减缓IPO节奏,确实是抓到了A股问题的牛鼻子,因为这几乎是A股市场所有问题的源头。本来股改以后A股就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但实际上股权分置问题没完没了,问题就出在IPO和增发新股上,新股发的越多,这个问题就越严重,而上市公司的造假丑闻,百分之百是从IPO就开始的。根据二级市场实际状况灵活调节IPO节奏,本来就是证监会的庄严承诺,因此在市场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减缓IPO节奏是完全合理的。人为制造出一个“惯例”,以“常态化”为由拒绝减缓IPO节奏,既违背原先的承诺,又违反市场规律,而且与市场化精神格格不入。
显而易见,反方的观点和诉求既合理,又符合理论逻辑;正方的观点既不符合理论逻辑,又与市场实践相背,非常有害。记得2015年股灾时,几乎也是同样这批人,公开跳出来反对救市,奢谈自由市场原则,主张放任股灾蔓延恶化。这些人只会纸上谈兵,不懂股市还要装懂,误己又害人。
(此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红刊立场。)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和讯网今天刊登了《IPO大辩论中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检验 专家请别利令智昏》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