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上海9月18日电 题:新规直面“无股不押” 股民需防“踩雷”
新华社记者 潘清
最近几个月,A股市场多只' 个股出现股价大幅下挫甚至“闪崩”,导致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银河生物就是其中之一。7月16日下午开市不久,银河生物股价突然“闪崩”,之后迅速跌停至收盘,当时股价11.96元/股,略高于两笔质押的平仓线。7月17日,银河生物一字跌停,股价跌至10.76元/股,击穿了平仓线。
个股“闪崩”的背后,是A股令人担忧的“无股不押”现状。
沪深证券交易所近期拟调整' 股票 质押式回购业务规则,业界指此举或不会给市场整体带来大的影响,但投资者仍需冷静观察,提防“踩雷”。
所谓股票 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 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根据中国结算的' 数据,2014年至2016年,A股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分别达到2554只、2792只、3008只,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截至今年9月11日,两市涉及股权质押的个股数量高达3305只,占比达98.5%。以9月11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 质押市值达6.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例约为一成。
另据机构统计数据,A股单只股票 质押比例超过50%的有122只,超过60%的有43只,超过70%的有8只。
伴随今年4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的频繁波动,“无股不押”暗藏的风险已经开始逐步暴露。
' 洲际油气(' 600759,' 股吧)7月25日发布' 公告,控股股东广西正和质押给' 长江证券(' 000783,' 股吧)的8680万股公司股票 因触及平仓线,被资金提供方'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强制平仓,质押股票 将在六个月内被减持。这也成为年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因股权质押爆仓而被强平的首例。
除此以外,欢瑞世纪、' 科林环保(' 002499,' 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敲响控股股东质押股票 触及平仓线的“警钟”。' 九鼎新材(' 002201,' 股吧)、' 誉衡药业(' 002437,' 股吧)、' 双塔食品(' 002481,' 股吧)、' 尔康制药(' 300267,' 股吧)等数百家公司先后发布补充质押公告。
针对“无股不押”的风险,9月8日,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股票 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
此次规则调整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融入方不得是金融机构或其发行的产品,融入资金应当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并专户管理;明确股票 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 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 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呼之欲出的“最' target='_blank' >严新规”,直指沪深股市令人担忧的“无股不押”现状。
待在这一背景下,即将出台的新规会对' 大盘及相关个股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规避其中风险,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新规将使单只股票 质押集中度受限,降低' 券商股票 质押规模和质押平仓风险。同时,防范部分股东质押式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上海尊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仇彦英分析认为,虽然A股市场上质押股票 比例较高,但整体质押利率低于监管所划定的上限,加上采用新老划断方式,因此或不会给市场整体带来大的影响,投资者也不必以“利空”来看待新规。
“换个角度来看,新规恰恰意味着监管已经关注到股票 质押可能存在的隐患,并通过对规则的调整避免类似高杠杆引发的风险。”仇彦英说,“最严新规”约束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实控人,但最终会通过控制风险令市场各方受益。对于在市场中处于弱势的中小机构和散户而言,也意味着制度性保护的强化。
多位市场人士建议,面对“无股不押”的现状,投资者应立足上市公司本身质地冷静观察,规避那些生产经营或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问题的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提防“踩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在提速' 新股发行直至IPO常态化的同时,监管部门相继出手对重大资产重组、定增和减持等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仇彦英分析认为,交易所联手中国结算对股票 质押式回购业务规则进行调整,将与此前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形成叠加,增加大股东套现和再融资的难度,迫使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于依靠做大做强主营业务获得估值溢价。
(责任编辑:娄在霞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新规直面“无股不押” 股民需防“踩雷”》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