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金融观察·2017年11月·国内篇
课题组成员: 王小娥、杨荇、朱妮、刘新、王晓娆
2017年10月,我国经济' 数据出现回落,但长期仍维持乐观。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房地产、基建投资拖累明显,消费需求疲软,贸易数据回落。金融方面,居民存款下滑及金融“去杠杆”推进,M2增速再创新低;居民贷款增速下滑,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持续升高;社融环比缩水,表外融资规模缩减;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资金外流总体可控。11 月 18 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该方案公布和施行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促使形成社保基金、资本市场、国有企业多赢的局面。
1.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回落
2017年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比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增长出现分化,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10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供暖季将至,环保力度加大使得工业限产以及投资和出口回落导致其对工业拉动作用减弱。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主要受自房地产和基建拖累。1月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月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展望未来,固定资产投资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这是因为,一是制造业投资回落,结构优化仍将持续。1月至10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4.1%,较1月至9月份回落0.1 个百分点。10 月当月制造业投资仅增长1.2%,低于9 月的2.2%。其原因主要是供给侧改革、去过剩产能的持续以及环保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限制,未来随着结构优化调整,制造业投资仍将维持弱复苏态势。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但节奏整体可控。1月至10月份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7.8%,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也由9月的1.4%回落至-4.3%。虽然受到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增速持续放缓,但随着租赁房政策的推进,土地供给规模增长,明年房地产投资回落节奏整体可控。三是基建投资增速下滑,全年仍或稳健。1月至10月份基建投资累计增速15.85%,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当月增速大幅下行至11.6%,明显低于9月的15.7%,这主要是由于10月财政支出同比负增长导致基建投资出现下滑。但国家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将为未来基建支出形成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下半年财政支出节奏调整,财政盈余改善也将抑制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滑。
民间投资下滑明显,同比增速为年内最低点。1月至10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为一年以来最低点。工业领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增速比1月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同比下降18.8%,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4.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企业投资意愿依然较低。
2.消费增速呈现回落,主因是汽车、地产相关消费显著下滑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实际增长8.6%),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1月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74亿元,增长7.2%。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主要受到汽车消费放缓、房地产相关消费下滑的影响。
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升级类' 消费增长较快。1月至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5350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782亿元,增长2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0%,与1月至9月份持平;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9.5%、19.6%和32.1%。此外,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成为10 月社会消费零售增速重要推动力。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叠加,'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休闲娱乐消费增长加快。总体来看,随着网上商品零售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及消费结构升级,年内消费需求比较平稳。
3.CPI明显回升,PPI高于预期
10月,CPI明显回升,PPI涨幅超预期。CPI同比上涨1.9%,较上月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食品价格同比跌幅继续收窄至0.4%,环比与上月持平,其中鲜果、鲜菜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7%和0.4%,但鸡蛋、水产、猪肉分别环比回落5.4%、0.6%、0.1%。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1%。
10月PPI同比涨幅6.9% ,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连续上涨3个月维持在0.1%。PPI环比涨幅贡献主要来自上中游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环比分别上涨5.1%和3.2%。未来,由于页岩油技术革命的兴起,油价上升的空间相对有限,短期仍有回落的压力。
当前PPI与CPI走势背离情况有所缓解,未来两者剪刀差或将继续收窄。从PPI基数角度看,2016年四季度PPI同比大幅上涨,且目前PPI生产资料和上游价格增速有逐渐放缓迹象,因此年内PPI同比增幅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而CPI 处于温和上行区间,因此预计CPI和PPI两个价格指数之间剪刀差会逐步收窄。
4.进出口数据双双回落
按美元计价,中国10 月进出口总额3397.86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6.9%,前值8.1%;进口同比增长17.2%,前值18.7%,贸易顺差381.7 亿元,前值285 亿美元,顺差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速下降幅度慢于进口增速下降幅度。
其中,出口回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环保停产限产对企业生产及进出口的影响;10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同比上升1.9%,对出口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基数效应影响导致10月出口增速回落。
分国别和地区看,对' 美国出口增速下滑5.4个百分点至8.3%,但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增速分别为11.4%和5.7%,增速分别较上月上升1.0和5.6个百分点。对金砖国家' 南非、' 巴西出口增速下降,本月出口增速分别为8.8%和29.4%,较上月下降4.5 和6.2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增速小幅下滑,本月增速10.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分贸易方式看,10月加工贸易同比增速下降至2.0%,一般贸易增速也降至13.4%;分产品类型看,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双双回落,同比分别增加7.5%和2.2%。
进口增速一直维持高增长主要是源自于进口价格带动,真实内需进口量增幅有限,10月数据下滑反映出内需疲软。10 月' 大宗商品进口量下滑,铁矿石和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在10月均有所放缓,其中原油进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4.1 个百分点至7.8%,而铁矿石进口量从9月的同比增长10.6%变为同比下滑1.6%。从大宗商品价格看,10月进口铁矿石、原油、成品油和钢材、铜材较上月分别上涨了1.1%、4.2%、5.6%、7.1%和3.4个百分点。未来在内需疲软的情况下,随着工业品价格涨幅收窄,预计进口增速也会逐步回落。
5.租赁政策加速出台,房地产销售疲软
在“因城施策”的房地产及房屋租赁调控政策持续作用下,10月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保持降温态势,一线与二三线城市价格环比略有分化。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1%和持平;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3%,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与上月持平;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上涨0.3%,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力度加大,取得明显成效。自今年2月开始,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滑,从2月末的70555万平方米下降至10月末的60258万平方米,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3%。从商品房销售速度看,去库存或正在减速。1月至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30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增速比1月至9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02990亿元,增长12.6%,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销售面积看,40个大中城市中的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分地区来看,1月至10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仅东北地区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出现同比提速。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5%,增速比1月至9月份回落2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3%,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增长21.4%,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8%,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销售额同比增长27.4%,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3%,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22.8%,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中西部商品房维持两位数增长,表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形势仍然较好,但已在逐步降温。
M2增速再次创历史新低。10月,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65.3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第六个月增速低于10%,创历史新低;我国狭义货币(M1)余额5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回落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3.9个百分点,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居民和企业存款向财政存款转移和金融“去杠杆”成效显现成为M2规模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来看,与上月相比,10月财政存款增加1.05万亿元至5.38万亿元。同时,居民户存款下降 8052 亿元,同比多降 3372 亿元;企业存款新增 126 亿元,同比少增1957 亿元。在金融体系内部,10 月表外融资规模占比与上月相比大幅下滑11.2%,同业存单发行量较上月下滑了8832 亿元,可见金融“去杠杆”效果十分显著。由于年内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预计今年底前 M2 增速仍将在低位徘徊。
2.居民贷款增速下滑,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持续升高
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人民币贷款余额11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632亿元,同比多增119亿元。
从贷款结构看,10月居民贷款当月新增4501亿元,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仅高于2月的3002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环比大幅降低至791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 3710 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181亿元,这可能是由于9月初开始,北京、深圳等多地监管机构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问题进行自查,其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导致居民短期贷款大幅下降,而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销售降温,从而对按揭贷款产生负面影响。对企业部门来讲,10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14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66亿元,创年内最低,但较去年同期仍有较大上升;票据融资减少378亿元;非' 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亿元。
从人民币贷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增量比重持续提高。10月人民币贷款增量为6632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增量为6076亿元,增量占比高达91.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中长期贷款的绝对增量为年内最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即将进入第四季度,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导致的10月份房贷节奏放缓;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央行的引导下,银行开始更加关注地方债务风险从而对地方高风险基建项目的偏好有所下降。
3.社融环比缩水,表外融资规模缩减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22亿元,环比少增779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不及预期,一方面表现为季节性回落,另一方面主要是严监管政策导致的资金供应紧张,利率上升。从构成结构来看,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35亿元, 由委托贷款、' 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构成的“表外融资规模”共增长1074亿元,环比少增2851亿元, 且三项均较上月出现回落。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融资增长1508亿元,环比少增54亿元,仍处在今年的偏高水平,但同比少增684亿元。' 股票 融资增长601亿元,环比小幅增长82亿元,同比少增524亿元。直接融资(企业债券+股票 融资)、间接融资(新增人民币和外币贷款融资)和表外融资(委托+信托+承兑汇票融资)三种融资方式占比分别为63.4%、20.3%、10.2%,与上月相比,分别上升8.8和下滑0.7、11.2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成效开始显现,表外融资正向表内转移,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
4.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资金外流总体可控
10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小幅波动,10月初报6.628,月中升值至6.591,之后持续贬值,10月末报6.627,与月初基本持平,较上月末升值198个基点,升值幅度0.3%。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10月末收报94.9,较上月末升值0.59%。
伴随人民币汇率的逐步企稳,10月外汇储备余额为3.109万亿美元,连续9个月站上3万亿台阶。官方外汇储备(SDR口径)为2.21万亿SDR,环比增加139.82亿SDR,连续3个月上升。外汇占款小幅回升,市场流动性略有改善。10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21.51万亿元人民币,较9月小幅增加20.98亿元人民币,连续23个月下降后回升。
10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额为0.59亿美元,较9月环比上升18亿美元,10月银行代客结汇1289亿美元,售汇1261亿美元,顺差28亿美元,较上月增加了24.75亿美元,连续2个月为正,这与外储数据相互印证,表明资本外流压力进一步缓解。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得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二是中美利差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收缩,资本外流总体可控。
央行于11月17日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我国央行将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更多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因此,未来流动性应不太可能放松,而央行会继续利用SLF、MLF、PLF等货币工具主动调节市场流动性。
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方案对划转国资充实社保资金的范围、对象、比例、承接主体、划转步骤等均作出明确指示,提出先于2017年选择部分央企和省份展开试点,并于2018年尽快完成划转工作。
在此之前,为了开拓社会保证资金的筹资渠道,国务院曾在2001年6月和2009年6月,分别印发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实现由“国有股减持”到“国有股划转”,本次方案出台再到“划转部分国有资本”,体现了我国进一步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力度。
之所以国家稳步推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进程,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其缺口逐步显现。一方面体现在随着我国老龄化开始加速,对基本' 养老保险支出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社会' 保险基金的收入却无法维持同步增长速度。近几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路攀升,到2016年已上升到10.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也高达4.83万亿元,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幅度增长速度低于支出, 2016年末,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仅为4353.59亿元,较上年大幅下滑了2882.83亿元。为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本次《方案》提出了划转对象、划转份额及分红办法、划转机制性质及划转进度等核心要点。
总的来说,《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也会促使形成社保基金、资本市场、国有企业多赢的局面。其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了社保基金的资金渠道,除了个人缴费、财政补贴、企业缴纳、社会捐赠和社保基金战略储备外,能够筹措更多的资金,从而缓解未来养老社保基金的支出压力,通过收益分红的方式增强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其二,划拨国有资本是引入社保基金作为多元化国有企业的股东,调整股权结构的同时社保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 国企改革的深化。
(责任编辑:刘伟 HF113)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经济短期有所波动 市场流动性趋于平衡》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