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瑜 张婧熠 周宏达
A股“拥抱' 新经济”这一方向是确定的,关键在于,为创新型企业上市敞开的口子有多大?即便允许“独角兽”企业通过特殊通道上市,他们的经营能力又能否持续支撑高估值?
近日,一则四行业“独角兽”企业申报IPO走快速通道的消息,引发各方热议。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监管层已就此事做了较久调研,论证可行性,目前更多是在划定范围、确定标准的阶段,“从目前讨论情况来看,不会涉及到修改' 法律的程度”。
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 target='_blank' >姜洋在政协经济组驻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证监会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支持‘新经济’发展。”针对IPO市场化定价和支持四大行业“独角兽”企业上市等问题,姜洋表示,今年将继续深化IPO市场化改革。
对于“独角兽”走IPO绿色通道一事,业内普遍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有利于优质的新兴行业企业留在境内,这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及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市场参与各方对于上述消息的情绪反应则不一,多数科技类企业和资本方满心期待。但是深谙上市规则的' 券商人士更多的是理性考量,“独角兽”企业即便可以走绿色通道,也需要符合现有的IPO审核条件,“真正能够符合条件的也就少数的几家”。
' 创投圈兴奋一夜
2月28日,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发行部近日对相关券商做出指导,将对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4个行业的“独角兽”企业申报IPO符合条件可走“即报即审”通道,且盈利条件可能放宽。
消息一出,最先被点燃的创投机构和创' 新创业企业,虽然尚没有监管层的官方信息,但大家依然难以抑制住登陆资本市场这一“光明前景”带来的兴奋,不少机构及企业负责人也向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信息,希望可以尽快确认这一“好消息”。
多位在亚布力论坛参加会议的机构人士也表达了内心的期待知情。“我希望‘独角兽’企业开通IPO绿色通道这件事是真的,我希望' 互联网的红利、' 新兴产业的红利能够留在中国,能为中国投资人和股民所分享,不要再重复过去BAT之痛,证监会已经着手这方面准备工作。”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 target='_blank' >汪潮涌独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称,“我们投的公司中有10家左右独角兽企业,绝大部分都想在国内上。”
优客工场创始人' target='_blank' >毛大庆也表示,中国大陆有数十家“独角兽”是新产业企业,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VIE架构,“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愿意在国内上市,因为A股估值更高”,若能开通绿色通道对这些企业而言是好事,也有利于将新兴行业的企业留在境内。
3月1日,一位券商投行高管汪博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官方消息,“这个事情应该是真的”。同时,也有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可能在征求券商意见的阶段,还需等待细则出台。”
“这个事情监管层其实已经酝酿挺久了,包括交易所在内都做了各种研究,但从进度上看可能不会那么快落地。”一位沪上的券商高管张立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监管层已经做了较久的调研,主要可能是论证这一事情的可行性。
监管层的近期动态也表现出“拥抱新经济”的意愿。证监会2018年工作会议曾提出,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2月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年)》中提到,将大力推进' 创业板改革,优化多层次市场体系,突出新经济新产业特征,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吸引标杆型创新企业上市。
对于如何界定“独角兽”企业,投资界有条不成文的规则,便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
UCloud联合创始人兼COO华琨表示,从个人理解角度来说,目前云计算行业“独角兽”所具备的条件:一方面要看是否有真正的技术,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背景和占比、产品技术含金量、技术专利的含金量等评判真成长型公司还是伪概念公司;另一方面,云计算公司较为核心的是需要以自研产品为主,能够经常推出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且产品具有用户黏性以及可持续成长性,并为客户带来价值。
对于国内云计算行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华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过早期教育市场,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和接受云计算这一新模式之后,行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打造具有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路线,是很多创新型企业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国家对高新科技企业的重视,对企业发展是利好的,我们也期待能有实实在在的一些便利举措。”华琨表示,目前行业多数企业也在关注,后续监管层对科技类企业上市会否出具相关细则。
毛大庆也表示:“具体哪些‘独角兽’企业有资格,要一个一个看,还要看国家在哪几个领域内给予支持。”
业内期待细则出台
A股“拥抱新经济”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在现有的上市门槛下并非所有的创新型“独角兽”企业都能享受政策红利。“真正能够符合条件的也就少数的几家。”有业内人士指出。
“即便‘独角兽’企业走特殊通道特批,也不可能是每家公司都会特批,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张立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同时透露,现在这项工作可能更多是在划定范围、确定标准的阶段,即到底要选什么样的公司、标准是什么,目前监管层也在做各种调研,与相关企业做讨论,“划范围定名单,再去量体裁衣,明确规则该怎么配合”。
“当有捷径政策传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个捷径好像是为所有人开放,其实不然。”一位资深券商人士认为,从企业角度而言,国内一些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是否真实反映价值,若是,那么可以放心大胆走捷径,成为公众公司,接受市场所有参与者以及时间的检验;从监管层的角度而言,有发审委这一环节的存在,专业的审核便让造假、造神等行为难以蒙混过关。
汪博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实很多新兴行业“独角兽”并不符合现有的发行条件,若要修改的话可能会涉及到《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独角兽”企业要上市还是要符合现有的相关规范。
按照现有的A股上市条件,设置了明确的盈利门槛,在主板和' 中小板上市需要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在创业板上市则需要连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此外,A股上市均是同股同权,“独角兽”同股不同权问题还待解决,且多数企业采用了VIE架构。
“从目前讨论情况来看,不会涉及到修改法律的程度,《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规定也不会对‘独角兽’企业上市造成障碍。”张立称。
据华琨表示,目前多数科技类企业都可能期待细则能够在两个方面有所改善。
一是,大部分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早期发展期会有较大投入,即使经过努力满足了持续2~3年盈利要求,但历史产生的未弥补亏损尚需要时间补平,这方面希望能给予措施支持;二是,发行人自然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但部分公司希望能激励更多的核心骨干,而自然人股东人数的限制对企业设置激励机制存有不便。
不过,在上述资深券商人士看来,在A股这一偏散户型的市场中,一些审核指标仍旧不能放松,否则上市之后存在风险因素,投资者权利将如何保护是一个问题。
在A股为新经济敞开大门的同时,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忧,未来传统企业上市会否难上加难。对此,汪博认为,目前符合条件能有“绿色通道”的“独角兽”企业并不多,其他的企业IPO依旧会正常推进,符合审核标准便能正常上市。
(应采访对象要求,上述汪博、张立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崔智明 HF118)
想了解更多关于《A股拥抱新经济 态度坚定 业界期待细则出台》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