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愉见财经
北京,富凯大厦B座17层会议室,IPO发审会。申请IPO企业及其保荐方共入席4人:公司董事长、懂财务的董秘、2名保荐代表人,其中董事长和董秘作为主答。这4人对面坐着的是证监会7名发审委委员、1位记录员。
对于究竟是哪一组发审委委员来审,只有到上会之前5天,才会公示名单,企业方也才会得知。7名发审委委员将在会议最后表决投票,同意票数达到5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5票为未通过。
发审会共45分钟,发审委委员们会向申请IPO企业提问,少则3-4个、多则5-6个,可能涉及公司经营、' 业绩、财务、内控、行业背景等多方面。对于入席的企业高管而言,这一刻如临大考,即便已经走进了这间会议室,他们的IPO折戟概率也并不低。
首届大发审委履职以来,IPO过会率仅57%。
如今,履职接近1年,创造历史新低IPO过会率的首届大发审即将迎来换届。根据规定,这次换届将要有一半以上大发审成员更换。
杀伐
Y
2017年9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示了第十七届(为期一年)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的名单,一共63名成员。 “大发审”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主板(含' 中小板)发审委委员和' 创业板发审委委员首次合并。
“愉见财经”的一个朋友用“库吏”来形容发审委。他们掌握着上市发行' 股票 的“生杀大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替所有投资人看守着库房与财富。这一年,他们守门守得如何?
本系列“愉见财经”盘点两个方面:
首届大发审的IPO审核通过情况如何?' 数据背后有何小秘密?
被否决的IPO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折戟?
先来说人员组成。这一届63名发审委员中,专职委员数量被适当增加到42人,其中4名来自证监会机关和会管单位、15名来自各地证监局、14名来自沪深交易所,他们加总,多达33人是来自证监会系统本身的。换句话说,来自外部市场的、与市场各方的交集可能更多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或中介机构人士,比如来自' 券商、基金、' 保险资管的,来自律所或会计师事务所的等等,他们的整体占比较以往下降了。(备注,这段里,“与市场交集更多”划重点,你懂的。)
图1:大发审委成员情况
根据规定,发审委委员每年至少更换一半,委员最多可连任一次,发审委委员数量上限为66名。眼下9月30日届满在即,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成员将要离开本届发审委。去年是在十一长假前夕公布的新一届发审委员的名单,今年的时间窗口也很可能会在十一前夕。
过去的一年,首届大发审委在职,杀伐决断之“严格”二字便一直萦绕在市场印象中。“愉见财经”根据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审会去年10月1日到2018年9月25日公布的' 公告做了一个统计,首先从数据上来观察一下这一年大发审的审核都有什么特点:
首届大发审委一共审核了240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过会企业有137家,通过率为57%;被否决企业86家,否决率为36%;取消审核12家,暂缓表决5家。
分板块来讲,在主板市场申请上市的公司一共有122家,平均注册资本为122,421万元,过会率为56.56%;在中小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一共有42家,平均注册资本为74,259万元,过会率为69.05%;在创业板申请上市的公司有76家,平均注册资本为19,443万元,过会率为51.32%。总结来看中小板市场的过会率最高,其次是主板,最后是创业板。同时从平均注册资本来看,我们发现近一年的在不同板块申请上市的公司的注册资本的分布也符合当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和预期。
l 分地区来讲,两个标签——“江浙沪”和“北上广”涵盖的五个省市申请上市公司最多,其中广东省申请上市以46家占据榜首,过会率为60.87%;其次是浙江省以39家紧追其后,过会率为58.97%;江苏省以33家申请上市的公司位居第三,过会率为66.67%;重庆市今年有5家申请上市的企业,但是仅有1家通过审核,过会率仅为20%。
图3:近一年首发企业地区分布
分行业来讲,申请上市的240家企业中,制造业处于绝对领先,一共有157家企业,占比65.41%,过会率为59.24%;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一共有20家公司,过会率为45%;' 金融行业位居第三,一共有15家公司申请上市,过会率为86.67%;除去某些行业例如' 房地产只有一家企业申请上市并成功,总体来看金融行业的过会率是最高的。
分成员来讲,来自山西证监局毋晓琴在这一年中参与了58家企业的首发审核,从审核数量来看,是当之无愧的劳模(过会率为53%);而来自上交所的付冰参与了24家企业的首发审核,过会率仅为41.67%,从放行概率来看(当然这是小组审核的结果),是63位审核常委中过会率最低的。
值得多提一句的是,最初的63名发审委员,如今在位的仅剩61名。来自' target='_blank' >华融证券的祝献忠在今年8月被解除了职位,而在今年9月时来自黑龙江证监局的李国春因身体原因意外离世。
或许今年大家经常听到券商投行的同事们抱怨日子难过钱难赚,也听到券商投行大裁员的消息。单从57%的过会率或许各位还不能直接感受到什么,于是“愉见财经”根据wind统计数据,做了一个纵向比较。大家来感受一下:
数据我们看到,首届大发审委任职以来,IPO过会率为57%,相较于2017年大发审委上任之前(2017年1月至9月)的过会率81%有明显的降低。同时,相较于之前的2016年全年IPO过会率90%、2015年全年89%、和2014年全年87%,也有明显降低。首届大发审委可谓是史上最严发审委。 src="http://i6.hexun.com/2018-09-26/194368552.jpg"> 从图中的wind统计数据我们看到,首届大发审委任职以来,IPO过会率为57%,相较于2017年大发审委上任之前(2017年1月至9月)的过会率81%有明显的降低。同时,相较于之前的2016年全年IPO过会率90%、2015年全年89%、和2014年全年87%,也有明显降低。首届大发审委可谓是史上最严发审委。
事实上,在同样的时间节点上,证监会关于并购重组、可转债、配股的审核也变得更为严格,如下图所示。但相较于首发的过会率而言,此三类审核的过会率相对较高。听说,有些准备上市的企业打退堂鼓,还有的将目光从IPO转向了并购重组等路径。
财经" src="http://i6.hexun.com/2018-09-26/194368553.jpg">折戟
Y
下面“愉见财经”来为大家观察,被否决的IPO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折戟?我们对IPO折戟的86家企业进行了统计(依据证监会否决后的质询问题)。首先我们根据给出的否决原因做了一个云图:
财经" src="http://i8.hexun.com/2018-09-26/194368555.jpg"> 从统计中“愉见财经”发现,首届大发审委多次提到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关联交易、毛利率、内部规范情况、税收、专利、独立性、募集资金用途等方面内容。同时,本届大发审委着重关注企业的行业现状、经营情况以及后续发展情况。
同时,首届大发审委对于细节方面格外关注。例如对于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发审委不仅关注因环保违规和安全问题处于的行政处罚,同时也关注“结合报告期各期养殖场数量、存栏数、人均管理商品猪数量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余额逐年快速增长的原因”等细节性的原因进行询问。
另外,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对申请首发的企业的注册资本进行排序,发现注册大于4亿元的51家企业中只有1家没有通过审核,2家取消审核,剩余的48家企业均通过了审核,过会率高达94.11%。
回顾这一年大发审委的杀伐决断,“严苛”和高效并存。首届大发审委IPO效率提高,也使得IPO“堰塞湖”这个A股老大难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
新一届的发审委即将产生,IPO的审核向来与人员的专业性和实时的政策密切相关,新的战场也即将开启。
备注:我们在做统计的时候,对这一年的发审委审核结果(包括首发、可转债、并购重组等)制作了excel表格,内容包括企业基础情况、承销机构、发行股数、发审委提问、被否原因等。如果各位需要,可以在文末留言向我们索取。(此福利仅限“愉见财经”公号订户。)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