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能险大户转型3年记|兜兜转转跨七年,东吴人寿新旧动能转换堪忧
来源:保财论道
居于一隅的东吴人寿,刚刚走过成立以来的“七年之痒”。
自2016年被监管点名后,东吴人寿一度低调,最近一次高曝光,即是主导其走过万能险业务驱动模式岁月的总裁徐建平离职,或也意味着东吴人寿与往事割离。
人事可以变动,但模式留下来的印记,却难在一时消逝。绕了一段“弯路”重新踏上保险保障之路后,东吴人寿也在持续抗压前行,包括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遭遇困难,经营压力和风险隐患压力较大。
如今,背靠苏州国资的东吴人寿,瞄准了大健康、大养老的医养产业,从大病医保、税优健康险、企业团体年金等政策性业务切入,“国家队”的身份带来极大便利。“大树”可以扶持一时,东吴人寿又能如何快马加鞭,跨越到高质量发展?
01
初衷不一:轨道的偏离
2012年,首家总部设立于地级城市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东吴人寿,落地苏州,主要股东包括苏州国际发展集团等多家苏州当地国企,以及江苏沙钢集团等民营企业。
作为苏州市属国有金融企业,东吴人寿的设立,还有政策含意,响应苏州市委政府“金融强市”战略而生,为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正是这样一家自带光环的险企,却在4年后,被原保监会点名为问题公司,至今,也还在调结构、谋发展的道路中,上下求索。
根据彼时规定,东吴人寿开业前两年只能在江苏省内开展业务,两年后才能扩张至省外,受限于地域,其将目光瞄准网销,并拟定“5年盈利、8年上市”的规划。
初期,东吴人寿定位“社会保障服务商和财富管理供应商”,意图推动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跨界融合,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双向联动。出身投资行业,曾在东吴证券、东吴基金担任高管的徐建平出任东吴人寿总裁,为投资端添翼。
要发展、财富管理、网销,关键词一整合,模式就出来了。东吴人寿搭上万能险发展“快车”,飞速拉升保费。2013年至2015年,东吴人寿原保费收入均低于5亿元,万能险保费占规模保费的比重分别为72.67%、89.71%、86.55%,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2016年,东吴人寿接受原保监会专项检查,被处以3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万能险账户整改,叫停互联网保险业务等措施,元气大伤,开始调整转型。
在近日披露的《2012-2018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东吴人寿将2012年-2017年定位为“创业起步期”,包括围绕社会保障服务商和财务管理供应商的战略定位,突出“强基础、上水平、创特色”的工作主线,实现快速起步发展。但从业内角度来看,东吴人寿早期发展,定位与现实却有难以抹去的偏差。
02
自食苦果:中期重塑筋骨
公司面临矛盾消化期、转型阵痛期和政策适应期“三期”叠加的影响,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公司经营压力和风险隐患压力较大,东吴人寿董事长沈晓明在东吴人寿2018年三季度经营分析会上的一番言谈,直直切中东吴人寿“软肋”。
由于监管导向转向中长期保障型产品,以及受早期万能险业务到期退保影响,确保流动性,是东吴人寿的第一重压力。
从下附的历年保费结构来看,不难推测,东吴人寿可投资资产或多数源于万能险业务,短期负债匹配长期资产所形成的资产负债错配,可能给经营带来现金流风险隐患。
ink="">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东吴人寿退保金从上年度的0.28亿元激增至39.34亿元,2019年退保金数据尽管暂未披露,但从早前规模测算,或也不在少数。目前,东吴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尚保持在监管要求划线之上,但其3个月内、1年内综合流动率一度低于100%,凸显一定流动性压力。
基于此,2019年,东吴人寿与关联方苏州银行开展信贷合作,协议融入7.5亿,截至4月,合计融入3亿元,融资目的即是“满足公司存量业务退保和日常经营需求,避免产生流动性风险”。
压力之二,即是东吴人寿面临的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从网销万能险渠道为主,到个险、银保,健康、养老(团险)多元渠道发展,如何换挡前行。
2018年-2020年,东吴人寿将之定位为“价值成长期”,拟践行发展理念,实施“内涵发展、价值成长”发展战略,增强内生动力和盈利能力。“保财论道注意到,前3季度,东吴人寿完成总业务收入52.54亿元,新单规模40.51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但细化来看,也少不了地方政府的功劳,包括在大病医保、税优健康险、企业团体年金等项目上给予一定扶持,东吴人寿以政策性业务为切入点,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剥离该部分业务之后,东吴人寿的成绩或也所有折扣。
03
借势而为:后期瞄准新天地
早前业务结构不平衡带来的苦果,东吴人寿正在慢慢消化。规模导向到质量导向,从快到稳,东吴人寿也在调整的步伐中,补上需要时间沉淀的保险保障底蕴。
放大格局求跨越,创新模式整合资源,东吴人寿将2021年及以后定位为“高质量发展期”,表示要持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险行业不亦外乎。选择一条合适的路持续向前,或绕了“弯路”再走回大道,尽管最终目标达成了一致,但中间所耽误的时间、错过的时机,却也难以量化。
东吴人寿则在绕路之后,瞄上了“大养老”发展战略,设想布局医养产业。
根据东吴人寿的规划,当前苏州市包括整个长三角地区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需求快速增长,拟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打造集医疗保障、健康管理、养老服务、保险供给、理赔支付等多元服务于一体的中高端、分布式健康养老特色产业。
东吴人寿意图依托昆山花桥开展医养布局,通过打造中高端医养结合示范区,服务周边老龄人口,搭建价值转型的载体。近日,其还与苏州倍磅亿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与倍磅康复医院开启“保险+医疗康复”的合作模式。
而医养赛道,布局者早已攘攘。仅以苏州为例,泰康、国寿、太平即已拿下黄金地块,兴施工程修建养老社区并投入运营,相比之下,东吴人寿仅是初绘蓝图,身位远远落后。
尽管“先吃螃蟹的人”可提供丰富经验,但一味“照猫画虎”并非可取之道,如何立身,形成从产品联动到健康管理到养老服务结合的生态体系,走出“精而美”“小而专”的模式,还需要东吴人寿继续探索。
结语
守行业之正,出举措之新,行经营之稳,致成长之远。
意图立足苏州,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东吴人寿,刚走过第一个七年,试错过、创新过也在调整中,快速起步又高速刹车,换挡磨合,压力犹存。
绕了“弯路”再踏正途,东吴人寿如何守正发展,是下一个七年的故事。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