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最新“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上北深广连续11年蝉联前四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12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金融发展圆桌会”上发布了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连续11年蝉联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四位。南宁成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较上期提升6个名次。金融资源集聚呈“马太效应”具体而言,第11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西安、郑州、苏州、大连、济南、青岛、厦门、长沙、沈阳、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南宁、昆明、南昌、哈尔滨、石

12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金融发展圆桌会”上发布了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连续11年蝉联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四位。南宁成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较上期提升6个名次。

金融资源集聚呈“马太效应”

具体而言,第11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西安、郑州、苏州、大连、济南、青岛、厦门、长沙、沈阳、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南宁、昆明、南昌、哈尔滨、石家庄、温州、长春和乌鲁木齐。

其中,排名上升最快的是南宁,上升至榜单第24位。对此,综研院指出,近年来,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中国·东盟金融城加快集聚金融资源,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金融业保持较高速增长。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资源的集聚呈现极强的“马太效应”,全国金融机构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机构实力得分之和超过其它28个区域金融中心的总和。

此外,2018年上榜的31个金融中心,掌控着我国72%的银行业总资产、89%的保险公司总资产、91%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95%的证券公司总资产,以及100%的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

2018年31个中国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累计达到了3.9万亿元,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56%,较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31个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了7.8%,远高于同期全国4.4%的增长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各金融中心之间的发展差距正在扩大。一方面,上海、北京、深圳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得分与区域性金融中心拉开距离,北上深当前得分分别是区域金融中心排名之首广州的4倍、3倍、2倍。

另一方面,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差距也在拉大,深圳与上海、北京的分差有被拉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为深圳金融业规模体量显著不足,在金融增加值、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方面大幅落后于前两者。

资本市场利用贡献提升

本期的亮点在于新增了资本市场利用的相关评价指标,南京和苏州得益于2018年全年在股票市场方面的突出表现,分项排名进步显著。2018年,苏州年度新增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87.5亿元,国内仅次于北京和深圳;南京本地A股市场累计融资额达到3192亿元,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从竞争格局上看,金融产业绩效呈现双头竞争态势,上海和北京两者分差仅在5%左右,金融产业规模和业务效益水平基本上同处一个发展水平。

另外,整体来看,受宏观经济发展放缓、金融调结构去杆杠等因素影响,本期金融产业绩效得分增长呈现“负多正少”的情况,31个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得分正增长,19个城市出现了负增长。

2018年,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增长,平均增速为5%左右,较上一年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各城市GDP平均增速大约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DF526)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早盘交易策略20191219|PTA_顺水财经_顺水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