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经济预期纷纷表达乐观态度。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有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
中国经济具有独特优势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0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6%,相较其10月时预测的5.8%有所上调。对此,张岸元表示非常认可。据悉,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下调了全球及美国、欧元区、日本、印度四大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唯独上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
IMF为何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张岸元表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运行已形成独特优势。
一是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得遇到困难和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这是保障我国经济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优势。
二是市场空间大。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8亿网民、1.7亿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资源、1亿多市场主体,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
三是政策调控能力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工具箱”尚有较多储备,政策空间大,既能适时逆周期调节,又能通过定向政策解决结构性问题。
四是增长潜力大。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呈现阶梯式不均衡,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将持续开拓发展空间。
积极因素不断积聚
张岸元表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是发达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意味着当前要淡化对短期经济增速的过分追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即可,将发展重心聚焦在提质增效上。
“我们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正不断积聚。”张岸元说。
首先,作为“六稳”之首的就业持续增加。截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79万人,提前完成全年预期目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目标。
其次,新经济动能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前11个月,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
再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我国今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规模大,通过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效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最后,市场信心增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消费者信心指数比年初有所提升。
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压力不大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
“上述系列会议向市场传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对于深层次制约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也都予以准确回应。近期资本市场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政策变化。随着政策落实和时间推移,政策意图有望转化为增长的现实。”张岸元表示。
张岸元称,在今年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中国经济仍表现出较强韧性,全年完成6%至6.5%的增长目标压力不大,各界对于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也具有较强信心。另外,当前外部局势的阶段性缓和,弱化了明年稳增长的压力和政策约束,为集中精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腾挪出了较大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DF38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