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证指数低开低走,收盘报2962.75点,再度失守3000点整数关口。
以收盘点位计,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11次攻上3000点,又11次失守3000点。
从技术面看,指数长时间箱体震荡,势必造成均线高度黏合。截至今日收盘,上证指数MA10、MA20、MA30、MA60、MA120之间的差距绝对值全部在50点以内。
均线高度黏合代表长、中、短线筹码高度集中。根据理论,股票的运动方向不外乎涨、跌和平,股票的“平”是相对静止,其必然被其他两种运动模式所代替。所以,当前上证指数均线高度黏合后一定会发散,届时市场将作出方向选择。
此时,大资金动向最值得关注,如对A股有“真爱”的北向资金,今日仍旧是继续净买入的。
沪综指表现弱于沪深300
上证指数,即上证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包含A股和B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股票的价格表现。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关口止步不前,表现弱于上证50、沪深300等主流规模类指数。
截至今日收盘,上证指数年内涨幅为18.80%。而上证50同期上涨30.14%,沪深300同期上涨31.77%。
目前,上证指数距离4月初高点3288点还有约10%的距离。而沪深300距离4月高点还相差不到4%,上证50甚至在11月初已经再创年内新高。
由此来看,上证指数在3000点关口数次上下,并不是因为大盘蓝筹股表现乏力。相反,这些市场主流品种今年以来表现已经足够“给力”了。
以申万行业划分,食品饮料今年以来整体涨幅高居首位,整体上涨71.75%。家用电器、非银金融等蓝筹行业整体涨幅均超过40%。
而真正拖累指数上涨的,其实是那些数量庞大的中小市值股票,其中的部分品种已渐渐被市场边缘化。
剔除年内上市的次新股及已退市(暂停上市)公司,有1020只股票今年以来股价仍然是下跌的,其中有895只股票当前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
外资深度参与核心资产定价
“散户市”是过去人们描述A股市场时的常用词汇。而在近年来,一股万亿规模的增量资金进场,使A股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季度以来,北向资金配置A股的意愿再度回升。
今日午后,尽管大盘再失3000点,但北向资金再度出现数波脉冲式进场,全天实现净买入17.49亿元。这已是北向资金连续第28个交易日净流入了,年内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扩大至3427.96亿元。
自去年以来,国盛证券张启尧策略团队发布了一系列外资研究报告,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外资已深度参与了以大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定价。
以北向资金配置最多的食品饮料行业为例:
选取食品饮料指数除以沪深300的比值,以该数据过去几年与北向资金的净流入规模非常吻合。在外资大幅流入时,如2018年5、6月以及今年年初,食品饮料均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而当外资流入放缓时,食品饮料板块则涨幅落后。
因此,外资的入场节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饮料板块的超额收益,对于食品饮料以外的消费龙头与核心资产,这个结论同样适用。
境内资金投资理念悄然生变
今年二、三季度,北向资金的流入态势曾一度停滞,但此时食品饮料等核心资产较指数的超额收益仍在迅速扩张。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境内投资者自身的投资风格与审美偏好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这种改变有些是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因为在过去几年中,价值化风格多数时间能获取超额收益,换言之,对趋势投资受众较广的A股市场,价值也成了一种趋势。
根据记者与部分投资者的交流,可以发现部分常年习惯短线模式的投资者,今年以来也在转变思路。如下半年以来的科技股行情,部分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不仅受到机构资金关注,也受到大量个人投资者的追捧。
如壹网壹创、诚迈科技、漫步者等,这些股票在下半年股价大幅上涨的同时,龙虎榜中屡次出现机构、游资同时买入的情况。而在2018年以前,机构与游资更多是互为对手盘出现的,并不会像今年这般“共舞双赢”。
三类增量资金有望进场
增量资金性质是影响市场风格的核心因素。
例如2014年至2015年牛市,在流动性系统性放松、各类杠杆工具出现的背景下,市场最主要的增量来源是杠杆资金。当时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一年内,两市融资余额暴增了超过1.8万亿元,达到目前两市融资余额总量的近两倍。
追求高收益、高弹性资金的涌入,使得牛市变成“疯牛”,科技、传媒等高β个股显著跑赢指数。事实上,A股历轮牛市大多如此,随着牛市推进,估值体系和价值判断都会失效,资金不断涌向高弹性、强故事性的个股。
但这次明显不一样。机构认为,外资、理财、保险将是未来A股最重要的中长期资金来源,这三类资金的交易风格均偏向“中长线”。其中:
1、外资
从海外市场纳入MSCI的历史经验看,MSCI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指数,而更类似一个全球资金配置的认证书。虽然MSCI纳入过程是“阶梯形”的,但外资流入过程更接近线性流入,直至外资占比达到15%~30%的均衡比例(当前外资在A股的持股占比仅为不到5%)。
尽管外资持股规模已经逼近境内公募和险资,但从长期视角来看,当前A股仍处于外资入场的初期阶段。未来尚有万亿级的增量空间。同时从流入节奏看,只要全球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外资大概率将维持每年3000亿元左右的流入规模。
2、理财
长期来看,随着监管政策的引导以及理财产品完成净值化转型,以固收类资产配置为主的“保底保收益”运营模式将逐渐向更为市场化的模式转变,倒逼理财资金在资产配置上更加均衡,推动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进一步提升。参考保险资金股票和基金12.7%的配置占比,保守假设理财资金未来有5%-10%的比重配置A股市场,便有望带来约1万亿至2万亿元的增量资金规模。
3、险资
截至2019年5月底,保险资产总规模19.07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02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3.85万亿元(股票+基金+股权),占比22.64%。考虑到当前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是30%,即还有7.36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对应1.25万亿元资金增量。与此同时,银保监会正积极研究修订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拟在当前30%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40%。这意味着额外1.7万亿元的增量空间。
险资运用余额增速尽管在2017年后有所回落,但整体仍能维持10%左右增长。假设未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继续按10%的增速增长,即便实际股票投资比重仍维持在当前的6.4%左右,也意味着每年近千亿元规模的资金增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14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