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0325亿美元,环比6月末上涨1.7%,比2018年末上涨673亿美元。自2018年以来的七个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环比分别增加7.5%、1.5%、2.7%、-0.2%、0.3%、1.3%和1.7%。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2019年9月末外债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表示,我国外债结构持续优化,本币外债和中长期外债规模持续稳定上升,受中长期外债、本币外债,尤其是作为“风险共担型”资本流入的债务证券增长推动,外债结构持续向稳。
从期限结构来看,2019年9月末,中长期外债占比为41%,较2017年末上升6个百分点,而短期外债占比则下降至59%,其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3%;从债务工具看,债务证券、贷款、货币与存款共占近七成,尤其是债务证券占比已达四分之一;从债务人类型看,银行外债占比近五成,银行、企业、广义政府(含央行)外债余额分别为9347亿美元、8169亿美元和2809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6%、40%、14%。
“债务证券占比的增加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有关,境外投资者购买境内债券增加,债务证券规模迅速增长,占比也从2014年末的8%大幅提升至当前的25%。”北京地区某证券国际金融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债务证券(主要包括外国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及境内主体境外发债两部分)是作为风险共担型的资本流入债务证券,有利于助推外债结构的稳定。”
“从外债的增长速度和期限结构来看,目前的外债余额构成还是比较良性的,并没有发现突出的风险和矛盾,外债、GDP和对外资产都在提升,且GDP和对外资产增速更快。”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从期限来看,短期外债占比下降,中长期外债占比增加,这可能和近期境外投资者增加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有关,目前外国投资者在购买中国债券的时候,还是比较倾向中长期债券。”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对外资产较2014年末上升16%,同期外债增幅14%,增幅略低于对外资产增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合计净买入债券9702亿元。其中,11月当月净买入988亿元,环比增加485亿元。此外,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还显示,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了我国债券市场。截至今年11月末,共有2517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市。今年前11月,新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达到1331家。
随着境内人民币债券逐步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外资持有比例为3%,美国、英国约为30%和40%,新加坡、日本约为10%。相较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我国这一比例相对较低。从国际经验来看,预计未来债务证券规模和占比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从各项外债风险指标来看,2018年末我国外债余额居世界第13位,美国、英国、日本外债分别是我国的10、4、2倍。
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4%(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20%)、债务率为74%(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100%)、偿债率为5.5%(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国际公认安全线为2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国际公认安全线为100%)。预计2019年末这些外债主要指标不会有大的变化,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整体水平。
王春英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债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外汇局将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开放,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责任编辑:DF52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