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ADAS迎来普及期 未来谁执牛耳?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无人驾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证明要想真正大规模投入使用,将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比较之下,覆盖 L1~L2 级别范围的 ADAS 由于技术成熟度更高,更具量产可行性,正迎来大规模商用和普及阶段。放眼市场,当前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 ADAS 作为“标配”,在新车上广泛搭载。例如在 2019 广州车展上,就有新迈腾GTE、EXEED 星途 TX 系列、VV7 PHEV、CS55 PLUS、风光 ix7 等多款车型,纷纷将ADAS 作为主要卖点之一,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技术驱动 ADAS 成新车“标配

无人驾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被证明要想真正大规模投入使用,将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比较之下,覆盖 L1~L2 级别范围的 ADAS 由于技术成熟度更高,更具量产可行性,正迎来大规模商用和普及阶段。

放眼市场,当前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 ADAS 作为“标配”,在新车上广泛搭载。例如在 2019 广州车展上,就有新迈腾GTE、EXEED 星途 TX 系列、VV7 PHEV、CS55 PLUS、风光 ix7 等多款车型,纷纷将ADAS 作为主要卖点之一,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技术驱动 ADAS 成新车“标配”

近两年随着感知技术、算法、芯片、决策控制、系统融合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驾驶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 ADAS 开始在市场上走热。比较常见的有自动紧急制动AEB、前向碰撞预警 FCW、自适应巡航 ACC、车道偏离预警 LDW、自动泊车 APS、盲区监测 BSD、驾驶员监测 DMS、变道辅助 LCA、360°全景影像、车道保持辅助 LKA 等。

不过,由于功能不一样,这些系统在新车上的搭载率各不相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市场在售的近七千款车型中,超过 5 成的新车搭载了 AEB、FCW、ACC、360 度全景影像,紧随其后的是 LDW。超过 1/3 的在售车型搭载了 BSD 和疲劳驾驶预警BAWS.LKA 和 APS 这两类配置的搭载率最低,只有超过 2 成的在售车型有所搭载。

且考虑到技术成熟度和系统成本,这些技术前期很多主要是在高配车型或者中高端车型上搭载。例如在 2018 款朗逸和 2019 款朗逸上,就仅在豪华版车型上搭载了倒车影像和 ACC。以至于目前ADAS 在新车上的整体搭载率并不高,据悉不到 30%。

而根据此前发改委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的,2020 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 50%,显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正因为如此,很多车企都将提升 ADAS 配置率作为提升重点。特别是自主品牌,对于装配 ADAS 有着较强的意愿,部分中国品牌车型甚至比主流合资车有着更丰富的ADAS 配置。例如新宝骏RC-6,在尊贵型和旗舰型两个版本车型上就同时搭载了多达 14 项 ADAS 功能,包括 AEB、FCW、LDW、LKA、弯道巡航辅助 BCA、自适应制动辅助 IHBA、城市与高速双场景自适应巡航 ACC/TJA/ICA 等。

在外资品牌上,以 FCW 和 AEB 两项功能装配意愿较为强烈。例如讴歌、奥迪、宝马、捷恩斯、雷克萨斯、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丰田和沃尔沃等车企,均已将 FCW 和AEB 作为了大部分车型的标配。通用则表示,他们的一些车型将会在 2020 款车型上标配 FCW、AEB 和其他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到 2022 年 9 月,据悉美国 20 家主流车企将会在几乎所有的新款车型中标配FCW 和市区速度AEB。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在新车型中装配 FCW 和 AEB 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法规的推动,从国际上来讲,早在 2013 年就针对 AEB 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而国内则从 2018 年开始将标配 AEB 作为了新车获得五星评价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国内还对部分商用车做出了强制安装 FCW、LDW、AEB 等功能的规定。

当然,能够有效避免碰撞,提升驾驶安全,也是这些功能吸引车企关注的重要原因。据IIHS 的数据显示,配备了FCW 和 AEB 的车型,可将追尾事故的发生频率减少 50%。

新车,自动驾驶,ADAS装配率,ADAS技术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盖世汽车发布的一份针对汽车业内人士的调查也表明,在新车必备的 ADAS 功能中,AEB 的支持率最高,紧随其后的分别是 FCW、ACC、LDW、BSD、LKA、DMS、APS、LCA、360°全景影像等,这也充分表明了大家对这些功能的肯定。

表现虽抢眼挑战亦不容忽视

毋庸置疑,ADAS 正进入密集上车阶段,千亿市场一触即发。

“现在路上跑的很多车型已经具备初级的 L2 自动驾驶能力,行业正在尽量实现更高的L2 水平,我们称之为‘L2+级’自动驾驶,预计未来几年‘L2+级’自动驾驶汽车会陆续上市。”英伟达汽车事业部高级总监Danny Shapiro 表示。

采埃孚亚太区电子及驾驶辅助系统工程总监邢勋也认为,明后两年 ADAS 市场可能会迎来井喷期,整体规模会大幅增长。

新车,自动驾驶,ADAS装配率,ADAS技术难题

然现阶段其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例如感知执行等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法规政策尚未完善,应用场景有限,产品同质化较严重,研发成本高,顾客消费比例低,用户认知度较低/体验差,行业标准不统一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DAS 的发展。

以感知技术为例,目前常见的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虽然选项很多, 但几乎每一种传感器都有自己的缺陷。例如摄像头虽然具备较强的物体识别功能,但在光线条件差或者雨雾天气等情况中,性能会大幅下降;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精度、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较好,但分辨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交通信号的识别、车道线检测等方面,仅靠毫米波雷达难以满足需求;激光雷达识别精度高,探测距离远,但在雨雾天气下工作困难,且眼下价格昂贵。因此,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经之路。

据此次调查,逾九成参与者认为当前较合理并且可大规模落地的感知方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感器融合,其中 50%的参与者支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方案,45%的参与者认为是三种以上的传感器融合。这样的好处是,一来通过融合能够弥补单一传感器在性能上的不足,二则可以更好地满足 ADAS 应对复杂场景的高安全需求,显著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性,从而保证决策的快速性和正确性。

福瑞泰克 CTO 沈骏强认为:融合感知是 ADAS 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绝大多数的 ADAS 系统都是基于感知融合的,这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有很大帮助。单项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等, 在少数低端车上有应用。OEM 倾向于用感知融合系统。

新车,自动驾驶,ADAS装配率,ADAS技术难题

不过,由于多传感器融合需要对每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从而让高速行驶的汽车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动作,以应对突发的交通情况,这意味着强大的数据计算平台不可或缺。而目前的现状是,国内还面临着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产业核心环节缺失,高性能传感器、线控底盘、汽车 AI 等领域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在芯片和操作系统层面,缺芯少魂,中国工业谈了二十几年,现在仍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斑马网络战略官季栋辉表示。

核心技术上的不足,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上 ADAS 系统性能良莠不齐,部分 ADAS 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欠妥。以 AEB 为例,在今年的 i-VISTA 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中,共设置了两个比赛场景——故障车避撞和行人鬼探头,其中在 AEB 故障车避撞场景中,30km/h、 40km/h 工况下AEB 功能正常触发率比较高,而且国产车型在这两个工况下,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 50km/h 工况下,大部分车型的AEB 功能不能触发。

AEB 行人鬼探头由于比赛场景的设置难度太,测试结果更为糟糕,除了专业组(来自科研单位、企业院校)少数队伍通过了比赛,其他全部折戟。特别是个人组(来自报名的私家车主),全军覆没,这意味着此次比赛中无一台量产车通过了“鬼探头”考验。

不仅如此,在 APS 自动泊车比赛项目中,此次的结果也不是很好,即使是一些高端车型表现也不甚令人满意。这也从侧面表明,目前ADAS 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除了从技术着手,要提升 ADAS 的整体市场表现,完善相应的法规标准也很重要。目前来看,在法规方面,国内除了对“两危一客”实施了部分 ADAS 功能强制安装规定,在乘用车方面几乎没有此类政策。即使 2018 版C-NCAP 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和“AEB 试验”两项安全测试,事实上也并不具备强制性。

至于标准,国内在具体的 ADAS 系统术语、定义及性能标准方面,也较为缺失。由此导致不同的企业在各项 ADAS 功能的叫法上也各不相同,以至于市面上的 ADAS 产品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很多都是功能相同但叫法不同,当然也有一些是叫法相同但功能不同。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让消费者无法对 ADAS 形成正确的认识,用户体验自然上不来。

新车,自动驾驶,ADAS装配率,ADAS技术难题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国家已经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今年 7 月,工信部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了《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道路车辆盲区监测(BSD)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乘用车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 项汽车行业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在只待进一步结合社会各界意见,做最终的发布。

ADAS 市场三足鼎立未来格局将如何演变?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 ADAS 市场一直由外资零部件巨头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博世的 L2 级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在国内 40+款车型上实现了量产,刚刚于 10 中旬上市的全新一代名爵 ZS,就搭载了博世最新的 L2+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 ACC、LKA、FCW、AEB、LDW、集成式高速智能巡航 IC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TJA 等多种 ADAS 功能。更早一些时候上市的新宝骏 RS-5 等车型,也都搭载了博世 L2 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019 年,据悉博世 ADAS 系统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 2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155 亿元),可谓目前国内最大的 ADAS 解决方案提供商。接下来,博世将投入量产的是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第三代多功能摄像头、第六代超声波传感器、第二代近距离摄像头、环视系统等产品, 进一步丰富ADAS 产品线。

大陆集团在 ADAS 领域也有着多年的积累,其产品布局同时涵盖了整个感知-规划-行动效果链。其中感知领域,大陆集团的主要产品有多功能双目摄像头 MFS430,多功能 Mono摄像头 MFC 500,360 度全景摄像系统,长距离毫米波雷达ARS441、ARS510,短距离毫米波雷达 SRR520 等,另外在激光雷达方面,大陆集团也有布局。在规划层,大陆集团的核心产品是辅助及自动驾驶控制单元 ADCU。行动层,大陆集团的主要产品有 MK C1?和 MK C1? HAD。凭借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实现车外感知,还可以进行车内环境感知,多方面助力行车安全。

但近两年,随着本土厂商在 ADAS 领域持续发力,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使得他们与外资零部件巨头同台竞技成为可能,本土零部件企业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例如亚太机电, 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今年有将近 10 个ADAS 项目在和主机厂做测试及匹配,明年就将增加到 20 个。

四维图新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之一,很早就在为奔驰提供导航电子地图产品, 包括 ADAS 地图编译服务。另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所使用的 ADAS 地图也是四维图新的产品。当前随着首批国产特斯拉试制车正式下线,预计特斯拉在国内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从而对四维图新的导航订单也将大幅提高。

福瑞泰克也已率先开始量产 L2 级别的 ADAS 系统,该量产系统以领先的 ADAS 控制算法和软件为平台起点,提供了 ACC、 LKA、 PA、 AEB、TSR、智能大灯控制等多项智能化功能。伴随着第一代产品的逐步量产,福瑞泰克同时也在研发新一代增强型 ADAS 系统,以将安全驾驶提高到新的高度。

发展到现在,国内 ADAS 领域已经形成了外资零部件巨头、国内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和ADAS 初创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这三股势力未来将如何共存呢?

新车,自动驾驶,ADAS装配率,ADAS技术难题

据此次调查,57%的参与者认为国际零部件巨头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这些企业在ADAS 品类、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方面很多都有着上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积累,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在批量生产的一致性方面,都经得起推敲。

42%的参与者更看好本土 ADAS 厂商未来的发展,因为一直以来外资供应商在与国内车企合作的过程中,都有较强的掌控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本土车企的创新,使得自主品牌很难在他们的产品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发。再者,部分外资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或测试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的道路情况不熟悉,难以真正做到完全的本地化,抑或研发的产品并不能很好地契合中国路况。

比较之下,以福瑞泰克为代表的国内 Tier1,在支持国内车企开发 ADAS 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基于对中国交通场景和中国道路的深刻的理解,深入洞悉国内主机厂的需求,做定制化的开发,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且他们在与自主车企合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开放度和灵活度,也是外资零部件企业无法比拟的。

进一步细分,27%的参与者认为国内体量较大的零部件公司将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实现国产替代,15%的参与者则认为初创公司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

不过,尽管国内供应商的 ADAS 产品已经在逐渐落地,他们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车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这无疑需要本土 ADAS 厂商进行长时间的累计,以获得稳定且长期的前装量产经验,才能更好地满足车企需要,真正实现国产ADAS 厂商的崛起。

(责任编辑:DF526)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上市/挂牌公司正成为“网络诈骗”的“狩猎目标”?!64岁董事长被98年“高中生”骗418万!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