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上交所信用保护凭证5单业务落地 有效支持债券融资65.4亿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如何支持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如何防控债券违约引发的种种风险,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交所近期推出了信用保护凭证试点,通过采取“信用保护工具+债券发行”的模式,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截至目前,信用保护凭证试点已经有5单业务落地,合计创设名义本金1.88亿元,有效支持债券融资65.4亿元。涉及的券商分别是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上交所

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如何支持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如何防控债券违约引发的种种风险,一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交所近期推出了信用保护凭证试点,通过采取“信用保护工具+债券发行”的模式,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截至目前,信用保护凭证试点已经有5单业务落地,合计创设名义本金1.88亿元,有效支持债券融资65.4亿元。涉及的券商分别是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国泰君安。

上交所发布相关债券融资工具的试点工作自去年开始,2018年11月,交易所市场开展信用保护合约试点。截至目前,上交所市场已基于18个参考实体创设37单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共计22.7亿元,支持债券融资125.4亿元。在信用保护合约试点基础上,2019年12月17日,首批信用保护凭证落地。

所谓交易所信用保护凭证,是指由凭证创设机构创设,为凭证持有人就参考实体或债务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可交易流通的金融工具。

相比信用保护合约,信用保护凭证可以转让流通,能够进一步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为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购买信用保护的渠道,标准化较高;投资者不需要签署主协议,覆盖面更广泛;采取簿记建档方式创设,定价方式更加市场化;对凭证创设机构的要求较高,履约风险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海通证券成功创设交易所市场首单信用保护凭证“19海通W1”。该项目是兰考县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当地梦泽园小区安置房建设项目。海通证券通过向扶贫专项债投资者出售信用保护凭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了项目建设资金,促进当地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

海通证券债券融资总部副总经理郭实对记者表示,“今年民企净融资的金额是近几年间最低的,由于债券流市场信用分化的融严重资压力非常大。在此背景下,CDS(信用违约互换)是最有效的金融创新工具,能够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一年多的运行结果来看,信用保护工具比较成熟,整个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参与机构也比较多,对品种认可度、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估值、信披、债券流动性、交易安排方面也在日趋完善。希望通过信用保护,带来更大的资本撬动作用。”郭实说。

(责任编辑:DF52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一笔债务两家催?这家A股公司懵圈了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