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A股ST一族再度热炒,多只股票连续涨停,其中的“佼佼者”短期已股价翻倍。此种“赚钱效应”使部分股民难抑心痒,也挺身加入了“悬崖边的舞蹈”,似乎正应了一句话——“道理我都懂,一涨仍眼红” 。
但咱还得提个醒,当下的“新道理”可是和原先的“老道理”大有不同了,市场中人也未必个个都明白。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证券法修法,周末刷屏的新证券法明确: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不再设“暂停上市”环节。
对这第一点,道理很清楚,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所谓的“壳价值”还能剩下多少?
至于第二点,那就是原来*ST股还有个“暂停上市”的复活赛,如果“暂停上市”后公司的相关指标又及格了,它还可以玩复活,在A股“恢复上市”。如今,这复活赛眼看就要取消了,保壳难度更高了。
原证券法内容:
新证券法内容:
单看以上两点,对炒壳捂壳,就将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如果还眼巴巴守在灶边指望有大资金来给ST股的炒作续柴添火,那留到最后的人就得要背锅了,甩都甩不掉。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不服气:市场里明明就有咸鱼翻生、乌鸡变凤凰的励志大片啊,谁说ST股一定没戏!
不可否认,目前的ST股群体中,确有个别股即将脱离险境,甚至有望摘帽。但更多的此类股票依然风险难测,它们的上涨几乎必然将以“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甚至“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来收场。
这一点,看看ST板块指数近年的走势就能明白。
ST板块指数2016年以来走势
今年一二季度间,该指数从1500点蹿到了2300点,短暂繁荣后走势有如雪崩,最低跌至1300点以下。近些天,即使经历了一番猛涨,ST板块指数仍在1500点以下,连1月底的“低点”都尚未收复。
啥叫大势已去,指数说明了问题。ST板块整体上的日益边缘化已在其指数的不断沉沦中清晰展现。但是,总有人幻想“奇迹降临”,哪怕只起了一丝微风,也能被解说成天降甘霖的预兆。
“炒股就是炒预期嘛。”在ST股炒家的逻辑里,预期是否足够明确、预期实现的概率有多大都不重要,只要有预期,它就值那么多的涨停板。
但追溯过往,在谁都能看出预期的时候,紧跟着的往往就是买单时刻。而且预期越是强烈,后面的坑可能也越深。比如最有“说服力”的*ST公司易主或引入实力派股东,对普通股民就特别有“参考意义”:
“隔壁老王总”都买了那家公司,溢价收的股权,还触及举牌线了,这总没错了吧。他那么有钱有资源,肯定是心中有底手里有牌,否则不会砸这么多钱的。我买的价格还低些,自然也亏不了。
这套逻辑看起来挺能自圆其说的,而近期有几家被热炒的*ST公司也属此类,或是第一大股东持股被司法拍卖完成易手,或是新股东大举进场释放“信心”……但问题依然有:
首先,谁说“隔壁老王总”就不会亏钱,就不会玩砸?
其二,*ST公司多半明坑暗雷一大堆,是不是都已经跟市场讲清楚了?
其三,新股东到底有没有能力帮*ST公司恢复正常经营,实现起死回生甚至凤凰涅槃?
细琢磨这些问题前,咱先看幅K线图:
这就是当年“最有戏”的*ST新都,本名新都酒店。
这家公司因2013年、2014年年报都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触发暂停上市。2015年4月,即将暂停上市前,公司公告拟由华图教育借壳;同时,“玩壳高手”长城汇理系归拢筹码,持股比例一路上升。
这是要乌鸡变凤凰啊!
如此“明确预期”下,公司股价连拉涨停,投资者无惧风险,不怕买得高,就怕买不到。
但结果呢,在暂停上市期间,不仅华图教育的借壳计划取消了,连公司2015年“恢复盈利”的年报也被认定为“经调整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
这啥意思?就是说公司不仅不能恢复上市,而且还得要退市了!这回可没啥悬念了,*ST新都以“新都退”的身份复牌后,股价又连续一字跌停……
殷鉴未远!此处的教训应是,对预期别太较真,对表象别太执迷。
那如何避险防雷呢?
好在,有监管部门帮我们穿破迷雾。
比如,对近期股价异动的ST公司,深交所均及时发函,督促其充分披露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等。对涉及控制权变更等重大事项的公司,深交所则督促公司充分说明所筹划事项的具体内容及进度安排,并就不确定性充分提示风险。对近来少数热炒“纾困概念”的案例,深交所则发函问询纾困安排、战略合作协议能否落地、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公平的情况、纾困方是否利用内幕信息提前买入公司股票等情形。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最好的选择还是远离问题股。“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两千多年前的老话,到今天仍旧值得我们谨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075)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