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沙特和邻国科威特,上个月突然达成了一项协议,同意重启封停了五年已久的“中立区”油田。
其实,早在今年7月,这两个国家已经出现谈妥的苗头,金十此前也有详细报道。此前,沙特和科威特围绕中立区油田经营权问题可谓纷争不断。
沙特与科威特之间的分歧始于中立区的Wafra油田。该油田由美国第二大能源巨头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经营。2009年,沙特阿拉伯未经科威特同意擅自延长了该油田的特许经营权至2039年。科威特对沙特这一举措感到愤怒,称其从未就延期一事咨询意见。
随后几年双方就中立区油田的主权问题进行数次非公开会议,但始终未果。有一次甚至已经接近签署协议,然而在签署的前一刻由于某些争议又撤销。由于经营困难,Khafji油田于2014年10月关闭,Wafra也宣布于2015年5月起关闭。
有分析预测,如果中立区油田重启,将会为市场带来50-60万桶/日的新增原油供应量。在市场看来,对于一直高呼“减产”的沙特来说,重启中立区的决定完全是出乎意料的。
此外,由于科威特和沙特都受制于减产协议,油田复产后的新增供应量也必须面临削减。那么,问题来了,沙特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OilPrice.com分析师SIMON WATKINS指出,沙特这一步棋的背后,远没那么简单。
相信大家还记得2019年9月14日那场油田遇袭案,当时这场事故一度导致570万桶/日的原油生产被暂停。在事故发生的三天后,时任沙特油长法利赫亮相表示,在9月底之前,也就两周之后,将其生产能力恢复至每天1100万桶。在两个月后恢复其全部产能1200万桶/日。
当时市场一片哗然,纷纷摆出一副“坐看打脸”的姿态,包括EIA在内的权威机构也坚信沙特不能如期复产,认为该国恢复到原有产能起码要耗上几周。的确,就算纵观整个历史,也没有几个国家能维持超过1100万桶/日的产量。
全球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高级能源分析师Richard Mallinson也严重质疑:
“这只是沙特的话术。他(法利赫)在讲话里只强调了‘产能’和‘市场供应’,但众所周知,产能和供应与实际产量根本不是一回事。沙特有意不透露其实际产量,这样的话才能维护其‘声誉’。”
当然,当9月欧佩克月报出炉,市场再一次哗然,沙特竟如期“完成”了复产工作。然而,Oilprice分析师指出,这一数据可能有很多水分。据外媒报道,当时沙特其实还是通过两个方式恢复产能,一是24小时不间断地对沙特所有其他石油设施进行增产,以弥补缺口,二是从伊朗购买原油。
这两个方法当时是否成功为沙特增产1100万桶/日至今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都不是长远的方法。产油设施的长时间高功率作业会加速损耗,而从受制裁的伊朗那里购买原油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这两个方法还能坚持多久?两个月?半年?沙特心里也没数。于是,沙特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尘封了数年了大油田,它的重启,或将继续掩盖沙特产量数字中的秘密。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责任编辑:DF40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