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日在财政部召开财税部门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各项财税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韩正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过去一年,财税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有力,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突出工作重点,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为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韩正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要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在执行过程中深化完善,力求更好成效。坚持“以收定支”,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做到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要保障好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加大对地方特别是困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压实地方责任,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要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稳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处置和化解金融风险。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原则,安排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做好机构改革后续工作,巩固扩大改革成效。抓好财税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财税铁军。
【相关报道】
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专家预计明年仍有减税降费空间
展望2020年,专家预计,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依然有一定的减税降费空间。
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大力提质增效?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关键点在“提质增效”,与去年的“加力提效”有着明显区别,重点在于无论是财政收支、政府债务,还是政府投资都需要推进财政绩效管理,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大的资金效益和效率。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是提质增效的重点领域。防止财政预算安排不合理,防止资金使用流失,提高财政资金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度。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除了延续减税降费之外,还应保持支出强度,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的投入强调发挥支出效益。
付一夫认为,2019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大规模减税降费、增加专项债额度、地方债发行节奏提前等多个方面,而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有效投资明显提升。不过,在基础设施与社会民生等领域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一方面,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要弱于制造业投资,而且人均基础设施的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任务还很重;另一方面,我国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还存在不小的短板,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同时,脱贫攻坚(比如脱贫住房、棚户改造、公租房等)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将是202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2020年,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财政部部长刘昆说,我国减税降费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很大,企业减负会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出口增长等,明年将继续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张依群表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依然有一定的减税降费空间,但总体空间不大。一是连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明显减轻,企业效益、家庭生活、投资消费需求开始增加,连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边界效益逐步递减;二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必要规模的财政收支做保障,过度减税降费政策会降低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性和安全性;三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和防范债务风险也需要有力的财政规模质量来保证。
付一夫表示,当前,减税降费已在各行各业全面铺开,力度空前的同时也颇具成效。然而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仍有一些新问题需要克服,比如减税红利传导机制不畅、对违规行为监管力度有所欠缺、个别纳税人反映税负上升、减税红利在上中下游企业间获益情况存在差别、一些地方因财政减收而面临压力等,同时,受纳税人行业差异、经营情况、申报质量等因素影响,个别企业的税负存在“不降反增”现象。
“下一步应向纵深推进减税降费,加强监管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梳理分析并有效解决;同时,税务部门要对企业开展逐户分析辅导,帮助企业找出原因,让上中下游企业都享受到减税降费的实惠,让广大消费者从中受益;此外,还应深入一线进行实践调研,了解真实的信息,以更加精准周密地支撑相关决策。”付一夫说。(来源:证券日报)
延伸阅读
去年前十月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 民企减税占比逾六成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明年工作:巩固减税降费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2019减税降费“成绩单”出炉!“减”了多少钱?谁最受益?一起来看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DF075)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