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0年开门红之后,在解禁潮的影响下,市场走势出现分化。
1月3日,紫金银行(601860.SH)报收5.45元/股,全天跌幅4.05%,开盘一度跌逾7%。大跌的背后,是上市一周年的紫金银行迎来13.69亿股的限售股解禁,占公司总流通股本的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2019年A股共有203家新股IPO,较2018年的105家增长了近100%。去年IPO市场的红火带来今年限售股的解禁潮,2020年全年将迎来1372家次、共2774.61亿股开始流通。其中,1月更是全年解禁的重中之重,将有187家次、合计559.72亿股开始流通,约占全年解禁量的20%。
中泰证券认为需关注1月限售解禁高峰,6455亿规模成全年最大解禁单月,其中定增解禁3360亿,同样处于年内最大单月解禁规模。全年来看限售解禁高峰在1、11、12月,解禁规模都在3000亿以上。分板块来看,主板的解禁高峰在1月、11月、12月,解禁规模超过2000亿;中小板解禁高峰在1月,解禁规模超过2000亿;创业板解禁高峰在一季度,连续3个月,解禁规模超过600亿。
紫金银行连番大跌
2019年1月3日,紫金银行登陆A股,总股本36.6亿股中首发10%即3.66亿股。限售股3.29亿股,占比为90%。
一年以后这些限售股迎来解禁,在部分股东选择自愿锁定后,2020年1月3日实际解禁股份合计13.6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39%。
此前,紫金银行曾因即将迎来解禁“先跌为敬”。2019年12月9日,紫金银行股价大跌8.53%,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1月即将有22亿股的天量解禁到来而引发抛售。
12月10日紫金银行发布公告回应称,因有部分股东自愿锁定,1月实际解禁股份从原先预期总股本的60%减少至37.39%,公司也会积极应对本次限售股解禁。
股东锁定限售股的行为,市场有所买账。到真正迎来解禁的那一天(2020年1月3日)时,紫金银行股价表现渐趋平稳,跌幅从开盘最高的逾7%缩至4%,较12月的大跌有所缓和。
不过紫金银行股价的走低并不完全是因为解禁。公司上市后很快从3.14元的发行价快速攀升至11.63元的最高峰。此后大半年公司股价一路走低,12月以来基本保持在5元区间,市值较高峰期已缩水一半。
2019年上市以来,紫金银行负面消息频频,业务方面连收罚单。当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对紫金银行警告并罚款188.8万元。10月10日连吃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3张罚单,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等原因共计被罚款95万元。
人事方面,紫金银行的变动也非常频繁。2019年6月5日,公司副董事长黄维平因个人原因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不能正常履职,直至12月2日公告称黄维平已辞职。另外,外部监事杨荣华因个人工作地点变动原因于3月辞职,独立董事毛玮红也于10月30日因自身工作原因辞去相关职务。
1月7000亿解禁潮来袭
紫金银行的13.7亿股解禁只是开始。数据显示,2020年1月共有187家次、约560亿股的限售股解禁在路上,市值合计约7000亿元。
从解禁数量来看,1月超过10亿股的巨量解禁共有12只个股,除紫金银行外,还有中油资本(000617.SZ)的87.43亿股、中国银河(601988.SH)52.18亿股、中油工程(600339.SH)40.31亿股、五矿资本(600390.SH)38.82亿股、顺丰控股(002352.SZ)27.02亿股、江苏国信(002608.SZ)23.58亿股、海航基础(600515.SH)22.49亿股、招商南油(601975.SH)17.67亿股、青岛港(601298.SH)14.16亿股、中国中车(601766.SH)14.1亿股、中远海控(601919.SH)10.22亿股。
根据海通证券统计,2020年1月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电子元器件等行业解禁金额最大。按照2019年12月31日的股价估算:2020年1月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电子元器件等行业解禁金额最大,解禁金额分别为2291亿元、1230亿元、916亿元,解禁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分别为9.13%、17.65%、5.25%。从个股来看,20年1月中油资本、顺丰控股解禁规模最大,解禁金额分别为1064、1005亿元,解禁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分别为96.8%、61.2%。
银行股也成为今年领衔解禁潮的板块,紫金银行只是开始,后续还有青农商行、苏州银行、浦发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等16只银行股迎来巨量限售股解禁。
海通证券认为,A股大量解禁对市场影响有限,不必过于担忧1月到期解禁的高峰期将影响春季行情。第一,解禁不等于减持。按照2019年12月31日的股价估算,1月A股解禁市值约为6876亿元,远高于2019年月均解禁的2632亿元。但解禁额并不代表产业资本减持额,还要考虑限售股解禁后减持的约束比例及市场行情对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影响。
第二,减持意愿与行情及估值高低有关。从历史来看总体上市场底部及估值底部附近产业资本往往表现为净增持,而在市场行情持续回暖时,产业资本往往表现为净减持。目前A股PE(TTM)、PB(LF)分别为17.4、1.68倍,对应2005年以来从低到高的分位数为35.6%、19%,仍处低位。
第三,减持额大小与短期涨跌关系不大。长期来看产业资本增减持额可作为判断市场大拐点的信号,而从短期来看产业资本波动较频繁,对市场行情并没有很大影响。以2019年行情为例,9月和12月产业资本分别净减持561亿元和541亿元左右,而上证综指在9月和12月的涨跌幅分别为0.66%和4.6%,并未出现明显下跌反而上涨,而在减持额仅为19亿元左右的5月,上证综指大跌5.8%。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DF526)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