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显著增强,跨区域多领域深化合作达到较高水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全面建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列的国家战略。自2018年11月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起,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也在谋求进一步的转型与发展。
此次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核心城市需要发挥龙头作用,与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八个临近城市形成“1+8”的区域范围共通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使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成为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典型样本。
上海大都市圈确立“1+8”格局
上海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协同发展上海大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八个城市,形成“1+8”的区域格局。
此前,《规划纲要》中有关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则是针对上海、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的联动,方案此次改变无疑扩大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半径,但这并不是其首次变化。
2016年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简称“上海2040”)提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这是最早的上海大都市圈“1+6”格局。
2017年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规划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同时将常州、湖州、绍兴和杭州市区部分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范围。
而在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上海联合江苏、浙江两省出台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该方案拟定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涵盖“1+7市”——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的总体格局。
直到2020年此次上海实施方案出台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被划定形成如今的“1+8”区域范围,上海大都市圈“1+N”格局经过几轮变化最终敲定。从最初的“1+6”到“1+8”上海大都市圈范围明显增大,圈内城市对加入上海大都市圈的热情也在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1+N”模式指的是都市圈同城化,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各城市可从中获得不少效益。此外,实施方案还鼓励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等跨省市城镇合作,推进三个跨省城镇圈协调发展,进一步便利功能布局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大都市圈的协同建立纽带。
发挥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去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提出要求,强调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在此之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则是“撒胡椒面”式,各地并未发挥自身优势,难以发挥区域经济高效发展、集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甚至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跨地区合理流动。
上海大都市圈的构建正体现了此次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转变。
除了作为核心的上海,加入大都市圈的各个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各地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如南通临江临海拥有天然的港口优势且靠近上海,有发展“上海北”的潜力;宁波拥有第一大港舟山,且其在高端制造业和地方金融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功能的核心引擎,需要更聚焦发挥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承载国家战略和要求。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都市圈同城化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纲要》中提到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邻近的江苏多市,而浙江省一些城市并未在列,这与上海试试方案有所差别。
曾刚透露,浙江近几年实行的杭州湾大湾区规划中,一些城市并未取得期待中的发展,也认为加入上海大都市圈有更强的带动作用。于是,在上海方案制定时,浙江的几个城市对于加入“比较热情”。
“临近城市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也增强了城市可承载力。”曾刚表示,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对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以及带动自身城市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DF52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