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年内第4次降准!刚刚,中国央行突然宣布!未来人民币会如何?-外汇之家

核心摘要:摘要:降准,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国庆节最后一天,中国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国庆节最后一天!央行送出 大礼 !【综投财经】讯:10月7日 摘要:降准,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国庆节最后一天,中国央行突然宣布!降准!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摘要:降准,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国庆节最后一天,中国央行突然宣布!
降准!国庆节最后一天!央行送出 大礼 !
【综投财经】讯:10月7日

摘要:降准,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国庆节最后一天,中国央行突然宣布!

降准!国庆节最后一天!央行送出 大礼 !

【综投财经】讯:10月7日,国庆节最后一天,或许大家目前都在返程的路上,不过就在今天,中国央行突然宣布一个大消息:降准!

众所周知,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

中国央行10月7日意外宣布,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具体通知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据综投财经统计了一下,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四次降准,此前1月、4月和7月分别下调过银行准备金率,具体来看:


今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 先借先还 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本次降准,除去9000亿元置换部分,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今年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降准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央行要降准呢?

对此,中金公司此前研报指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亟需提高,央行也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以推动货币供应扩张。7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及货币乘数的回升显示央行通过降准来支持货币供应扩张的努力。

而东兴固收也指出,除了货币政策需要回归经济 降成本 和金融风险 之外,近期不断飙升的货币乘数也越来越成为银行扩表的阻碍因素。在 融资回表 的大背景下,银行不仅会受到资本金的约束,还可能会面临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问题,为了能够缓解银行货币乘数 约束压力,更好地实现融资回表,法定准备金率还有继续下调的必要性。

兴业研究指出,10月13日将有4515亿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因此,如果10月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转向?

那么这次央行 降准 ,是否意味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要转向呢?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该负责人表示,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

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对人民币影响如何?

最后一个问题:此次降准对人民币影响如何?会否加大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呢?

对此,上述央行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支撑更加巩固。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出口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 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最后,央行负责人再次表态!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版权说明:本文为综投财经原创编撰,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无脑震荡简单粗暴 黄金追求位置与节奏-外汇之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