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一场由Libra引发的讨论:金融创新当在效率和监管间求平衡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2019年6月,Facebook(脸书)的Libra(天秤币)白皮书一经发布便轰动全球,区块链的推崇者和金融监管者之间的较量由此展开。但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等众多金融创新早在多年前便已掀起热浪,直至Libra的出现也倒逼全球加速革新监管框架。如何在提升市场效率和加强风险监管中取得平衡,如今已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在1月14日于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AFF)期间,主题为“金融科技与数位货币:大湾区金融创新”的2020第一财经(香港)金融科技论坛上,多位嘉宾针对上述话题进行了讨论,包括香港交易所董事总

2019年6月,Facebook(脸书)的Libra(天秤币)白皮书一经发布便轰动全球,区块链的推崇者和金融监管者之间的较量由此展开。但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等众多金融创新早在多年前便已掀起热浪,直至Libra的出现也倒逼全球加速革新监管框架。如何在提升市场效率和加强风险监管中取得平衡,如今已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1月14日于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AFF)期间,主题为“金融科技与数位货币:大湾区金融创新”的2020第一财经(香港)金融科技论坛上,多位嘉宾针对上述话题进行了讨论,包括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亚洲区块链协会会长蔡志川,金山云区块链及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朱江,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及大中华区主管雷诺兹(Peter Reynolds)。

巴曙松提及,Libra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市场中呈指数级速度发展的金融科技创新之一,呈现出颠覆性创新,但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需要保持公信力,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性,这导致金融创新的超前性与现有的监管法规间可能出现“步调”不一致,各界仍需要思考,如何找到Libra等金融创新所面临的监管困局的突破口。

而针对更广泛的金融创新,上述嘉宾都认为,未来科技公司很难取代银行等金融机构,而是将发挥各自的优势,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提升结算、储值等过程的效率、降低成本,而了解你的客户(KYC)、反洗钱、防止反恐融资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Libra对现有监管体系构成挑战

巴曙松表示,Libra白皮书一经问世就引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担忧甚至反对,但其背后的原因不同。美国担心更多的是Libra对美元霸权地位的挑战和隐私保护问题,而其他各国更为担心的则是一系列监管问题。

巴曙松认为,首先,加密数位货币Libra预计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例如,Libra扮演了“中央银行”的作用,因为在其发行和管理体系中,Libra的资产储备将事实上承担最后的买家角色;为降低监管难度,Libra考虑与当地的商业银行合作,后者成为其授权经销商,而这疑似公开市场操作;Libra选择储备资产主要为了保持币值稳定,而各国央行需要综合考虑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等多个目标;部分小国和极端通货膨胀国家或地区,当地居民如果选择Libra进行交换活动和保值,对本国主权货币将形成替代。

同时,Libra也可能加大金融市场风险和提升外汇管理的难度。由于Libra在跨境支付方面有较大优势,这将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的跨境支付业务, 银行中间业务收缩。Libra衍生出贷款业务和信用扩张,将对传统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核心金融中介地位产生影响。

巴曙松还提及,由于Libra强调点对点交易和匿名性,使得央行和监管部门对跨境资产流动的监管难度加大。此外“Libra+ICO(首次代币发行)”的融资方式成为可能,金融市场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理论上可以大幅压缩90%~95%的跨境支付成本。依托脸书涵盖上百个国家的数十亿用户,Libra具备国际支付的突出优势。

但问题也在于,“为实现与不同国家法币之间的兑换以及相关业务,Libra必然要先取得多国监管部门的允许、获取交易资质。如何满足各国的监管要求,求同存异,同时适应上百个国家的隐私保护政策和法规以及市场准入机制,是Libra实现大规模流通需要克服的首要难题。”巴曙松认为,需要构建统一的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框架,防范“监管竞次”和“监管套利”风险。

Libra等金融创新还对未来金融监管提出新课题。例如,传统监管理论与体系的过时和失灵并不能完全有效应对新业态的发展。而行为监管原则在金融边界和定义逐渐模糊、行为主体身份复杂的变化下,难以有效管控数字货币交易所、协力厂商支付平台等新兴金融科技平台的风险。

科技公司很难取代银行

不仅是Libra,对于众多金融创新,上述逻辑同样适用。各界认为,未来可执行、可持续的金融创新都需要在市场效率与风险监管之间找到平衡。

“即使Libra推行不成功,但其他的创新也会跟进,因此需要思考监管升级,”巴曙松建议,“客观上要求要有一个全球性的监管主体协调的替代合规框架,可和现有跨国机构进行监管原则的对接,同时也要完善监管科技,并创新监管机制,运用监管沙盒创新来进行试错。”

未来,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官方金融机构和民间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也颇值得玩味。

雷诺兹认为,未来科技公司并不会取代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整条价值链并不会被一方通吃,银行和科技公司或将针对价值链的不同部分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银行的放贷、流动性管理功能是科技公司无法取代的。但涉及客户体验,如智能投顾等,科技公司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此外,KYC、反洗钱、防止反恐融资等也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及资本市场副局长何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及,随着数字货币的崛起、金融科技的普及化,第三方科技公司可以提供各种支付服务,可以成为和企业特别是住户部门打交道的一种前台,而商业银行更多是提供后台服务,这些支付功能还是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的转账实现,这种功能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

此外,蔡志川表示,“现在全球有很多人是没有银行帐户的,所以在区块链技术层面可以帮到这类人群。普惠金融能让没有银行帐户的人也可以做一些价值的传递,这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技术创新也能弥补金融领域缺乏效率的部分。朱江认为,供应链金融领域则是极好的例子。“核心企业相对信用评级更高,其在和银行打交道时更容易拿到贷款。而核心企业背后的各级供应商想到银行进行贷款,成本往往非常高,而且周期非常长,”他称,如果能让相关方面都“上链”,包括银行、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核心企业、供应商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咨询机构,就可以让传统机构在现有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下,实现更高效地放贷。

(责任编辑:DF529)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百行征信悄然上线!信贷账户数超过1.2亿个、日均查询40万笔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