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当年的这个决定太烧钱!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赚快钱。
2007年,京东刚刚获得首轮融资,刘强东却在股东会上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建物流。
为什么要自建物流?刘强东说,这些年京东的电商业务是有了迅猛的增长,但70%的投诉来自物流,长此以往,京东的信誉就毁掉了,要彻底解决这个痛点,只有自建物流。
但精明的投资人有更充分的理由:你说的自建物流,其实就是烧钱啊,而且这个钱一烧起来就是个无底洞,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刘强东告诉京东当时最大的股东、今日资本的徐新: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烧钱,但是为提升用户体验而烧钱有什么错?只要烧出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这个钱值得烧!
最后,徐新被刘强东说动了,但是要求刘强东做物流时先小脚走路,在小于10个城市试行,有了数据后再向董事会汇报是否要扩大范围。
不到一年,京东第一轮融资的1000万美元很快就烧完了,大部分被刘强东投放在自建物流上了。
刘强东不得不到处寻找投资人,最多的时候,他一周见了42个投资人,但是当他们听到刘强东说他也不知道京东物流什么时候能盈利时,这些投资人都不想再谈下去了。
2008年,徐新向刘强东介绍了香港著名投资人,曾是李嘉诚御用银行家的梁伯韬,后者听了刘强东关于京东物流的设想后,当场以个人名义投了刘强东100万美元。随后,在梁伯韬的促成下,徐新和雄牛资本的黄灌球及李绪富共投资了京东第二轮2100万美元投资。
京东物流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前挪动着,艰难地走了出来。
刘强东谋局,马云把握大势!
如果说刘强东自建物流谋的是局,马云以菜鸟体系整合物流生态,看到的却是势。
去年3月,阿里46.6亿投资申通,成为申通第二大股东,菜鸟联盟再次扩容,世通、中通、申通、圆通都被马云收编,只剩下一个和菜鸟交往甚密的韵达。
其实,阿里对物流一直野心不死,做物流的星星之火从十多年前就有了想法。
作为国内电商的先行者,阿里在商家和消费者留存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是长期以来,物流一直都是阿里的短板。
2017年,阿里和顺丰爆发大数据争议事件,这件事本身也说明:没有物流配送体系,阿里在电商业务上再怎么强大,也是有隐患的。
而自从菜鸟联盟以来,阿里在物流行业的资本动作就一直不断:2015年持股约11%战略投资圆通;2018年5 月持股约10%投资中通;持股23.4%成为百世第一大股东;加上去年3月成为申通第二大股东,“四通”就这样被阿里像邮邮票一样集齐了。
现在来看,阿里集齐“四通”只是序章,接下来,阿里还会在物流生态上加大力度:这些年,阿里通过投资参股,全方面参与了快递、仓库园区、公路零担运输、O2O末端配送、物流配货平台、跨境物流等多个物流细分市场的分布,通过后期整合做大物流生态的意图十分明显。
这也是马云的过人之处:和顺丰、京东物流相比,此前四通一达的服务一直被吊打,唯一的优势是价格便宜。但是,阿里的物流生态建成后,菜鸟系在仓储、收件、运送、投放等方面效率将大大提高,事实上在阿里技术赋能下,现在四通一达的服务已有了明显提升,市场占比也一步步扩大。不得不说,马云在把握大势上的确是无人能及的。
京东物流是花1000亿也不可复制的!
如今,面对着强大的菜鸟联盟,国内就只剩下京东物流、顺丰、邮政仍在孤军奋战。
如果刘强东当年不自建物流,一年几万亿营收的京东早就被阿里一步步蚕食了!
当然,就算自建了物流,面对四通一达的全面围剿,京东物流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为此,京东物流也一直在寻求对策。
2017年4月,作为京东集团三驾马车之一的京东物流独立,刘强东也对外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未来京东物流要走自己融资、自己上市的路。
2018年2月,京东物流获得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约25亿美元,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机构。
按投资市场的规则,单笔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必须通过资本市场“补仓”,才能体现出投资效益,接下来,京东物流IPO已是必行的一步。
2019年12月,刘强东退出京东物流一线,卸任总经理,CEO王振辉接任法人,可能就是在履行京东物流正式IPO前的必要程序。
而根据京东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650个仓库,物流仓储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目前,京东物流已投入25座“亚洲一号”智能仓和70个不同层级的机器人仓,当初刘强东一意孤行建立的京东物流,已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刘强东所说的,就算有人投入1000亿,京东物流也是无法复制的,因为 世界上真没几个人愿意花上千亿元去做一件不能马上看到结果利润还这么低的事情。
(责任编辑:DF38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