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央行:今年将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央行:今年将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今年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加强政策协调,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要素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中国金融杂志)孙国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2019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
【央行:今年将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今年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加强政策协调,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要素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中国金融杂志)

孙国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2019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因应形势演变灵活应对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但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物价上涨结构性特征明显。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结合形势演化,适时预调微调,积极灵活应对。

年初,经济下行压力和社会信用收缩交织共振。在准确预判形势的基础上,抓准银行这一货币创造和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开年即降准1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提供长期资金;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补充资本,支持信贷发力。第一季度,货币信贷先于经济回升,扭转了市场预期,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开门红”。

年中,中美经贸摩擦意外升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紧张。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及时定向降准并宣布“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SLF)、动用存款准备金、流动性再贷款等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各项措施有效维护了市场稳定,支持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下半年,面对“经济缓、物价涨”、局部性社会信用收缩压力依然存在、全球降息潮相互交织的局面,前瞻性地研判国际形势和物价走势,保持定力,用改革的办法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8月初,在社会预期稳定的前提下,市场力量推动人民币汇率“破7”,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拓宽了货币政策空间。8月17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发布了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公告,推动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推广LPR运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9月初,实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同时精准滴灌,引导中小银行立足当地、回归本源。11月以来,推动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破冰”,发挥LPR改革降低融资成本、激发贷款需求的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做好“三结合、三加强”

2019年,面对经济金融领域的诸多困难和挑战,货币政策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创新的做法,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

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关键要科学稳健把握好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宏观杠杆率仍处在高位,放松货币政策会放大金融风险和固化结构扭曲。在这一形势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不再设定具体数值的货币增速目标。这符合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兼顾了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既支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使货币增长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可以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施策缓解银行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约束。一是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2.7万亿元长期资金,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合理把握流动性投放节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运行。二是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助力银行补充资本,全年银行共发行永续债5696亿元,带动银行业整体同比多补充资本约5000亿元。三是引导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整体下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缓解利率约束,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

用降准的“缩表”支持广义货币的“扩张”。降准后,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可能会归还或少借一定数量的央行逆回购、MLF等短中期工具,短期体现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小幅缩表。但在现代银行信用货币体系下,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都增强了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过去两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持续稳定在35万亿~37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19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保持在12%以上,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保持在8%和10%以上,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相较而言,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的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扩表”会提高银行信贷能力,而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缩表”则会降低银行信贷能力,与我国降准“缩表”提高银行信贷能力存在本质差异,不宜简单类比。

经过艰苦努力,信贷供给明显改善。2019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5.68万亿元,同比多增5897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2019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8.2%和10.7%,高于2018年末8.1%和9.9%的增速,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确保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表明也没有“大水漫灌”。总的来看,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经济和金融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2019年,货币政策着眼服务实体经济的全局,从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角度,妥善处理好总量适度和结构优化、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等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

既稳总量又优结构。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引导作用,构建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2019年1月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2019年5月对服务县域的农商行实施定向降准,2019年9月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实施定向降准,继续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2019年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融资条件明显改善。前11个月,普惠小微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8115亿元,是2018年全年增量的1.5倍;支持了2633万户小微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28.7%;五家国有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73%,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7个百分点。前11个月民营企业贷款增加2.4万亿元,同比多增6866亿元。11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为12.1%,较2018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既以我为主又兼顾外部均衡。2019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人民币汇率7元这个点位备受关注,2016年、2018年两次接近这个点位都没有突破,市场和社会担心汇率“破7”会使预期发散,甚至一泻千里。2018年底以来人民银行逐步建立了在香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的机制,丰富了离岸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优化了离岸市场的结构,形成了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长效机制。8月5日,受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消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破7”。“破7”之后,得益于市场化的预期稳定机制,加上多渠道发声加强预期引导,社会预期平稳,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正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和离岸市场汇率三价合一,双向波动,近期升至7元以下,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这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市场评论为“不叫改革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率达4%左右,已经与国际主要货币基本相当,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也减少了外部掣肘,增强了货币政策自主性,拓宽了货币政策空间,为之后的降准和LPR改革创造了条件。

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的关键是落实改革开放要求,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2019年以来,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核心措施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用改革的办法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成本关键要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银行等各方面微观主体的活力,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宏观效果。一段时期以来,市场利率的下行并未明显降低企业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个重要原因是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阻碍了利率传导,再加上存款结构性分布不均,拥有大量存款资源的大银行,可以通过向大企业贷款比较容易地获得利润,缺乏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内在激励。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重塑金融体系竞争格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压减银行向大企业贷款的利润,通过利润驱动倒逼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竞争性。货币政策与财税、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激励引导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共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贷款供需矛盾,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推动形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先增量、后存量”,稳妥推进LPR改革。按照上述思路,经过不断磨砺,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8月17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LPR形成机制,提高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并推广运用LPR,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2019年12月末,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90%;新发放的1年期及以内企业贷款中,利率低于3.915%(即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的占比超过16%。在顺利实现增量转换的基础上,随着LPR逐步下行,其与长期固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利差有所走扩,矛盾会逐渐突出,企业和个人都有转换定价基准的呼声,银行体系大量挂钩贷款基准利率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实际上变成了固定利率贷款,未来将面临利率风险敞口,也有转换的要求。因此,存量基准转换对企业、个人、银行都是有利的。为了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12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公告,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LPR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已经显现。2019年年初至7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一直在5.30%附近波动,市场利率下行向企业贷款利率传导不足。8月份以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已5次发布新机制下的LPR,1年期LPR较同期限基准利率下降了20个基点。随着LPR报价稳中有降,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2019年11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19%,较上年高点下降0.41个百分点,为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驯服“灰犀牛”,防范“黑天鹅”,切断“蝴蝶效应”,牢牢守住风险底线。2019年,针对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人民银行从快出手,增加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SLF额度1000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建立了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对保持货币、票据、债券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有针对性地处置了个别中小银行风险。

总的看,稳健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一是前瞻研判形势。通过判断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既没跟随美联储在2018年的最后三次加息,避免了过紧,也没大幅跟随美联储2019年三次降息,避免了过松,在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保持了定力。判断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货币政策不必过度反应,对物价形势保持了定力。二是精准把握方向、节奏和力度。方向上,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贷款精准滴灌;节奏上和力度上,将流动性投放数量、时间安排与影响流动性的其他因素相对冲,将流动性释放与银行投放贷款的节奏相匹配,绝不搞“大水漫灌”。三是主动动态优化。央行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更为明显。在形势判断的前瞻性、准确性方面力争走在曲线前面,通过媒体吹风会、答记者问、微信公众号等主动回应市场关切,清晰释放政策信号,采取的措施切实见效,市场反应积极正面,货币政策可信度与市场预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货币政策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四是有效引导预期。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传导时滞缩短,降准、LPR改革、市场利率下降等都可以较快地传导到实体经济,表现为市场预期改善和对实体经济贷款增加。市场预期的反应可以从PMI等先行指标观察,也可以从资本市场的变化得到反馈。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障了经济金融预期目标的实现。

2020年货币政策思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是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支持高质量发展,并维护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正常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2020年开年,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体现了逆周期调节。

二是加强结构调整。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加强政策协调,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要素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三是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发挥好相关机构的增信作用,改进银行考核机制,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监管政策,建立健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长效机制。

四是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以我为主,兼顾外部均衡,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继续在香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进一步丰富香港市场短期高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健康发展。

五是继续加大资本补充力度,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继续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将资本补充与改进公司治理、完善内部管理结合起来,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沉重心、服务当地,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责任编辑:DF07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27地发布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6省份预计GDP增速7.5%及以上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