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新四化”引领上汽通用五菱蜕变突围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1月13日,新宝骏在南宁举行了新宝骏全球首款HUAWEI HiCar智慧互联量产车发布暨新宝骏首款新能源车E300首发亮相会,这是上汽通用五菱践行“新四化”战略一次重要展示。新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为加快企业转型而打造的一个全新品牌。 受汽车产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双重影响,国内车市近两年的发展形势严峻,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端、低端车销量持续下滑,成为了2019年车市寒冬的关键原因。面对这一前所未有大变局,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从容应对、果断决策,开启新一轮大转型序幕,全面推进乘用化、新四化(

1月13日,新宝骏在南宁举行了新宝骏全球首款HUAWEI HiCar智慧互联量产车发布暨新宝骏首款新能源车E300首发亮相会,这是上汽通用五菱践行“新四化”战略一次重要展示。新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2019年为加快企业转型而打造的一个全新品牌。

受汽车产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双重影响,国内车市近两年的发展形势严峻,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端、低端车销量持续下滑,成为了2019年车市寒冬的关键原因。面对这一前所未有大变局,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从容应对、果断决策,开启新一轮大转型序幕,全面推进乘用化、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国际化“新三大战略”。

“此次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进公司从汽车制造商向产品和出行服务综合提供商转变。”上汽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对此表示。

此前,上汽通用五菱在关键时刻的三次大转型,为企业奠定了腾飞的基础。如今,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上汽通用五菱加快转型也迫在眉睫。相比过去的大转型,如今上汽通用五菱的第四次转型任务更为艰巨。

一方面,国内汽车产业已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低增长、微增长将成为新常态;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的竞争。另一方面,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体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一个销售收入上千亿元、广西最大的制造企业而言,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业内人士认为,应理性看待目前国内汽车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既是“危”,也是“机”,目前正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期。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第四次大转型将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夯实基础,做大做强五菱品牌;二是建设新宝骏,加速乘用化转型;三是布局新能源,推进“新四化”发展;四是加速国际化,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量。

2019年是国内汽车行业销售至暗的一年,也是汽车行业“新四化”加速发展收获满满的一年。上汽通用五菱深刻领会到“新四化”是汽车产业未来大趋势,并把它作为稳增长、促转型、谋发展的重要抓手,勇立潮头,迎“风”飞扬。

2019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正式发布了“新宝骏”品牌。上汽通用五菱新宝骏品牌负责人张丽娜告诉记者:“‘新宝骏’是一个独立的全新品牌。它是上汽通用五菱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出行综合服务商,为生而互联的年轻一代打造智慧生态的汽车品牌。”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汽通用五菱陆续推出4款“新宝骏”汽车产品,产品系列形成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月销量达到2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告诉记者,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一共销售了16万辆“新四化”汽车,这不仅成功抗击了汽车产业的寒冬,让公司加快转型、进入了健康发展状态,而且为广西汽车产业创造了新增长极。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赵小羽介绍说,“创新创造,跨界融合,构建新兴产业生态”,正是“新宝骏”品牌的最重要战略部署。为加快这一战略的落地,公司和华为合作共同建成了全球第一条覆盖5G通信、V2X、智能驾控、无人驾驶的智能驾驶公开示范测试道路;与华为和博泰合作,在行业内首创了手机车联网,将手机的算力、手机的生态带入汽车,并且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华为Hicar的智慧互联量产汽车;和小米合作共同打造智能空间,汽车接入更多的智能终端;和苏宁合作,实践线上线下与体验裂变相结合的数字化营销;公司还和爱奇艺、喜马拉雅、携程、美团、百度、酷我音乐等合作,共同跨界融合,创造出行新生活。这些都是“新宝骏”品牌发布以来,“新四化”创新驱动的生动实践。

赵小羽表示,要通过“新宝骏”提供的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新宝骏”生态出行朋友圈,共同构建中国智能出行的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DF52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豪掷近19亿元“买买买” 爱尔眼科“吸金”背后或存商誉风险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